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羅奔尼撒戰爭過程及結果
伯羅奔尼撒戰爭是以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與以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聯盟之間的一場戰爭。這場戰爭從前431年一直持續到前404年,期間雙方曾幾度停戰,最終斯巴達獲得勝利。戰爭給繁榮的古希臘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破壞,導致戰后希臘奴隸制城邦的危機,整個希臘開始由盛轉衰。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伯羅奔尼撒戰爭過程及結果,希望對你有用!
伯羅奔尼撒戰爭圖片
伯羅奔尼撒戰爭起因
戰爭起因于雅典與斯巴達爭霸希臘,從而導致分別以兩國為首的提洛同盟與伯羅奔尼撒同盟的激烈對抗。早在希波戰爭期間,兩國在聯合抗波之中便存在著利益沖突。希波戰爭后期,雅典勢力的急劇擴張更加引起斯巴達不安。公元前457年,兩國在中希臘發生公開武裝沖突,雖締結了30年和約,但矛盾沒有根本解決。后起的霸主雅典四處伸手,欲攫取對全希臘的霸權。公元前435年,伯羅奔尼撒同盟成員國科林斯與位于希臘西部的科西拉邦發生爭端。雅典認為這是插足西部的機會,因而兵援科西拉,擊敗科林斯,使原科林斯的殖民城邦科西拉加入提洛同盟。公元前432年,雅典出兵色雷斯沿岸的一個重要據點波提狄亞,要求驅逐科林斯派駐該地的人員,禁止波提狄亞退出提洛同盟。同年,雅典與鄰近城邦墨加拉產生爭執,封鎖墨加拉港口。墨加拉是科林斯盟友,科林斯不能坐視。在同年秋召開的伯羅奔尼同盟會議上,科林斯力主向雅典宣戰。斯巴達作為盟主,再三權衡利弊之后決定發動戰爭。公元前431年,斯巴達向雅典發出最后通牒:放逐主戰的領導人伯利克里,允許雅典盟邦獨立,取消墨加拉禁令,解除對波提狄亞的圍困。雅典當然不能接受。戰爭旋即展開。
經過這場戰爭斷斷續續進行了27年之久,戰火幾乎遍及整個希臘世界。戰爭分為三個階段:公元前431-421年為第一階段,史稱"十年戰爭",這是戰爭的相持階段。公元前415-413年為戰爭的轉折階段,雅典趨于劣勢。公元前413-404年,斯巴達的進攻和全面勝利階段。
伯羅奔尼撒戰爭過程
戰爭初期,雅典正值伯利克里當政,政治清明。在他建議之下,雅典取陸上防御、海上進攻的戰略。因此斯巴達陸軍順利進逼雅典城下。雅典農民實行堅壁清野,居民轉移到城中。雅典海軍頻頻出擊,襲掠伯羅奔尼撒半島沿岸。公元前430年夏,雅典因居民過于密集,衛生狀況惡化,引起瘟疫,約1/4的居民病亡,伯利克里亦染病去世。雅典人捱過瘟疫的惡夢后于公元前429年冬拿下波提狄亞,獲開戰以來第一次有較大意義的勝利。但斯巴達隨后毀滅雅典忠實的盟邦普拉提亞,回敬了雅典。公元前425年,雅典占領伯羅奔尼撒半島美塞尼亞地區的一處叫作派羅斯的海角,建起要塞,成為插入斯巴達腹部的一把利刃。美塞尼亞的希洛人因此騷動不安,動搖了斯巴達的統治。斯巴達急忙調兵遣將,企圖趕走雅典駐軍,但遭到失敗,292名公民被俘,被迫向雅典求和。但雅典未予應允,戰爭繼續下去。斯巴達驅兵北上,對雅典造船木材的產地和運糧船必經之地色雷斯沿岸實行一系列打擊,頗為成功。雙方在戰爭中都受到很大損失,需要喘息,便于公元前421年締結五十年休戰條約。雅典參加和談的代表是尼西阿斯,故和約在史書中又稱"尼西阿斯和約"。
公元前415年,雅典人為西西里的財富所吸引,在政治蠱惑家亞西比德的煽動下,公民大會貿然議決遠征西西里島。遠征軍由136艘軍艦、3萬余人組成,亞西比德、尼西阿斯等三人為統帥。但遠征軍剛在西西里登陸,亞西比德的政敵便在國內控告他"褻瀆神明",派通訊船召他回國受審。亞西比德知道此去兇多吉少,便叛逃斯巴達,鼓動斯巴達趁機出兵,置雅典于死地。雅典遠征軍在西西里苦戰兩年,雖一再得到國內增援的艦只和人員,但在斯巴達軍、敘拉古軍的聯合打擊以及主帥尼西阿斯的錯誤指揮之下,竟全軍覆沒,5萬軍人(包括同盟國的部隊)幾乎無一生還。
自此,雅典陷入被動,附屬國叛離接踵而來,造成雅典兵源和財源的緊張。斯巴達改變過去的戰術,派軍長駐阿提卡,引起雅典2萬奴隸大逃亡。在困難形勢下,雅典國內局勢動蕩,貴族寡頭派乘機發動政變,奪取了政權。正在愛琴海與斯巴達角逐的雅典海軍聞訊,拒絕承認寡頭政府,并迎回亞西比德擔任統帥,奪回在東部戰場的主動權。國內民主派受到鼓舞,一舉推翻寡頭政權,民主政體失而復得。
公元前405年,得到波斯資助的斯巴達艦隊在羊河戰役中殲滅雅典艦隊,使雅典喪失了有生力量,其附屬國幾乎全部獨立。公元前404年,伯羅奔尼撒同盟的軍隊從海陸兩個方面封鎖雅典。在內外交困、糧草斷絕的情況下,雅典被迫投降。斯巴達拒絕了科林斯毀滅雅典的要求,為人類保留了這座城市及其代表的燦爛文化。但斯巴達迫使雅典同意解散提洛同盟,交出殘余艦隊,只保留12艘巡邏船。雅典同時需拆毀城墻,加入伯羅奔尼撒同盟,讓流亡的反民主的貴族返國。伯羅奔尼撒戰爭因此結束。
伯羅奔尼撒戰爭性質與后果
這場戰爭的性質與希波戰爭截然不同,對交戰雙方來說都是非正義的。雅典失敗的原因一方面由于提洛同盟內部的矛盾較伯羅奔尼撒同盟的尖銳復雜;另一方面由于雅典軍在幾次重大會戰中指揮失誤。就戰爭的后果而言,這場戰爭沒有一個真正的勝利者。各邦都在戰爭中加劇了本國的社會矛盾,破壞了公民集體的團結,特別是戰爭災難對各國小農經濟予以沉重打擊,造成小農的大量破產,而獨立的小農經濟是城邦的經濟基礎。從此,希臘的一些主要城邦,包括雅典和斯巴達,均陷入經久不斷的危機之中,這就為后起的國家統一希臘創造了條件。因此,伯羅奔尼撒戰爭是希臘城邦歷史的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