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盤是誰發明的?
算盤,又作祘盤,是漢族勞動人民的一種簡便的計算工具,因其運算方便、快速,幾千年來一直是人們普遍使用的計算工具,即使現代最先進的電子計算器也不能完全取代算盤的作用。那么算盤是誰發明的呢?一起來看看小編給大家精心準備的資料,歡迎閱讀!
算盤是誰發明的?
算盤是我國人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計算工具。在加減乘除的運算里,熟練掌握算盤的人比起現代化的電子計算器速度差不多,加減的運算使用算盤還比電子計算器快。
算盤是中國人在長期使用算籌的基礎上發明的。古時候,人們用小木棍進行計算,這些小木棍叫"算籌",用算籌作為工具進行的計算叫"籌算"。后來,隨著生產的發展,用小木棍進行計算受到了限制,于是,人們又發明了更先進的計算器——算盤。
關于算盤的發明,清代著名數學家梅文鼎在《古算衍略》中說珠盤之法,始于明初郭伯玉。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卷十七《算盤》條,據陶南村《輟耕錄》有走盤珠、算盤珠之喻,證明元代已經有算盤。
叫"算籌",用算籌作為工具進行的計算叫"籌算"。后來,隨著生產的發展,用小木棍進行計算受到了限制,于是,人們又發明了更先進的計算器——算盤。
算盤,又作祘盤。
中國是算盤的故鄉,在計算機已被普遍使用的今天,古老的算盤不僅沒有被廢棄,反而因它的靈便、準確等優點,在許多國家方興未艾。因此,人們往往把算盤的發明與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相提并論,珠算盤也是漢族發明創造的一種簡便的計算工具。
北宋名畫《清明上河圖》中趙太丞家藥鋪柜就畫有一架算盤。由于珠算盤運算方便、快速,幾千年來一直是漢族普遍使用的計算工具,即使現代最先進的電子計算器也不能完全取代珠算盤的作用。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剛剛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庫通過,珠算正式成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這也是我國第30項被列為非遺的項目。
一種學說認為算盤起源于東漢、南北朝時期。證據就是東漢數學家徐岳曾寫過一部《數術記遺》,寫了十四種算法,第十三種算法就稱為“珠算”,并說:“珠算,控帶四時,經緯三才。”有學者認為這就是最早關于珠算的記載。但另一些學者認為這本書里描寫的珠算,充其量只算是一種簡單的記數工具或者作加減法的算板,和后來出現的珠算完全不相同。
第二種說法認為算盤起源于元明朝。他們認為,算盤出現在元朝中葉,到元末明初時已普遍使用。元代陶宗儀有一本書里引用當時形容奴仆的諺語說:“凡納婢仆,初來時日擂盤珠,言不撥自動;稍久,曰算盤珠,言撥之則動;既久,日佛頂珠,言終日凝然,雖撥亦不動。”后人稱此為“三珠戲語”。這里把有了點“資歷”的婢仆比作算盤珠,十分有趣,也說明當時的算盤已經很普及。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算盤起源于唐朝,流行于宋朝。
北宋畫家張擇端的名畫《清明上河圖》中畫有一家藥鋪,其正面柜臺上就放有一個算盤。經中日兩國的珠算專家將畫面攝影放大,確認畫中的算盤是與現代使用算盤類似的串檔算盤。1921年,河北巨鹿縣曾挖到一顆出自于宋人故宅的木制算盤珠,雖然已被水土淹沒了八百年,但還是可以看到它為鼓形,中間有孔,和現代算盤珠沒有兩樣。此外,宋代的算盤從形制看已較成熟,沒有新生事物常有的那種笨拙或粗糙。于是,有人認為,算盤的誕生還可上推到唐代。因為宋以前的五代十國時期戰亂不斷,科技文化的發展緩慢,算盤誕生于此時的可能性不大。而唐是中國歷史上的鼎盛時期,經濟文化都較發達,需要先進的計算工具,使用了兩千年的算籌在此時演變為算盤是極有可能的。
拓展:相關術語
空檔:某一檔的上、下都離梁的時候,叫做空檔。空檔表示這一檔沒有記數,或者表示0。
空盤:算盤的各檔都是空檔是,表示全盤沒有記數,叫做空盤。
內珠:靠梁記數的算珠,叫做內珠。
外珠:離梁不記數的算珠,叫做外珠。
撥上:是指將下珠撥靠梁。
撥下:是指將上珠撥靠梁。
撥去:是指將上珠或下珠撥離梁。
本檔:是指正要撥珠記數的這一檔。
前檔:是指本檔的前一檔,也叫左一檔(位)。
后檔:是指本檔的后一檔,也叫右一檔(位)。
漂珠:撥珠時用力過輕,不靠梁不著框,浮漂在檔中間的算珠。
帶珠:撥珠時,把本檔或鄰檔不應撥入或撥去的算珠帶入或帶出叫帶珠。
實珠:靠梁表示正數的算珠。
虛珠:也叫負珠,是指算珠撥到既不靠梁又不靠框,表示負數的懸珠。
置數:也教布數,按照計算的要求,把數字撥入算盤,為計算作準備。
檔位:也叫檔次,是指檔的位次。
算盤錯檔:也叫錯位,是指運算過程中未將算珠撥入應撥的檔位。
隔檔:也叫隔位,是指本數位左右空一檔的第二檔(位)。入隔位乘法中兩數相乘,積的個位打在被乘數的右兩位上;隔位除法中隔位商幾,指的是被除數首位的左兩位。
進位:是指本檔加上一個數后,大于或等于10,須向前位加1,叫做進位。
退位:是指在本檔減去一個數時本檔不夠,許向前面一位減1,叫做退位。
首位:也叫最高位,是指一個多位數的第一個非零數字為首位。如3284中的3,0.0726中的7。
末位:也叫最低位,是指一個多位數的最后一個數字。如3275中的5,一二○中的0,481.29中的9。
次位:實質一個多位數的第二個數字。入3865中的8,0.4178中的1。
實數:古算書中通稱被乘數和被除數為實數,簡稱實。
法數:古算書中通稱乘數和除數為法數,簡稱法。
乘加:是指被乘數每位乘以乘數各位,在算盤上一邊乘一邊加積數。
乘減:也叫減積,是指每位商數同除數相乘,乘積在被除數里減去。
除首:是指除數的最高位數。
積首:是指積數的首位數。
商首:是指商數的首位數。
估商:在除法中,需求得每一個商數,就要用心算,估出被除數是除數的幾倍,這種心算過程叫做估商。
試商:也叫初商,是指在估商時初步求得偏大或偏小的商數,叫做試商。
置商:也叫立商,是指把試商撥入算盤。
調商:置商后,經乘減證明,試商不正確,需要調整初商。
確商:置商后,經乘減證明,試商不大也不小。
除盡:是指被除數除以除數,除到某一位,剛好無余數,叫做除盡。
除不盡:是指整除出現無窮循環或不循環小數時,不能除盡的除算。如:1÷3=0.333……
余數:不能整除的除法,在商數求到各位或預定的某數位時,被除數中減剩的數叫做余數。在運算過程中,往往被除數郊區每次商與除數的乘積都有剩余的數,通常也叫做余數。
退商:初商過大,把它改小叫“退商”。
補商:初商過小,把它改大叫“補商”。
假商:在除法運算中,為了計算便捷,先確立一個商,再經過調整取得確商。先確立的商,叫做假商。
清盤:撥去各檔靠梁的算珠,使全盤成為空盤,叫做清盤。
全盤練習:算盤所有檔上,或大部分檔上作撥珠練習,以及按基本運算法則進行全面練習,叫做全盤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