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重要歷史知識點記錄
明朝(1368年1月23日-1644年4月25日,1683年10月3日徹底滅亡),是中國歷史上是即元朝以后又一個大一統的政權。歷經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國祚276年。下面和小編來對這個時期的歷史知識點進行一個大梳理:
明朝重要歷史知識點
133、1368年,朱元璋率領農民起義,推翻元朝政權,建立了明朝(公元1368——1644年),朱元璋即明太祖。明初定都南京,后來,明成祖把都城遷到北京。
134、1405到1433的近30年間,鄭和率領的船隊先后7次下西洋,到達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鄭和下西洋寶船模型(右圖)
135、1417年,蘇祿(今菲律賓)國王帶領300多人訪問中國,歸國途中病逝于山東,明成祖派人為他舉行隆重葬禮。明朝以后,中國多次修護蘇祿王陵,表達了中國對這位菲律賓友好使者的悼念之情。
136、明朝時期,日本海盜商人經常在中國東南沿海一帶騷擾。他們勾結明朝土豪奸商,到處搶掠財物,殺害百姓,給中國沿海造成極大的禍害。這些強盜被叫做“倭寇”。明朝大將戚繼光組織軍隊,給倭寇以痛擊。1565年,戚繼光聯合俞大猷,把橫行百余年之久的倭寇全部消滅。
明朝重要事件
137、明朝后期,顧憲成和高攀龍等人在江蘇無錫的東林書院講學,他們經常在書院里議論朝政,抨擊當權者,這些人被稱為“東林黨”。當時大宦官魏忠賢專政,兇險殘暴,東林黨人不怕迫害,指斥魏忠賢等人為“閹黨”,與他們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
138、明朝規定用科舉制度選拔官吏。政府規定科舉考試只許在四書五經范圍內命題,應考的人不能有個人見解,文體要呆板地分成八個部分,叫做“八股文”。
139、明朝永樂年間,明成祖選派解縉等3000人編輯成《永樂大典》(左圖),共110095冊,輯入各類圖書七八千種,是中國規模最大的一部類書。該書先后抄錄正副兩部。正本后來被燒毀,副本在1860年英法聯軍和1900年的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兩次被焚毀劫掠,目前存世的僅有300余冊。
140、明朝卓越的醫學家李時珍,歷經20多年,寫出了一部具有總結性的藥物學巨著《本草綱目》,成為世界醫學的重要文獻。
141、明朝時期,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來到中國。他在傳教的同時,也積極傳播西方的科學文化知識,明神宗給他以很大的支持。利馬竇為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的墓在北京西城。
142、徐光啟是明代著名科學家,他向利瑪竇學習天文、數學、測量、武器制造等各種知識。他編寫的《農政全書》,是中國古代的一部農業百科全書。他還和利瑪竇合作翻譯了古希臘數學家歐幾里德的《幾何原本》。
143、明朝末年,科學家宋應星編著了《天工開物》一書,對明代農業、手工業生產技術進行了總結,這部書被譯成好幾國文字,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144、明朝地理學家徐霞客,根據他一生游歷考察的成果,寫出了《徐霞客游記》一書。書中最早揭示了中國西南地區石灰巖地貌的各種特征,徐霞客也因之成為世界上科學考察石灰巖地貌的先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