火箭是誰發明的
火箭是以熱氣流高速向后噴出,利用產生的反作用力向前運動的噴氣推進裝置。那么是誰發明的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歡迎大家閱讀!
火箭是由中國人發明的,中國是古代火箭的故鄉。由中國古代科學家最早運用火藥燃氣反作用力原理創制的火箭,在當代科學精英的手中發展成為運載飛船升空的大力神,這是我們每個炎黃子孫都引以為自豪的輝煌成就。
“火箭”這個詞在公元三世紀的三國時代就已出現。在公元228年的三國時期,魏國第一次在射出的箭上裝上火把,當時蜀國丞相諸葛亮率軍進攻陳倉(今陜西寶雞東)時,魏國守將郝昭就用火箭焚燒了蜀軍攻城的云梯,守住了陳倉。“火箭”一詞自此出現。不過當時的火箭只是在箭頭后部綁附浸滿油脂的麻布等易燃物,點燃后用弓弩射至敵方,達到縱火目的的兵器。
火箭出現后,在中國被迅速地用于軍事行動和民間娛樂中。10~13世紀,在宋、金、元的戰爭中,已應用了火槍、飛火炮、震天雷炮等火藥武器。那時的飛火炮和現代的火焰噴射器相似,是一種原始的火箭武器。北宋后期,在民間盛行的煙火戲中,人們利用火藥燃氣的反作用力,制成了能夠高飛和升空的“流星”(或稱“起火”)、“爆竹”為節日增添了喜慶的氣氛。從工作原理看,流星、爆竹已具有火箭的特點。
公元12世紀后,原始的火箭經過改進后,廣泛地用于軍事。到了元、明時代,火箭兵器在戰爭中有了很大發展,并發明了許多與現代火箭類型相近的火箭,相繼出現了二虎追羊箭、九龍箭、一窩蜂等火箭,這些都利用了火箭多級串聯或并聯(捆綁)的技術。明代史籍中記載了多種火箭武器,重要的有震天雷炮、火龍出水、神火飛鴉、飛空砂筒、萬人敵等。
延伸閱讀
火箭可按不同方法分類。按能源不 同,分為化學火箭、核火箭、電火箭以及光子火箭 等?;瘜W火箭又分為液體推進劑火箭、固體推進劑火箭和固液混合推進劑火箭。按用途不同分為衛星運載火箭、布雷火箭、氣象火箭、防雹火箭以及各類軍用火箭等。按有無控制分為有控火箭和無控火箭。按級數分為單級火箭和多級火箭。按射程分為近程火箭、中程火箭和遠程火箭等?;鸺姆诸惙椒m然很多,但其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是基本相同的。
固態火箭跟液態火箭便是現今比較常用的火箭。此外,還有混合火箭---就是用固體的燃料而用液體的氧化劑。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現今運載火箭大多包含了液態火箭跟固態火箭,也就是說,一個火箭可能第一節是固態的而第二節卻是液態的。
火箭的基本組成部分有推進系統、箭體和有效載荷。有控火箭還裝有制導系統。
火箭推進系統是火箭賴以飛行的動力源。其中火 箭發動機按其工質,可分為化學火箭發動機、核火箭發動機、電火箭發動機和光子火箭發動機等。廣泛使用的是化學火箭發動機,它是依靠推進劑在燃燒室內進行化學反
應釋放出來的能量轉化為推力的。推力與推進劑每秒消耗量之比稱為比沖,它是發動機性能的主要指標,其高低與發動機設計、制造水平有關,但主要取決于所選用的推進劑的性能?;鸺l動機的推力,是根據其特點和用途選定的,其大小相差很大,小到微牛,如電火箭發動機;大到十幾兆牛,如美國航天飛機的固體火箭助推器。
箭體用來安裝和連接火箭各個系統,并容納推進 劑。箭體除要求具有良好的空氣動力外形外,還要求在既定功能不變的前提下,質量越輕越好,體積越小越好。在起飛質量一定時,結構質量輕,則可獲得較大的飛行速度或射程。
運載火箭的有效載荷有人造衛星、飛船或空間探測器等航天器。火箭武器的有效載荷就是戰斗部(彈頭)。
為成功地發射火箭,還必須有地面發射設備和發 射設施。地面發射設備有大有小。小的可手提肩扛,如便攜式防空火箭和反坦克火箭的發射筒(架);大的如衛星運載火箭,則需有固定的發射場和龐大的發射設施,以及飛行跟蹤測控臺站等。火箭的口號是:“3 2 1 發射!!! ”
人飛船、空間站的運載工具,以及其他飛行器的助推器等。如用于投送作戰用的戰斗部(彈頭),便構成火箭武器。其中可以制導的稱為導彈,無制導的稱為火箭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