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滅秦的故事
劉邦帶著兵馬奉命西征,從碭縣出發(fā)經(jīng)過碭、東兩個郡縣,在城陽和成武大敗秦軍,迫使王離出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劉邦滅秦的故事,望大家喜歡。
劉邦滅秦的故事
劉邦軍隊繼續(xù)西進,在昌邑碰到了彭越軍隊,兩軍聯(lián)合攻擊都沒攻下,只好退兵到栗,碰到了剛武侯,得到了四千多名士兵,并收編了彭越的軍隊,增強兵力。
當秦軍主力被牽制在巨鹿時,劉邦聯(lián)合其他勢力依然沒有拿下昌邑,于是放棄該地,轉向易攻的秦地。劉邦軍隊來到高陽,招攬賢士,得到了謀士酈食其,在他的計謀下于公元前207年占領陳留,獲得了足夠的積粟和士兵補給。隨后,劉邦繼續(xù)向西攻下了白馬、穎陽,遇到了張良所在的韓軍,一起圍攻韓地。由于趙將司馬卬正要渡河搶先入關,劉邦遂帶兵進入平陰,毀壞渡口,后在洛陽東部與秦軍交戰(zhàn),失敗后改道南陽,派兵鎮(zhèn)守陽翟,并在犨東打破呂齮的南陽守軍,迫使其退到宛城。張良獻計回攻南陽,于是劉邦連夜圍攻宛城,呂齮在門客的建議下被迫投降。
劉邦軍隊不斷壯大,向西攻占了丹水、西陵、胡陽、析縣、酈縣,并拉攏當?shù)孛裥?,招降部分秦軍,進入武關,到達峣關。張良建議在山上安插旌旗迷惑敵人,并以利益拉攏秦軍守將,放松他們的警惕,帶著兵馬繞過峣關、蕢山,在藍田與秦軍展開了決戰(zhàn),擊敗秦軍,駐扎在灞上。
秦王子嬰駕著素車,頸上系著帶子,帶著玉璽、節(jié)杖、兵符在軹道投降,這時有手下建議劉邦殺掉子嬰,但是劉邦表示先前派自己攻入咸陽就是由于自己寬仁,故不殺投降之人。劉邦隨即帶兵進入咸陽,滅掉了秦朝。
劉邦之死
劉邦之死,與淮南王英布謀反有直接的關系。當時,英布造反,劉邦決定率兵親自討伐英布。雙方對戰(zhàn)中劉邦被亂箭射傷,回宮路上劉邦病情就已加重了。呂后得知后,趕緊請來醫(yī)生為劉邦診治。太醫(yī)說,劉邦的箭傷可以治愈,但是劉邦放棄治療。
《史記》曾記載,高祖認為自己是天子,上天會保佑自己身體康健,不需要多做治療。于是,漢高祖劉邦拒絕治療,并賜給太醫(yī)五十金,打發(fā)他下去。太醫(yī)出門后,劉邦召見了呂雉,并給她交代了后事。如果劉邦配合太醫(yī)診治的話,或許他還有多年的光陰,那么劉邦為何會放棄治療呢?我們不妨大膽假設一下,劉邦不想接受治療,是因為他想求死。那么劉邦為何想要尋死呢?他是九五之尊的天子,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和權力,劉邦為何想求死。
劉邦稱帝以后,他殺掉了很多開國功臣,比如燕王臧荼、潁川侯利幾、淮陰侯韓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等。劉邦曾有一名叫盧綰的心腹,他和劉邦自幼交好,從劉邦起義時便一直跟隨在劉邦左右。在《史記韓信盧綰列傳》中記載過劉邦和盧綰友情歲月,后來盧綰見劉邦陸續(xù)殺掉了韓信、彭越等大臣,心中非常惶恐。不久后,盧綰率兵起義遭到了劉邦鎮(zhèn)壓,他只能投靠于匈奴人,盧綰造反一事給劉邦重重一擊。劉邦為鞏固政權心力交瘁,當他晚年時看到呂雉權力越來越大,自己雖然身為帝王卻不能保護最愛的女人戚夫人、最愛的兒子劉如意。看透權力之爭后,劉邦在箭傷中病逝,這就是劉邦之死。
項羽何以輸給劉邦
一個出身高貴,力大無比,英勇善戰(zhàn),一個出身市井,奸猾狡詐,心狠手辣,這樣兩個人競爭同一個位子,前者輸了,后者贏了,這樣的結果讓大部分人都無法接受。但這的確就是項羽與劉邦兩人的寫實。也正因為這兩人的性格,讓后世無數(shù)人提出項羽何以輸給劉邦的疑問。
論身份,項羽是高貴的楚國后人,而劉邦卻出身于普通家庭。論勢力,項羽起義時,身邊追隨著一大批謀士將領,而劉邦起義時身邊的都是潛逃的勞役和手無縛雞之力的百姓。從上述這些看來,當項羽要和劉邦競爭時,劉邦是必輸無疑的。那么最后項羽何以輸給劉邦呢?
事實上,劉邦雖然缺點很多,但也有很多優(yōu)點,他懂得揚長避短,而項羽正好與其相反。在劉邦率先攻入漢中時,他能制約自己的士兵約法三章。但是項羽卻沒有。每一次項羽攻城的代價都是屠城。所以在當時人眼中,項羽是一個窮兇極惡的人。
除此之外,劉邦面對挫折,能夠嬉皮笑臉。當項羽要殺劉邦父親時,劉邦卻說兩人曾經(jīng)結拜,殺了他的父親,也就是殺了項羽自己的父親。從這一點看,劉邦抓住了項羽看重面子的弱點,輕而易舉就化解了自己被威脅的處境。
從用人方面來看,劉邦是唯才任用,愿意禮賢下士。但是項羽卻是剛愎自用,用親不用賢。但這一點,造就了是的項羽失去了多少機會。不說別的,但就鴻門宴這一次,倘若項羽能不聽項伯而信范增的話,后來還能有劉邦什么事呢?
從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項羽的外界條件好,但自身條件跟不上,而劉邦正好與他相反,這就造成了項羽敗,劉邦贏的局面。
看了“劉邦滅秦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