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雀羚的歷史
“百雀羚”是上海百雀羚日用化學有限公司(英文縮寫:SPDC)旗下品牌,創立于1931年。百雀羚2008年曾獲“中國馳名商標”稱號,此前“百雀羚”已連續兩次獲“上海市著名商標”。下面一起看下百雀羚的歷史。
小伙計懷惴夢想闖大上海
1917年,上海嘉定縣黃渡鄉一個名叫顧植民的年輕人,年僅14歲便從鄉下跑到上海城里謀生,先后在煙紙店、小茶館和工廠中當學徒。之后,憑著過人的聰慧與勤快,又先后到典當行當了賬房先生,到百貨商店當了“跑街先生”。1929年,這位26歲的年輕人通過應聘,在聞名遐邇的上海先施百貨公司謀得了人生中第一份體面的差事——化妝品銷售員。當顧植民搞清楚化妝品的生產流程、進出貨渠道以及利潤來源后,這位懷惴夢想的年輕人開始籌劃自己的化妝品公司。1937年,顧植民辭去工作,在位于崇德路(今普安路)91弄(培福里)33號的一幢三層樓的石庫門樓房內創辦了富貝康化妝品有限公司。創業之初,公司僅一百來平方米,“上住家,下工廠”。顧植民雇用一名技術員、三五個工人,開始生產花露水、胭脂以及香水、香粉等產品,這位勤勞的小伙計開始在上海灘立穩腳跟。 “百雀羚”一炮打響風靡滬上
1931年,“百雀羚”品牌創立。
關于這個品牌的來歷,有傳聞說:一天,顧植民在路上遇見一算命瞎子,便上前詢問該為自己的產品取個什么樣的名字?瞎子掐指細算后遂定名“百雀羚”。百雀,為百鳥朝鳳之意;羚,是上海話“靈光”的諧音。顧植民一聽,正中下懷,當場拍板定下。在他看來,“百”意味著許許多多,“雀”指的是各種鳥類;“羚”是鳥兒羽毛中所分泌出來的油脂。“百雀羚”,顧名思義,便是從鳥羽中提煉出來的油脂精華。
1940年,顧植民研制了一款防凍防裂、滋潤皮膚的護膚香脂,遂命名為“百雀羚冷霜”(Peh-ChaoLin CREAM)。這款冷霜因其取自天然的護膚理念,在十里洋場硝煙彌漫的化妝品市場一炮打響,給當時充斥舶來品的化妝品市場帶來了一股清新的民族風。此后,“百雀羚”香水、花露水、香粉、胭脂、口紅等產品亦暢銷不衰,遠銷海內外。“百雀羚”其獨有的芳香引領了一個時代的化妝品潮流,成為當時社會名媛、貴婦、電影明星所青睞的化妝品,就連當時的滬上宋氏三姐妹及英、德、法等國駐華使節夫人亦對之推崇備至。到1949年上海解放之前,“百雀羚”的產品已遍布全國,北到哈爾濱,南到香港,西到青海,甚至遠銷至東南亞各國。
老品牌鳳凰涅槃變身國禮
1960年,為進一步拓展市場,富貝康公司曾通過中國雜品出口公司上海分公司授權香港華潤公司在香港成功注冊了“百雀羚”清潔用品、牙膏、肥皂、香皂、化妝品及鞋油等。1962年,完成公私合營的富貝康日用化學工業公司改名為“上海日用化學品二廠”,“百雀羚”成為日化二廠旗下一個著名的品牌。據日化二廠的廠史記載:“百雀羚”產品以其獨特香味、優良品質、獲得輕工業部部優產品稱號,長期暢銷全國,直到上世紀80年代,年產量已達4000萬盒。
然而,由于建國后,“百雀羚”長期被定位在價格低廉的大眾護膚品之列,雖為幾代中國人提供了性價比極高的護膚產品,但其過于低廉的價格使她缺少了更新和發展的空間。上世紀90年代初,由于外資化妝品牌大舉進入中國,百雀羚作為本土品牌漸漸沉寂。2000年,改制為民營的上海百雀羚日用化學品公司成立后,引入產業資本及專業團隊,開啟了“百雀羚”艱難的品牌轉型之路。2006年公司展開“草本能量探索工程”,通過全新研發的冷浸泡萃取技術,解決了活性物質無法完整保留等長期困擾草本護膚行業的難題,領先業界;2009年成立漢方本草研究所,突破性地提煉出天然草本精萃原液的活性物質——五行能量元;2011年全面進軍天貓商城、卓越網、當當網和樂蜂網等電商平臺。通過上海、廣州和蘇州3地布局與資源整合,公司建立了以上海為企業總部、廣州為策劃、設計和包裝開發中心,蘇州為產品ODM研發和生產中心的管理模式。一系列的組合拳,使“百雀羚”的質量獲得空前提升,形象大為改觀。自2008年起,“百雀羚”新草本護膚品系列年增長率達70%,主打“草本護膚”理念的“百雀羚”產品日益深入人心,并逐漸傳達出穿越歷史、重塑經典,并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的民族品牌復興的渴望。
2013年3月25日,隨出訪的夫人在參加坦桑尼亞“婦女與發展基金會”時,將“百雀羚”定制禮盒作為國禮贈予對方,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這個有著82年歷史的國貨經典品牌自此將重振雄風,繼續演繹“東方美韻,護膚精品”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