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荷蘭侵占臺灣
荷蘭侵占臺灣 是指17世紀初荷蘭殖民者對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和臺灣的侵略。荷蘭在17世紀繼西班牙之后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國家。
荷蘭侵占臺灣歷史介紹指17世紀初荷蘭殖民者對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和臺灣的侵略。荷蘭在17世紀繼西班牙之后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國家。明萬歷三十二年(1604)八月,荷將韋麻郎率軍艦兩艘偷襲澎湖,伐木作舍,擬長久占領。明朝總兵施德政令都司沈有容率兵面責,荷方理屈,于十一月退出澎湖。天啟二年(1622)五月,荷蘭艦隊再次侵占澎湖。四年二月,巡撫南居益派總兵俞咨皋、守備王夢熊等收復澎湖,擒荷將高文律。
荷蘭殖民者強占澎湖的陰謀未能得逞,于同年八月轉而侵占中國臺灣島西南部,先在大員建臺灣城(荷人稱熱蘭遮城),后又在赤嵌地區建赤嵌城(荷人稱普羅文查城)等城堡,做為軍事侵略統治據點,并使用武力鎮壓高山族,燒毀村社。崇禎十五年(1642),荷軍又打敗于天啟六年侵占臺灣北部雞籠(基隆)淡水的西班牙殖民者,奪占了臺灣的西南部和北部。荷蘭在臺灣對漢族、高山等族人民施行殘酷的殖民統治和剝削。
在政治上通過任命漢族和高山族"長老"進行統治;在經濟臺灣土地全部占為己有,向臺灣人民強收高額地租,每甲田(約合十一畝)年收租為上田十八石,中田十五石六斗,下田十二石二斗,還征收各種苛捐雜稅;在文化教育上派遣____傳教士向臺灣人民灌輸宗教思想,創辦學校,推行奴化教育。
荷蘭的殖民統治,遭到廣大臺灣人民的多次反抗,其中以清順治九年(1652)郭懷一起義規模最大。十八年四月,民族英雄鄭成功率軍在臺灣登陸,在當地人民的支持下,經過九個多月的戰斗,于翌年二月一日迫使荷蘭侵臺長官揆一投降,將其全部趕出,結束了荷蘭在臺灣的三十八年的殖民統治。
相關人物王夢熊,晉江人。生有異質,虎頭豹頤。勇敢多奇策;力能提石八百斤,射輒命中。以將材,補撫標把總;嚴束兵,勤訓練。
黔、蜀土蠻播亂,題授征西守備。進剿爛田壩,生擒土官安崇業、王順,斬蠻酋阿剌沙馬等。論功,升松潘坐營都司;團練七營。值羊峒蠻夷攻三合等堡,奉檄赴援;生擒夷酋菎狼花兒等。捷聞,欽賞銀三百兩。以病,告歸。
沈有容(1557~1627),字士弘,號寧海,安徽宣城洪林橋人。少年時便立志從戎報國,萬歷七年(1579)中應天武試第四名,后北上投軍,先后在薊遼、閩浙、登萊等邊防或海防前哨服役。因屢立奇功,由旗牌官逐步擢升為都督同知。于天啟四年(1624)以67歲高齡還鄉。
在沈有容一生四十余載的軍旅生涯中,有數十年是鎮守在福建沿海。正是在這期間,他曾率軍三次進入臺灣群島,殲倭寇,驅荷蘭,成功地保衛了臺灣。一次是在萬歷三十年(1602)冬,倭寇侵占東番(臺灣),四處殘害我福建商民與高山族同胞。沈有容冒臺風之限,率21艘戰艦拼死渡海,前往東番,全殲了這股倭寇,使福建商民與高山族同胞重見天日。第二次是在萬歷三十二年(1604),荷蘭東印度公司韋麻郎等擁三艘巨艦,趁明軍換防之際,占領了馬公島(澎湖島)。他們以互市為名,企圖向葡萄牙占領澳門一樣永遠占領澎湖列島。沈有容在福建八閩軍心思遁的危殆情勢下,經過嚴密部署,不顧自身安危,單舟馳往荷蘭艦船,指陳利害,嚴正曉諭,不費一槍一彈便迫使韋麻郎退兵。韋麻郎臨去之時,請畫師為其畫像,以示尊敬。第三次是在萬歷四十五年(1617),日本幕府德川家康,命令長崎代官村山等安占領臺灣,沈有容先以威名制服明石道友一軍,然后率水師在東沙島(白犬島)合璧圍困,采取以倭制倭的辦法,迫使在該島頑抗的倭寇棄械投降。沈有容三次保衛臺灣,其功于國于臺,殊非淺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