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官兵的逃亡歷史
日本官兵在日本投降后的逃亡經歷是怎樣的?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日本官兵的逃亡歷史,希望能夠解答您的疑問。
日本官兵的逃亡歷史:
自日本宣布投降之后,駐華日軍中接連發生官兵攜械逃亡事件,這些選擇逃亡之路的日本官兵,在逃亡途中很難生存,他們不僅要擔心被激憤的中國軍隊或百姓發現,而且無法擺脫饑與寒,從駐九江日軍20余名官兵的逃亡經歷,可以看出這些逃亡者所處的境地。
這20多名日軍是在一個叫武藤玉男的帶領下,于8月16日夜帶槍逃出九江的,他們的計劃是沿長江東進,從上海附近設法登船回國,天皇的投降詔書廣播后,他們對日軍將如何投降、如何回國一無所知,只覺得前途一片黑暗,便貿然選擇了逃亡一途。
逃出九江的頭一兩天,他們還可憑借武器向百姓強行索取食物,行進途中還算平安,但第三天他們就遇到了麻煩。
那天下午,他們正在一條山間公路上走著,山坡上的樹林中突然打來一記冷槍,一個士兵被擊中頭部,當即倒地死去,武藤和其余士兵迅速隱蔽在路旁的巖石和土坎后面,向山坡上還擊。
在雙方零落的槍戰中,又有一名逃亡日軍被打死,武藤根據對方的槍聲判斷,認為不過是十多人的小股部隊,但對方在暗處,他們在明處,他不敢貿然下令向山上發動進攻,何況他們是為了回國,而不是為了打仗才經過這里的。
雙方對射了一陣之后,山上的襲擊者便撤走了,武藤和士兵見山上久久沒有動靜,才戰戰兢兢地從地上爬起來,但他們不敢再沿公路往前走,找了一個比較安全的地方隱藏起來,直到天黑以后才敢上路。
遭到這次襲擊后,武藤吸取了教訓,叫大家每人弄一套中國百姓的衣服穿上,夜行晝伏,以防再遭不測,當天夜里,20多個逃亡者闖進一個小村莊,除搶了一些食物之外,每人都搶了一套衣服,出村后,他們便將搶來的衣服換上,轉眼間變成了清一色的便衣。
但是,他們的行蹤已經暴露,而與大部隊失去聯系的情況也被游擊隊摸清,走到皖南某縣境內,就再一次遭到襲擊。
那一天,他們經過一夜的急行軍后,于拂曉時分鉆進一片密密的山林中睡了下來,武藤夜行晝伏的辦法已使他們度過了一個平安的白晝。
皖南的8月,天氣炎熱,林中沒有一絲涼風 蚊蟲趁黑夜的最后一段時光加緊襲擊這批不速之客,但疲憊不堪的逃亡者們顧不得這些,他們往露水打濕的草地上一倒,很快就死一般睡去,站崗的士兵極力不讓發澀的眼皮闔上,監視著周圍的動靜,但他沒支持多久,便也打起盹來。
曙色朦朧之際,哨兵的脖子被一條粗壯的胳膊勒住,他剛要喊,嘴里便被人塞進一條毛巾,而那些酣睡者被幾聲斷喝驚醒時,發現周圍已站滿了荷槍實彈的漢子,他們被游擊隊包圍了,反抗的結果定然是被擊斃,20多人只好束手就擒。
武藤以為他的士兵們必死無疑,不料他們被押進一個村莊后,游擊隊隊長訓了一段話,說是日本既然已經宣布投降,就應該老老實實聽候發落,繼續作惡,只有死路一條,并勸他們回所在部隊,等待受降,隨后又宣傳了一番新四軍的俘虜政策,讓他們飽餐了一頓大米飯和紅燒豬肉,每人發給幾塊大餅,將他們放了,至于武器,當然是一槍一彈也不許帶走。
連遭打擊之后,他們開始后悔當初的選擇,但回部隊已不可能,日本軍隊對逃兵的懲罰是極其嚴歷的,因此,他們只有不顧一切,按原定計劃繼續東進。
20多人都只會講幾句簡單生硬的中國話,一張口便暴露了身份,開始他們還用錢向百姓購買食物,但錢很快就花光了。
不會說中國話,即使連乞討也很困難,他們深知自己的軍隊在中國犯下的罪行,深知中國百姓對日軍的仇恨,百姓一旦發現他們是屠殺過中國人的日本兵,說不定會將他們活活打死。
他們在一處山林中整整餓了一天,當武藤叫士兵們繼續趕路時,大家都躺地在地上懶得起身。
士兵們七嘴八舌的擔憂,使武藤心煩意亂,他靠一棵樹干上,沉默良久,決定晚上不走了,所有人每天輪流去找吃的,隨后,他點了幾個士兵的名字,叫他們下山去找食物。
當時,地里的莊稼尚未成熟,玉米棒兒只有指頭粗細,要想弄到吃的,只有到村子里去偷。
有兩個士兵鉆進百姓的廚房,僥幸偷到了一點剩餅,但一個士兵在偷雞時被百姓抓住,并逼著他說出是哪個村的,士兵見幾個百姓手中又是棍棒又是鐮刀,不知他們抓住盜賊究竟要怎樣懲罰,驚慌間,便用生硬的中國話為自己辯解,不料這下更糟,百姓們發現他是日本士兵,便將他一頓痛打,然后關進一間黑屋里,準備第二天將他交給區公所,直到下半夜,這個士兵才弄斷了捆在手上的繩索,逃了回來。
這個士兵的遭遇使全體逃亡者為之悚然,如果連偷也行不通的話,他們只有活活餓死。
后來有人提議,與其這樣偷偷摸摸,不如痛痛快快地去搶,他獲得所有人的同意。
這天凌晨3點多鐘,20多人每人弄了一根樹棍作武器,沖進了一個只有十多戶人家的村莊。
搶劫對他們來說,可謂輕車熟路,他們悄悄潛入莊內,分成三五人一組,前去砸百姓的門,但剛將幾戶人家的門砸開,村子的另一頭便響起急促的鑼聲,并有人高喊:“土匪進莊了!”轉眼間便有二三十條漢子吶喊著撲過來,他們有的拎著鍘刀,有的握著長矛,有的拿著土槍,領頭的手里竟拎著一支二十響的“德國造”。
武藤見勢不妙,立即下令撤退,那幫漢子也不追趕,只是向他們亂放槍,一個士兵當即被打倒,還有兩個士兵中了土槍的霰彈,其余人趕緊背起傷員,慌不擇路,在野地里狂奔。
躲進山林后,那個被手槍擊中的士兵便咽了氣,兩個中了土槍的士兵,一個傷在背上,一個傷了屁股,傷口血肉模糊,疼痛難忍,嚎叫著要自殺,這次搶劫失敗后,他們再也不敢輕舉妄動,只能每天夜晚堅持向東前進。
兩名被土槍打中的士兵,槍傷發炎,化濃潰爛,不能行走,趕路時要別人抬著,一天,當大家都去尋找食物時,兩人用一把剃刀先后割斷了自己的喉管自殺,他們不愿拖累其他人。
士兵們明白他們自殺的用意,他們掩埋了同伴的尸體,繼續東進,但在走到繁昌一帶時,他們迷了路,由于地形復雜,他們轉來轉去,仍在那一帶徘徊。
后來,他們遇到一個采藥的農民,武藤叫一個中國話講得稍好的士兵,勉強向藥農說明了情況,并求他與附近村里的人交涉,說他們愿意靠“苦力的干活,掙點吃的”,藥農見他們形容枯槁衣衫襤褸,生了同情心,答應先下山為他們說說看。
半日后,那位藥農回來說,山下一個村里的百姓愿意讓他們打短工,管吃不給錢。
這已經是天大的喜訊了,只要人身安全有保障,而又有飯吃,即使是再苦的話,他們也樂意去干。
入秋的農村,活計很多,特別是山里的農民,更加繁忙,他們幫人家收割莊稼,拉犁耕地,上山打柴……,以此來換取暫時的溫飽,他們在這個山村度過了一個秋天。
秋后,農民們不再需要幫工,而他們也想重踏歸途,便離開了那個村莊,由于他們干活賣力,和東家有了感情,臨行時,農民們給了他們一些糧食,還給了他們幾床破棉絮,以備夜宿時御寒,并將他們送出村子很遠,這時,他們已完全象逃荒的難民,不再引起百姓的注意。
吃問題雖然得以解決,但時已秋末,夜晚寒氣襲人,住宿又成了一大困難,為安全起見,他們不敢到百姓家投宿,一到天黑,他們只有到沿途破廟空房或村頭的草垛里過夜,如果連這樣的去處也找不到,他們便在塘埂或山坡下擠縮在一起,熬過一個寒冷的夜晚。
但是,盡管經歷了如此的艱辛,他們仍未逃脫做戰俘的命運,當他們走到南京附近的一個小鎮時,駐扎在那里的國民黨部隊發現他們行跡可疑,便將他們抓去審問,當弄清了他們的身份后,便將他們送進了南京日俘集中營。
在南京的逃亡者中,有幾個比武藤等人的結局要壞得多,8月下旬,日本第六軍第三十四師團的5名士兵從浦鎮逃出,第二天就受到對日軍懷著滿腔仇恨的百姓的攔擊,4名士兵被當場打死,剩下的一名士兵逃到山里躲藏起來,過了一年多的野人生活,直到翌年11月才被人發現,送交南京國防部遣返機關,當時南京的日俘日僑已遣送完畢,該機關只得發給衣物,將其送往上海,同那里的日本人一起遣送回國。
日本投降以后,駐華日軍中除了不斷有數人至數十人的官兵結伴逃亡之外,甚至發生過整個部隊脫離建制集體逃亡的事件,駐華南某地第一0四師團所屬第一三七、一六一兩個聯隊,焚毀軍旗之后,集體流竄于粵東的海豐、博羅一帶。
在東北,第一二五坦克師團參謀長藤田實彥大佐集合該師團殘部及其他部隊的潰散官兵共6000余人,逃入老爺嶺山脈南端的林子頭附近;活動于海防、四平一帶的日軍北滿游擊支隊之一部,在軍官的帶領下,逃入通化山區;而30000多關東軍在富永的帶領下,逃入蒙江、臨江、長白、撫松一帶山區,大概算是日軍中規模最大的一次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