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應星的歷史評價
宋應星在生物、化學、物理、自然、哲學等方面都頗有成就,一生致力于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科學考察和研究,研究領域涉及自然科學及人文科學。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宋應星的歷史評價,歡迎大家閱讀。
宋應星的歷史評價
《明史》:贊其“廉潔”
李約瑟:“中國的“狄德羅”
貝原篤信:“中國的阿格里科拉“
人民網:”在自然哲學思想上,他超過了前人張載與后人王夫之,而這兩人都是我國著名的思想家。
華東師范歷史學教授李以章:“宋應星在總結農業和手工業經驗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樸素的唯物淪和辯證法的思想,而這一思想一旦形成,又指導著他在科學技術的研究中奮力向前,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為我國乃至世界歷史上杰出的學者。”
吉林大學歷史學教授龍欣宇:“宋應星在各個領域中體現的倫理思想,筆者的認識是,作為一個封建時代的小官吏,宋應星忠君、盡職、關注民生、反對不正之風等想法和行為,是在認同并維護封建統治秩序的基礎上求善求真,追求士大夫的完美的人格,由此對社會對人生都有積極地貢獻;作為一個封建時代的科學家,宋應星博學、勤奮,有著濃厚的探索自然奧秘和用先進科技促進生產力發展的愿望,有著豐碩的成果。雖然他的倫理思想有一定的時代局限性,但更多的是閃耀著理性的光輝,引領著他積極的人生。”
宋應星天工開物
《天工開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禎十年),共三卷十八篇,全書收錄了農業、手工業,諸如機械、磚瓦、陶瓷、硫磺、燭、紙、兵器、火藥、紡織、染色、制鹽、采煤、榨油等生產技術。
《天工開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于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有人也稱它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學家宋應星。外國學者稱它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作者在書中強調人類要和自然相協調、人力要與自然力相配合。是中國科技史料中保留最為豐富的一部,它更多地著眼于手工業,反映了中國明代末年出現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生產力狀況。
宋應星是哪個朝代的
宋應星是明朝人。
宋應星紀念館
宋應星紀念館于1987年11月10日開館。是江西省重要的科普基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新館為傳統園林建筑,朱墻灰瓦,飛檐雕染,斗拱層疊,古樸典雅,具有民族特色。整個館由主館、天工館和開物館三部分組成。主館展廳以大量文獻史料、實物圖書和精致模型,翔實介紹宋應星生平事跡和明代科技、社會歷史背景、宋應星的著述及思想、宋應星的重要科技成果及其國內外影響《天工開物》科技成就,形象再現400余年前我國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狀況和先進技術。 天工館和開物館則利用高科技手段形象的展示了《天工開物》一書從農業到手工業的制作過程。原館現已拆除,2003年擇址新建宋應星紀念館,新紀念館選址于馮田工業園區的應星農業科技示范園“宋應星公園”內。
看了“宋應星的歷史評價”還想看:
1.關于評價歷史人物的作文6篇
2.評價歷史人物的滿分評語
3.庾文君的歷史評價
4.晏殊的歷史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