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朝陳武帝陳霸先生平
編者按:初仕鄉為里司,后到建康為油庫吏,之后又為新喻侯蕭映(梁武帝侄子)傳教。蕭映很看重陳霸先,曾說:”此人方將遠大“。由于受到蕭映器重,蕭映任廣州刺史,授陳霸先為中直兵參軍,因陳霸先平亂有功,被提任為西江督護。
梁朝陳武帝陳霸先生平
陳霸先(503年—559年),字興國,小字法生,吳興(今浙江長興)長城下若里人,漢太丘長陳寔之后。通過平定“侯景之亂”,陳霸先漸漸控制了梁朝的政權,太平二年(557年)廢梁敬帝,自立為帝,建立大陳,是為陳武帝。稱帝后平叛之戰主要有三:平王僧辯余部之戰、平蕭勃之戰、平王琳之戰。霸先飲馬,揮師千里,亂舞群魔立克。侯景伏誅,翦除僧辨,民族除壓迫。身經百戰,臨危受命,鼎立三分踐祚。澤華夏,英謀雄算,大公無我。以太平元年十月受禪,改元永定,在位三年,謚曰武皇帝,廟號高祖。養子陳蒨即位。
陳霸先
梁武帝天監二年(503年)出生,陳霸先幼時家境已貧寒,卻好讀兵書,同時打魚練武,興趣廣泛。正史對他青少年時有這樣的評價:倜儻大度,志度弘遠,不理家產,“明達果斷,為當時所推服,”又稱陳霸先“及長,涉獵史籍,好讀兵書,明緯候、孤虛、遁甲之術,多武藝。”
初仕鄉為里司,后到建康為油庫吏,之后又為新喻侯蕭映(梁武帝侄子)傳教。蕭映很看重陳霸先,曾說:”此人方將遠大“。由于受到蕭映器重,蕭映任廣州刺史,授陳霸先為中直兵參軍,因陳霸先平亂有功,被提任為西江督護,很快又因平交州李賁之亂有功,封為交州司馬兼領武平太守(越南永福省永安市附近),后任振遠、高要太守。梁武帝蕭衍曾命使臣將陳霸先畫像帶回,并授予直閣一職,封號新安子。
人物評價:
總評
用我們今天的眼光來看,陳霸先在抵御落后勢力摧殘,維護社會穩定,保護中國傳統文化等方面,為中華民族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是中國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而且,就陳霸先治國、治軍、從政、為人的自身品格來講,更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杰出代表。所以,毛澤東也曾經要求人們讀讀《陳書》,了解陳霸先的身世經歷。陳霸先之所以偉大,不僅在于他是一代開國皇帝,還在于他具有彪炳千古的賢明人格。
歷史評價
姚察:高祖英略大度,應變無方,蓋漢高、魏武之亞矣。及西都蕩覆,誠貫天人。王僧辯闕伊尹之才,空結桐宮之憤,貞陽假秦兵之送,不思穆嬴之泣。高祖乃蹈玄機而撫末運,乘勢隙而拯橫流,王跡所基,始自于此,何至戡黎升陑之捷而已焉。故于慎徽時序之世,變聲改物之辰,兆庶歸以謳歌,炎靈去如釋負,方之前代,何其美乎!
姚思廉:高祖智以綏物,武以寧亂,英謀獨運,人皆莫及,故能征伐四克,靜難夷兇。至升大麓之日,居阿衡之任,恒崇寬政,愛育為本。有須發調軍儲,皆出于事不可息。加以儉素自率,常膳不過數品,私饗曲宴,皆瓦器蚌盤,肴核庶羞,裁令充足而已,不為虛費。初平侯景,及立紹泰,子女玉帛,皆班將士。其充闈房者,衣不重彩,飾無金翠,哥鐘女樂,不列于前。及乎踐祚,彌厲恭儉。故隆功茂德,光有天下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