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古巴斷交的原因
美國與古巴斷交的原因是什么?這其中到底有什么內幕?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美國與古巴斷交的原因相關信息,希望能夠解答您的疑問。
美國與古巴斷交的原因:
去年12月,美國與古巴宣布將就兩國關系正?;M行談判,這一消息立即引發全世界關注,自從1961年初斷交以來,美國和古巴兩國關系始終處于敵對狀態,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古巴革命后曾與美國有過短暫的“蜜月期”,但在此后短短兩年時間里,美古關系急轉直下,那么究竟是什么事件導致兩國斷交呢?
1、美國想把卡斯特羅引到“正確方向”
1898年美西戰爭后,美國大規模向古巴滲透,1902年,美國資本已控制古巴經濟命脈蔗糖生產的75%,美國對古巴的投資甚至超過對其他西半球國家投資的總和,到古巴革命前,古巴的糖業、電力工業、通訊設施、礦產資源、可耕土地大部分都掌握在美國人手中,有人甚至說古巴是美國的第51個州。
1959年1月,卡斯特羅領導的古巴革命成功,巴蒂斯塔獨裁政府被推翻,剛開始,美國并未對古巴新政權采取敵視態度,1月6日,美國國務院正式承認新政權,并派遣意圖促進美古關系發展的邦斯爾為新任駐古巴大使,古巴也愿意同美國保持友好關系,邦斯爾到任時還受到古巴人民的熱烈歡迎。
隨后應美國報紙編輯協會之邀,卡斯特羅也于當年訪問美國,1959年4月,時任美國副總統尼克松接見卡斯特羅,會談持續3個多小時,事后,尼克松評述說,卡斯特羅將是古巴事務乃至拉美事務中的一個重要因素,美國只能接受,要努力“把卡斯特羅引導到正確的方向上”。
2、蔗糖貿易背后有美國與蘇聯的較力
美國和古巴革命政權的關系開了一個好頭,但卻未能持續下去,卡斯特羅雖然希望獲得美國支持,但絕不愿意以放棄獨立為代價,所以他在訪問美國時,并未向美國要求經濟援助,而美國也同樣心存疑慮,卡斯特羅訪美期間,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始終不愿接見他。
兩國關系由熱變冷的轉折點是1959年5月的古巴農業改革,古巴政府限定農業及牧業用地的最高限額,并規定甘蔗種植田公司的所有股東必須為古巴人,此舉嚴重影響美國在古巴的利益。
美國對古巴態度遂轉向強硬,美國聯合盟友相繼對古巴實行武器禁運,降低乃至取消從古巴進口糖,動員拉美國家孤立古巴,憤怒的古巴則指責華盛頓為帝國主義,試圖繼續奴役古巴,并進而同美國的冷戰對手蘇聯發展關系。
1960年2月,蘇聯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米高揚訪問古巴,雙方簽訂了經濟貿易協定,其中規定蘇聯將在當年購買古巴食糖42.5萬噸,以后4年每年購買100萬噸,蘇聯并將給古巴技術援助,5月,古巴同蘇聯恢復了外交關系。
在冷戰時期,古巴的這些行動算是踩了華盛頓的敏感紅線,美國時任國務卿赫脫在《美國當前對古巴政策》的備忘錄中分析稱,由于卡斯特羅不愿意采取與美國安全利益一致的政策,他的存在將對美國在拉美的地位產生不利影響,還會給國際共產主義的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1960年3月17日,白宮討論并批準代號為“冥王星”的行動計劃,該計劃的目的是秘密推翻卡斯特羅政府。
美國對利用經濟制裁推翻古巴革命政權給予厚望,1960年6月,美國國務院的一份報告列舉考慮對古巴采取的經濟行動:凍結古巴在美國的財產;限制乃至禁止美古之間的貿易往來;禁止其他國家向古巴運輸戰略物資,當年7月,美國宣布對古巴實施經濟制裁,取消從古巴進口蔗糖;10月,美國對古巴實施海上封鎖。
要實現對古巴的經濟封鎖,必須要有盟國的配合,為此,美國給其盟友施加了巨大壓力。
1960年3月,美國阻止荷蘭、法國、西德給古巴貸款;9月份,美國通過的對外援助法專門增加修正條款,規定在經濟和軍事上幫助古巴的國家,不得接受美國援助,但由于蘇聯、中國等國給予古巴的經濟和技術援助,卡斯特羅挺過了西方的封鎖。
3、美國軟硬皆施激怒古巴
按照“冥王星”計劃,中情局利用電臺、雜志等向古巴發動反卡斯特羅宣傳攻勢,其中“天鵝電臺”的作用非常重要,該電臺位于加勒比海距離洪都拉斯海岸97英里的天鵝島上,中情局弄來了原先在聯邦德國的50千瓦電臺發射器,其信號能覆蓋古巴及加勒比海地區。
1960年5月17日電臺開播,公開上,該電臺是商業電臺,但節目由中情局或古巴流亡者制作,有很強的反卡斯特羅性質,不過剛開始,電臺節目沒有統一規劃,有時甚至會出現一個節目說古巴民兵決戰當天只要背叛卡斯特羅就會成為英雄,而另一個節目卻說,不管他做什么都會被處死,針對這種各自為政的情況,中情局專門制定了30個宣傳要點,要求據此制作節目。
中情局密謀推翻卡斯特羅政府的另一招是組建“古巴流亡部隊”,1960年6月初,中情局糾集一批古巴流亡分子,在佛羅里達的烏澤帕島進行體力、智力等測試,為迷惑外界,中情局從2500號而不是從1號開始按順序編排這些流亡者,經過三周的集訓,28名成績突出的流亡分子前往巴拿馬運河區古利克堡美國陸軍叢林戰訓練營,接受為期7周游擊戰訓練,后來又被送到危地馬拉接受進一步培訓,期間編號為2506的一名隊員卡洛斯從濕滑的山路上墜落死亡。
這批流亡者最終被基地的負責人弗蘭克組建為一支古巴旅,為紀念死亡的卡洛斯,該旅最后定名為“2506旅”,后來的故事就是大家熟知的“豬灣入侵”,1961年4月17日的這次入侵在72個小時內就遭到慘敗,除了戰死和極少部分被營救走之外,絕大部分登陸的“2506旅”成員成為古巴政府的俘虜。
中情局此時也開展了直接暗殺卡斯特羅的計劃,1960年9月,中情局聯系到美國犯罪集團,給他們15萬美元,讓其執行暗殺計劃,中情局的技術部門制作了毒藥丸,設法讓人混在卡斯特羅的食物和飲料中,但幾次計劃都失敗了。
面對美國的宣傳、軍事與暗殺,卡斯特羅忍無可忍,1961年1月3日,卡斯特羅在哈瓦那發表演說時,人群中發生爆炸,古巴指責這是美國大使館在搞鬼,要求其成員在36小時內減少到11人,美國自然也不甘心服輸,還有幾天就要卸任的艾森豪威爾宣稱,“卡斯特羅的要求,除了是斷交之外,沒有其他目的”,此后美國迅速與古巴斷交。
相關資料介紹:
古巴共和國(西班牙文:República de Cuba),簡稱古巴,國名源自泰諾語“coabana”,意為“肥沃之地”、“好地方”。
古巴是北美洲加勒比海北部的群島國家,哈瓦那是古巴的經濟、政治中心和首都。
古巴是現存世界為數不多的5個社會主義國家(中國、朝鮮、古巴、越南、老撾)之一,而且是美洲唯一的社會主義國家。在歷史上以上世紀60年代的豬灣事件和古巴導彈危機聞名。
由于美國對古巴進行幾十年的經濟封鎖,民眾維持生活有諸多困難,但2014年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南非首位黑人總統曼德拉的追悼會上與古巴國務委員會主席勞爾卡斯特羅握手。憑借著78.3歲的平均壽命和99%的識字率讓古巴多年的人類發展指數達到極高水平。
古巴島是大安的列斯群島中最大的島嶼,被譽為“墨西哥灣的鑰匙”,古巴島酷似鱷魚,又被稱為“加勒比海的綠色鱷魚”。
古巴外交政策遵循國際法基本原則,主張尊重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及民族自決權,反對干涉別國內政;主張世界各國和各國人民一律平等;譴責一切形式的霸權主義、干涉主義、單邊主義和歧視政策;反對使用或威脅使用武力,反對包括國家恐怖主義在內的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
系聯合國創始會員國,世界貿易組織、不結盟運動、拉美一體化協會、加勒比國家聯盟、加勒比論壇、美洲玻利瓦爾聯盟、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等國際和地區組織成員國。2013年1月,接替智利擔任拉共體輪值主席國,與182個國家建有外交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