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重大歷史事件
你知道嗎?宋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商品經濟、文化教育、科學創新高度繁榮的時代。宋時出現了宋明理學,儒學得到復興,科技發展迅速,政治也比較開明。一起來看看小編給大家精心準備的資料,歡迎閱讀!
宋代是中國歷史上最文明的一個朝代
記得老師常說起一句話“強唐弱宋”,北宋滅亡時兩個皇帝被金人俘虜,南宋最后一個皇帝被新崛起的蒙古鐵騎逼得跳海。宋朝在歷史上給后人留下“積貧積弱”窩囊的背影。 以后書看多了點,近幾年經常在有關歷史網站及論壇流覽和閱讀兩宋的歷史資料,慢慢的我改變了原來固有的看法:這個被人戲稱為“史上最不爭氣”的朝代,卻可能是中國歷史上政治最清明、經濟最繁榮、科技最發達、文化最昌盛、藝術水平最高、人民生活最富裕的朝代,是當時世界上發明創造最多的國家,也是中國為世界貢獻最大的時期,據說宋代的GDP是占當時全球的50%。歷史學大家陳寅恪談到宋代時感嘆:“天水一朝之文化,竟為我民族永遠之瑰寶;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而造極于趙宋之世。”學者余秋雨也說“我最向往的朝代是宋朝”。宋代確實有許多“發光點”為歷朝歷代所不及。
這是一個寬容文明的王朝 ——宋代的皇帝非常仁慈和開明。宋太祖趙匡胤為了解除開國大臣對朝廷的威脅,采取的是“杯酒釋兵權”的溫柔手段。不僅沒有殺害有功大臣。甚至將不殺議臣的祖訓刻在祖廟,每一個繼位的皇帝在上臺前都要熟背,牢記于心。宋太祖傳下“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子孫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的“誓牌”,還用法律形式規定以后皇帝不能在朝廷上鞭打大臣。不準對公卿辱罵,臣下除了謀反和叛逆外不得殺戮。三百多年來歷代皇帝都嚴格了執行這一祖訓,殺大臣的事例少之又少。即使是因戰亂得位的殺害岳飛的宋高宗趙構,也只開三回殺戒;即使是盧多遜和丁謂圖謀皇位這樣的重大犯罪,也只是流放了事。 宋代的皇帝的仁慈和開明在歷朝歷代中是 絕無僅有 。
宋朝沒有文字獄,官員們不會因為說錯話寫錯字而掉腦袋、全家抄斬、滅門九族。宋仁宗時專門建立了言官制度,并進一步增加臺諫和庭辯力度。以文治國,開明寬厚的政治氛圍,使官員們敢于抨擊朝政,發表自己的政治主張。致使宋朝涌現出大批中國歷史上敢于直諫的官員,如寇準、范仲淹、包拯、歐陽修、蘇軾等等。包拯在朝堂上和仁宗皇帝當面爭吵,唾液橫飛,濺到宋仁宗皇帝的臉上的事經常發生。但宋仁宗即使再生氣,也只能用帕掩面,也沒把包拯怎么樣。包拯照樣勇于直諫、照樣升職為官。“終仁宗之世,疑獄一從于輕”。宋代的政治清明在歷朝歷代中 絕無僅有 。
宋朝也有黨派之爭,宋有改革派、保守派、主戰派、主和派等等。但改革派、保守派并不是簡單的兩個派別。也不是固定不變的。公元1069年王安石變法。遭到了司馬光的強烈反對,歐陽修和蘇軾也反對變法,但各自反對的觀點卻不相同。蘇軾在變法派執政時反對變法過急,又在保守派執政時反對對新法的全都拋棄。司馬光與王安石在朝庭上爭論激烈,但私下彼此卻相互尊重。宋的黨派之爭是民主政治的典范,在歷朝歷代中是 絕無僅有 。
這是一個文化科技發達的王朝 ——宋代還是中國傳統文化發展的巔峰時代。哲學、倫理、教育、科學、文學、藝術、醫學、工藝等都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宋代學校教育發達,京師設有國子學,太學等等,另外有專業性很強的武學、律學、算學、畫學、書學、醫學。宋仁宗以后,鼓勵各州縣興辦學校,至宋徽宗時期,全國由官府負擔食宿的州縣學生人數達到十五、六萬人,這種情況在當時世界上恐怕是絕無僅有的。除了官辦學校而外,私人講學授徒亦蔚然成風,其中以書院的興盛最為引人注目,聞名全國的有四大書院,即石鼓、岳麓、白鹿洞、應天書院,等等。
宋代無論在科學技術、哲學思想、教育、文學、藝術、史學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繼唐代之后,各種文藝形式,諸如散文、戲曲、雜技、音樂、詩歌、小說繪畫、書法、雕塑、說唱、諸宮調、宋雜劇、南戲等都得到了高度發展。宋代的文學藝術呈現出一派繁榮瑰麗的景象,產生了 寇準、包拯、歐陽修、范仲淹、王安石、蘇東坡、沈括、岳飛、朱熹、李清照、陸游、辛棄疾、文天祥等等一大批在中國乃至世界史中光彩奪目的人物。宋朝因為極其重視文教,學術文化的成就極高,明人宋濂謂:“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 。 唐宋八大家中,宋代占了六位。 宋朝是文化人的天堂。
宋代可謂是中國有史以來科學技術最強盛的朝代。中國“四大發明”中的三項:印刷術、指南針、火藥是都是在宋代出現并得到大規模的實際應用,整個封建社會中的重要發明,一半以上出現在宋朝。宋代的航海、造船、醫藥、工藝、農藝都達到了前所未有、后難比及的高度。 在天文領域,宋代也取得了輝煌成就。北宋中期,楊忠輔制定《統天歷》,以365.2425日為一年,這個數字與西方1582年頒布公歷時的數據完全相同,比現代天文學所測數值只差26秒。由此可見,宋代天文學發展水平之高。沈括是北宋時期著名的科學家,他在《夢溪筆談》里記載了大量科技成果與科學發現,如地磁角的發現、摩擦起電現象的記錄及討論光學問題。《夢溪筆談》被西方譽為是世界上最早的科技百科全書。
這是一個經濟發達富裕安逸的王朝 —— 宋代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不抑商”的朝代,北宋時就出現了世界歷史上最早的制造工廠和加工工廠。如造船廠、火器廠、造紙廠、印刷工廠、織布廠、各地的官窯等。南宋時的軍器所工匠竟達七八千人,有徒工一千二百余人。綾錦院織工達到四百余人。除國辦的工廠外,一些私辦的工廠也相繼大量的出現與繁榮。因為經濟的空前繁榮,宋錢幣鑄造量非常大,如宋神宗時全國年鑄幣506萬貫。而唐朝最盛的“開元盛世”年鑄幣也只是32萬貫。北宋中期一般年份的國民生產總值,是清朝“康乾盛世”的兩倍多,而疆域、人口卻比清朝小得多。
宋代首次出現了主要以商業為中心的大城市。宋朝人口如泉州一樣的城市,超過二十萬的有六個。宋朝十萬戶以上的城市由唐代的十幾個增加到四十六個。北宋首都汴梁和南宋首都臨安都是超過百萬人口的大城市。京都汴梁(今河南開封)“走卒類士服,農夫躡絲履”“比漢唐京邑,民庶十倍”《清明上河圖》正是繁華的京都汴梁的真實寫照。“汴都數百萬戶,盡仰石 炭,無一家燃薪者” 那時宋朝首都汴梁的居民已全部用煤而不是用木材生火做飯取暖了,中國各大城市在解放初期都沒有達到這一點。
新興的市民階層的誕生,富庶安逸的生活使宋人消費意識濃烈,極大地刺激了茶坊酒市、娛樂業等第三產業的繁榮發展。“瓦子”、“勾欄”等娛樂場所紛紛等固定娛樂場所紛紛涌現,百戲伎藝競演,市民集中觀看.據孟元老《東京夢華錄》的記載,大約在崇寧年間(1102-1106年),汴梁有中瓦、里瓦、桑家瓦子、州西瓦子、州北瓦子和朱家橋瓦子等若干座,瓦舍已經遍布汴梁東西南北四域。瓦舍規模大的,一座就可容納大小勾欄五十余棚,容納上千人。瓦舍里所表演的游藝種類繁多,如演雜劇、傀儡戲、影戲、雜伎、散耍、說史書、講故事、談經、學鄉談、炎諢話、舞番曲、諸宮調、鼓子詞、唱賺、賣嘌唱等等,真是百戲雜陳,雅俗共賞。其中,桑家瓦子有大小勾欄五十余座:“內中瓦子、蓮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數千人”“瓦中多貨藥、賣卦、喝故衣(賣舊衣服)、探、飲食、剃剪、紙畫、令曲之類,終日居此,不覺抵暮”諸棚觀眾,不論春夏秋冬,都是相當擁擠,所謂“不以風雨寒暑,諸棚看人,日日如是”。而在夜生活方面,一到夜里,宋人就自己的房間里、在家門口、庭院門口都點上了燈,在夜晚趕路游玩的人們都拿著各種各樣的燈籠。因此夜晚城市燈火通明。“其余橋道坊巷,亦有夜市撲賣果子糖等物,亦有賣卦人盤街叫賣,如頂盤擔架賣市食,至三更不絕。冬月雖大雨雪,亦有夜市盤賣” “通宵買賣、交曉不絕” “酒壚博塞雜歌呼,夜夜長如正月半”“梁園歌舞足風流,美酒 如刀解斷愁。憶得少年多樂事,夜深燈火上樊樓”“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透過古人的描繪可看出宋代的夜生活是多么豐富多彩,與當今的中國的大城市何其相似。 可以說宋代是市民階層最強大、最富裕、最幸福的時期。這在歷朝歷代中 絕無僅有 。
這是一個超前的王朝 ——宋代是中國歷史上唯一堅持募兵制的王朝。世界上第一支雇傭軍是宋軍。 宋之前、之后,一直到現在的中國都還實行的是強制性征兵政策。宋代官兵經濟待遇優厚,從《水滸傳》中我們可看到,中級軍官林沖就可以拿出一千貫錢去買一把寶刀。由于待遇豐厚,國家為此所付的軍費是驚人的。政府龐大的財政收入有時也會入不敷出。公元1065年(治平二年)國家收入為一億一千六百一十三萬八千四百零五緡,支出為一億二千零三十四萬三千一百七十緡,財政赤字為四百二十萬緡。此舉被現代一些學者稱為“冗兵”、“積貧” 。但無論如何,宋代的募兵制政策,卻體現了宋代政策的文明和超前,這在歷朝歷代中絕無僅有 。
宋代的“閃光點”還有很多,由于篇輻的關系,在此不一一論述了。總的來說,宋代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所達到的高度,在歷朝歷代中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空前絕后的。
然而,“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這種深深的“恥”和“恨”以及兩度亡國的悲慘結局,深深影響了后人對宋代的歷史地位評價,以至忽略了他的前所未有的富裕文明和輝煌,而用“積貧積弱”蓋棺定論。對于宋朝不是亡于內亂,而是亡于外敵入侵的悲慘結局,專家和學者的論述也多如牛毛。概括來說就是由于 宋朝過份的“修文揠武”的國策及國家政權體系和國防政策,雖然宋朝擁有龐大的常備軍,軍隊人數最多的時期,高達100萬以上,但因武將地位低下,忽視了對軍事人才的培養,軍事管理混亂,以及長期的富裕安逸生活,使得“兵雖多 而戰力弱,國雖富而兵不強”北宋幾乎沒出現開疆拓土的名將,南宋在衛國戰爭鍛煉出來的岳飛、韓世忠等杰出將領也多被猜疑,陷害。另外,科學技術的發明也沒有及時有效地用于戰事之中。因此自始至終受制于周邊少數民族政權。由于沒有強大的軍力作保障,無異于一條腿走路,經濟上的富裕發達等于像養肥了的豬任人宰割。 盡管如此, 蒙古是在滅了西遼、西夏、花模子等國,蕩平中東、征服大半歐洲、統治大半世界后才對當時世界上最繁華富庶的宋朝發動進攻,宋也使用先進的技術火藥及戰船把野蠻強大的蒙古鐵騎鉗制數十年之久,但卻無法擺脫被滅亡的厄運,實在讓人悲嘆!!
宋朝是如何進入盛世的?
趙光義去世后,宋真宗趙恒繼承即位。
宋真宗上臺后勤政治國,北宋由此進入咸平之治。自從雍熙北伐之后趙恒,遼朝就經常在宋遼交界處搶劫殺掠,到景德元年(1004年)終于演變成大規模侵宋戰爭。
宰相寇準力主抗戰,結果宋真宗親征,宋軍士氣大振,與遼軍相持在澶州城下,遼軍被迫求和。
經過幾番交涉,兩國議和成功。和約主要內容是:宋每年給遼絹二十萬匹,銀十萬兩,開放邊境貿易,雙方為兄弟之國。史稱該和約為“澶淵之盟”。
后來,寇準漸漸失寵,宋真宗開始信用王欽若。王欽若擅長逢迎,宋真宗趙恒深知趙恒希望營造天下太平的氛圍,于是極力鼓吹宋真宗封禪。
王欽若本人也與另外一位宰相王旦聯手,在各地制造很多“祥瑞”之象,深得宋真宗之意。結果宋真宗在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先后三次封禪。
宋真宗與皇后劉氏無子。一次宋真宗偶爾臨幸劉氏的一名侍女李氏,結果李氏與于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產下一子(趙受益),也就是后來的宋仁宗。
后來劉氏與另外一名嬪妃楊氏,共同撫養這名孩子。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正月,宋真宗封泰山、祠后土、祭老子祠之后,于是決定將應天府升格,建為南京。
天禧二年(1018年)中秋,宋真宗正式封趙受益為太子,并改名為趙禎。
乾興元年(1022年)二月廿日,宋真宗駕崩。太子趙禎即位,劉皇后被尊為皇太后,在趙禎成年前代理軍國大事。
從此開始了劉太后十六年的垂簾聽政時代。
宋仁宗執政早期一直處在劉氏的陰影之下,直到劉氏死后他才得以施展抱負。
趙禎皇后雖是曹氏,但他一直特別寵愛一名張貴妃。但張氏出身低賤,一直未能成為皇后。
皇祐六年(1054年)正月初八,張氏去世。宋仁宗竟以皇后之禮處理喪事,并追封為溫成皇后,結果出現的一生一死兩皇后,可謂曠古未見。
西夏李元昊于大慶二年(1038年)稱帝后,宋夏之間爆發了數年的戰爭,宋軍屢戰屢敗,導致了重熙增幣。
爾后宋仁宗任用范仲淹、呂夷簡、富弼、包拯、韓琦等能臣推行慶歷新政,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國家進入建國以來最繁榮的階段。但是一些守舊派人物指稱這些改革派官吏拉幫結伙,互相吹捧,是朋黨。
由于宋仁宗一向最厭惡結黨營私,這些官僚后來多被貶為地方官。短暫的慶歷新政就此結束。在邊疆上,宋仁宗任用大將狄青,先后弭平了南蠻儂智高的叛亂和西夏的挑釁。
宋仁宗死后,接替即位的是宋英宗趙曙。
他是宋朝時期的科舉考試宋真宗之弟商王趙元份之孫。嘉祐七年(1062年)被立為皇太子。
宋英宗多病,最初朝政都由曹太后掌管。治平元年(1064年)五月后,宋英宗才開始親政。
但是宋英宗親政半個月后就爆發了濮議事件,這場爭論長達十八個月。時間起因是宰相韓琦提請討論關于宋英宗生父的名分問題。
朝中因此分成兩個派別,一派認為應稱宋英宗生父濮王為皇伯,另外一派則認為應該稱為皇考。最終曹太后下旨,稱宋英宗之父為皇考。才平息了這場爭論。
但總體來說,宋英宗還是一位有為的君主。他繼續任用前朝能臣,也大膽挖掘新人。
宋英宗也非常重視書籍的編修,《資治通鑒》的寫作就是他所提出發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