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是誰發明的
橡皮是用橡膠制成的文具,能擦掉石墨或墨水的痕跡。那么你知道橡皮是誰發明的嗎?一起來看看小編給大家精心準備的資料,歡迎閱讀!
橡皮是誰發明的
橡皮擦英文叫做eraser,事實上最早是叫做rubber,也就是橡膠一詞。為什么這么叫呢?
這要從橡膠的發展史說起。
1493年的時候,西班牙人哥倫布率隊初次踏上南美大陸。在這里,西班牙人看到印第安人小孩和青年在玩一種游戲,唱著歌互相拋擲一種小球,這種小球落地后能反彈得很高,如捏在手里則會感到有粘性,并有一股煙熏味。西班牙人還看到,印第安人把一些白色濃稠的液體涂在衣服上,雨天穿這種衣服不透雨;還把這種白色濃稠的液體涂抹在腳上,雨天水也不會弄濕腳。由此,西班牙人初步了解到了橡膠的彈性和防水性,但并沒有真正了解到橡膠的來源。后來到了1693年,法國科學家拉康達到南美又看到土著人玩這種小球,科學家和軍人思維和眼光是不同的,追根尋底調查這種小球,才得知這種小球是砍一種印地安人稱為"橡膠"的樹而流出的濃稠液體缺制造的。由此,橡膠的使用才流傳到世界各地。
在1770年之前,人們都是使用面包屑來擦去筆跡的。而到了1770 年,那個發現了氧氣的英國化學家Joseph Priestley(普利斯特里)偶然間發現,這種從樹上割下來的橡膠能擦去鉛筆字跡。于是稱這種材料為rubber,即可以擦的東西(rub意為擦)。當時,整個歐洲均采用切成小立方體的橡膠粒來擦走筆跡。但是,初期的橡皮擦并不算方便,因為未經加工的橡膠容易變形損壞。直至1839年,發明家Charles Goodyear發現了硫化可以使橡膠的強度提升,橡皮擦才變得可靠。
不過,在現在的美國人眼里rubber 常用來指condom而不是eraser了。細細想來,這個詞和中國人常說的“擦”有異曲同工之妙。
1770年,英國科學家 約瑟夫·普利斯特利說:“我見到一種非常合適于擦去鉛筆筆跡的物質。” 當時,整個歐洲均采用切成小立方體的橡膠粒來擦走筆跡,這種物質遂稱為橡皮。
另一位英國工程師EdwardNaime則被認為是發明橡皮擦的人,時間也是在1770年。在此之前,人們使用海綿來擦去筆跡。Naime稱他一次在無意之中拾起一塊橡膠擦字跡,發覺它的效果很好,于是開始生產和售賣橡皮擦。
初期的橡皮擦并不算方便,因為未經加工的橡膠容易腐壞。直至1839年,發明家CharlesGoodyear發現了 硫化可以使橡膠的質素提升,橡皮擦才變得可靠。
1858年一位來自美國 費城的人因為把橡皮擦嵌在鉛筆尾部而取得了一項專利,但后來這種附有橡皮擦的鉛筆因為被判定為“只是把兩項已有的東西嵌在一起而不是新產品”而被取消專利。
現今的橡皮擦種類繁多,以切合不同需要,有普通的香橡皮,也有繪畫用2B、4B、6B等型號的美術專用橡皮,以及 可塑橡皮等等。 有些鉛筆的尾部設有一個小小的橡皮擦。這些橡皮擦多是粉紅色的,表面是光滑的膠質。它們在大部份場合均有好表現,但有時也會弄壞紙面。如果著力太重,橡皮擦還有機會弄破紙張。當筆跡被擦去后,橡皮擦會留下殘渣在紙上。如果清理不善,這些殘渣會在紙上留下痕跡。
另一種橡皮擦是藝術家常用的棕色橡皮擦,以柔軟而粗糙的橡膠制成。它的設計方便於擦除大面積的痕跡,而且不會弄破紙張。但這種橡皮擦并不能很有效和準確地擦除筆跡。
另一種藝術家常用的橡皮擦稱為 軟橡皮。它主要以一種灰色的物料造成,且與樹膠相橡。它的強度使它不會留下殘渣,故其壽命比其他橡皮擦要來得長。它以「吸收」石墨的方法去掉筆跡。這種橡皮擦的不僅可擦去筆跡(事實上它能準確地去除筆跡),它還可以用作突出重要部份或使作品更為細致。然而,它不善於去除大面積的筆跡,而且若過度受熱便會弄臟甚至黏住紙張。
柔軟的 聚乙烯基橡皮擦擁有塑膠的質感,并與普通粉紅色橡皮擦擁有同樣功能。這些橡皮擦比粉紅色橡皮擦柔軟,故較不容易損毀紙張。聚乙烯基橡皮擦一般是白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