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的歷史沿革
匈牙利(匈牙利文:Magyarország),中國古稱馬扎兒,是一個位于歐洲中部的內陸國家。匈牙利東鄰羅馬尼亞、烏克蘭,南接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塞爾維亞,西靠奧地利,北連斯洛伐克,邊界線全長2246公里。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匈牙利的歷史沿革。
匈牙利的歷史沿革:早期
利國家的形成起源于東方游牧民族──馬扎兒人游牧部落,公元9世紀時他們從烏拉山西麓和伏爾加河灣一帶向西遷徙,公元896年在多瑙河盆地定居下來。公元1000年,匈牙利大公伊什特萬一世在匈牙利推行天主教,并獲天主教教皇加冕成為匈牙利第一位國王。傳統上認為馬扎兒人國家是由阿爾帕德大公建立的,他于9世紀末帶領馬扎爾人來到潘諾尼亞平原。匈牙利王國是國王伊什特萬一世于公元1000年建立。匈牙利早期的歷史同波蘭和波希米亞密切相關,也同時受到教皇和神圣羅馬帝國皇帝影響。其間在1241年到1242年蒙古金帳汗國的攻擊下,匈牙利曾經遭到沉重打擊。
匈牙利的歷史沿革:匈奴帝國時期
匈牙利是潘諾亞行省,羅馬帝國滅亡后,各民族陸續遷移到這里。首先到來的是匈奴,在阿提拉的領導下,他們建立了強大的匈奴帝國。匈牙利這個名字可能來源于此,但也有很多學者認為應該來自屬于突厥的歐諾古爾(Onogul)人。在匈奴帝國解體后日耳曼部落統治了這里將近100年,接踵而來的是阿瓦爾人,在他們近200年的統治下,斯拉夫民族開始滲入。摩拉維亞人、保加爾人、波蘭人和克羅地亞人都曾經企圖推翻阿瓦爾人,但直到查理曼才成功的將其擊敗。查理曼死后,東法蘭克王國逐步衰落,形勢對斯拉夫人的崛起有利,大摩拉維亞領袖斯瓦托普魯克雄心勃勃地企圖建立一個摩拉維亞王國,但是馬扎爾人的到來結束了這一地區的紛爭。
胡尼奧蒂·馬加什于1458年到1490年統治匈牙利。他進一步加強了匈牙利國力和政府的權威。在他的統治下,匈牙利(特別是北部,歸屬斯洛伐克的一部分地區)成為文藝復興時期歐洲的一個藝術文化中心。1526年土耳其入侵,封建國家解體,分裂成三個部分。匈牙利文化也影響了周邊國家,例如波蘭立陶宛聯邦。波蘭、波希米亞和匈牙利曾經組成過維謝格拉德集團。1991年波蘭、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四國結成的同盟也沿用這名字。
匈牙利的歷史沿革:共和國時期
匈牙利1699年開始全境由哈布斯堡王朝統治。1848年爆發了科蘇特領導的自由革命斗爭。1849年4月匈國會通過獨立宣言,建立匈牙利共和國,但不久被奧地利和沙俄軍隊所扼殺。1867年與奧地利組成奧匈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奧匈帝國解體,1919年3月建立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同年8月被以霍爾西為首的軍隊推翻,恢復了君主立憲的匈牙利王國。1920年戰敗國匈牙利與協約國簽定特里阿農條約,喪失了72%的領土和64%的人口。1941年,匈牙利加入德─意─日軸心國集團,1944年德軍占領匈牙利。1945年4月,匈牙利人民在蘇聯紅軍幫助下全境解放。1946年2月1日宣布廢除君主制,成立匈牙利共和國。1949年通過憲法,改稱為匈牙利人民共和國。1949年8月20日宣布成立匈牙利人民共和國。1956年10月爆發匈牙利十月事件。1989年10月23日,根據憲法修正案,決定將匈牙利人民共和國改稱匈牙利共和國。
1989年匈牙利政局發生急劇變化,同年2月,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簡稱社工黨)宣布放棄執政黨地位,實行多黨制。此后,匈黨內矛盾不斷公開化,最后導致黨的分裂。
1989年10月,社工黨改名為社會黨,提出要在匈牙利建立“民主社會主義”。1989年10月23日國會通過憲法修正案,把“匈牙利人民共和國”改為“匈牙利共和國”,決定取消作為集體國家元首的共和國主席團,實行總統制;確立多黨制和議會民主的法治國家;取消馬列主義政黨在國家機構中的領導作用的規定。由社會黨和自民盟聯合執政。1999年底通過王冠法,并成立以總統為首的王冠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