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角井與軒轅酒的傳說故事
軒轅黃帝是中國古史傳說時期最早的宗祖神,華夏族形成后被公認為全族的始祖。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拐角井與軒轅酒的傳說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拐角井與軒轅酒的傳說故事
有一次,黃帝和蚩尤發生了戰爭。蚩尤施展了他那慣用的彌天大霧戰術。霎時間天地昏暗,分不清方向,軍隊無法前進。黃帝命應龍、力牧立即照著指南車所指方向迅速撤退。全軍戰士馬不停蹄,翻山越嶺,逃出彌霧陣,來到西龍山下(今黃陵店頭川)。這時,正逢盛夏,太陽就像人們頭上頂著一盆火。戰士又渴又餓又累,兵乏馬困,有人還昏倒在地。應龍和力牧率兵來到拐角山下,命令士兵原地休息。黃帝隨后趕到。士兵們人人口干舌燥,到處找水。
有的用石刀就地挖水,有的用石斧到處砍石頭尋水。水,仍然沒有找到。黃帝也著急的團團轉。應龍、力牧都勸黃帝坐下歇息,他們另想辦法。又一個時辰過去了,水仍然沒有找到。
黃帝呼一下站起來,他覺得剛才坐的這塊石頭特別冰涼,周身的汗水霎時全消失了,反而冷得渾身打顫。黃帝彎腰用了平生最大力氣,雙手將這塊大石頭搬起。誰料,石頭剛剛搬開一條縫,一股清澈透明的涌泉水從石頭逢里冒出來,嘩嘩嘩流個不停。黃帝大喊:“有水了!”士兵一聽有水了,趕忙前來幫助黃帝將這塊石頭搬開,水源更大了。士兵顧不得一切,有的用雙手盛水喝,有的就地爬下喝。水越流越大,很快地解決了全軍戰士的口干舌燥。軍隊喝足了水,解了渴,反而覺得肚子也像吃飽了飯。人們都感到奇怪。但誰也解釋不了。
這時,突然又傳來了軍情緊急報告,說是蚩尤軍隊又追趕來了。來勢兇猛,看樣子要和黃帝軍隊在西龍山下決一死戰。黃帝問明了情況,命令應龍、力牧集合軍隊,把蚩尤軍隊引向東川,那里沒有水源。黃帝和風后親自帶領了一支精悍軍隊,翻山埋伏,截斷蚩尤軍隊的退路。應龍和力牧對蚩尤軍隊采取邊打、邊退,誘敵深入的戰法,引進東川。這時,正當中午,火毒太陽,曬得遍地生煙,揚起的塵土就像火星亂濺。蚩尤軍隊汗流浹背,咽喉就像冒火一般,又渴又餓,早已失去戰斗力。黃帝軍隊由于喝足了拐角山下涌泉水,又覺得肚子像吃飽了飯,人人精神煥發,個個斗志昂揚。兩軍剛一交戰,不到一個時辰,蚩尤軍隊就潰不成軍,紛紛倒下。蚩尤發現不利,即命軍隊后退,企圖逃跑。誰知,黃帝帶兵早已斷了他的退路。激戰不到兩個時辰,除過蚩尤帶少數軍隊逃跑外,其余全軍覆沒。
為了紀念這次勝利,黃帝命倉頡把西龍拐角山下這股泉水命名“救軍水”。相傳,不知又過了多少年,發生了一次大地震,“救軍水”一下子斷流了,當時的先民都覺得奇怪。人們到處奔走相告,有人還求神打卦。唯有釀酒的大臣--杜康,整天爬在“救軍水”泉邊,面對干涸的水泉,嚎啕大哭。人們不解地問:“你整天在這里哭什么?”杜康才告訴人們說:“拐角山下‘救軍水’,釀出來的酒不光是好喝,還能治病?,F在水源斷了,從哪里再尋找這么好的水釀酒呀!”黃帝知道此事,也覺得這是一大損失。最后,只好請來挖井能手--伯益。伯益問明了情況,對黃帝說:“經過這次大地震,據他猜測:水源很可能從地下走了。他主張在原地往下挖一口井,興許能找見‘救軍水’。”黃帝沉思了半天,同意伯益就挖井。果然,經過一個多月時間,井里出水了。人們吃后,都說這是“救軍水”的味道,干甜味美。杜康又用此水釀酒,不料釀出來的酒比原來的味道更好,氣味芳香,很有勁。在伯益提議下,黃帝同意把這口井命名為“拐角井”。
“杜康釀酒醉劉伶”的故事,據說,就是用“拐角井”的水,釀出的酒,才把劉伶醉倒。千百年來,流傳在當地的民謠說:“店頭有眼拐角井,井水可當燒酒飲;杜康用它醉劉伶,黃帝用它敬功臣。先民用它祭天地,拐角井水有神通。”所以,軒轅酒過去遠銷陜甘寧,近銷關中。難怪1992年在香港博覽會上獲得銀質獎。
黃帝的神話身份
神界中央天帝
黃帝所居為姬水 [Ji River],黃帝以姬水成——《國語·晉語》據傳他出生幾十天就會說話,少年時思維敏捷,青年時敦厚能干,成年后聰明堅毅。姬水成以土德王天下,土色黃,故稱黃帝。
父親:少典(名為祁昆)(據《史記》的《五帝本紀》和《秦本紀》記載都涉及“少典”,提時期相差幾代,《史記》的少典是指部族。)
母親:附寶
妻子:黃帝有四妃十嬪。正妃為西陵氏,名嫘祖,她教人民養蠶縲絲,織出絲綢做衣裳,故有“先蠶”的稱號,次妃方雷氏女,名女節,次妃彤魚氏女,次妃名嫫母,班在三人之下,長相丑陋,但德行高尚,深受黃帝敬重。
臣屬:炎帝、應龍、風伯、雨師、天女、倉頡、風后、伶倫、力牧、常先、大鴻、神皇、女魃等。
子孫:帝共有二十五個兒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這十四人共得到十二個姓,它們是: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另外,青陽、蒼林與姬同姓。而少昊(己姓)、顓頊(次子昌意之子)、帝嚳(長子之孫)、唐堯(長子玄孫)、虞舜(次子八代孫),以及夏朝、商朝(子姓)、周朝的君主都是黃帝的子孫。后來的五帝少昊、顓頊、堯、舜、禹以及夏禹、商族的祖先、周族的祖先等,都是黃帝的后裔,這些后裔都繼承了姬姓,他的后代周武王(姬發)建立了周朝;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姬發)大封諸侯時,其中姬姓國就有53個,這些姬姓國的后代多數改以國名、封邑名以及祖父名、號為姓,姬姓反而不多了。加上唐代的時候為了避李隆基的諱,把姬姓改為周姓。這樣一來,雖然姬姓曾是很大的姓,但今天卻已經不多見了。。姬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黃帝和炎帝并稱華夏民族始祖,華夏部落聯盟領袖,我們的血脈祖先。以他首先統一華夏族的偉績而載入史冊。他播百谷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創造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車,發明指南車,定算數,制音律,創醫學等,是承前啟后中華文明的先祖。傳說中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看了“拐角井與軒轅酒的傳說故事”還想看:
1.關于黃帝和蚩尤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