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大轟炸的歷史
東京大轟炸過后,櫻花下成了一個天然集體墳墓,這是怎么回事?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東京大轟炸的歷史,希望能夠解答您的疑問。
東京大轟炸的歷史:
正值東京春天時節,但高木敏子無法忍受目睹上班族坐在小公園的櫻花下,這些小公園點綴著她所居住的墨田區。
這些受到悉心看管的公園中的每一個都曾是一處集體墳墓,埋葬著歷史上最具毀滅性的一次轟炸襲擊的受害者,當時盟國334架轟炸機焚毀了日本首都近16平方英里(1英里約為1.61公里)的區域,造成逾10萬人死亡,其中一個公園埋葬著高木敏子母親和兩個妹妹的尸骨,但這位82歲的作家不知道是哪一個。
在那次轟炸之前,高木父親的工廠受命生產諸如注射器等醫療設備,她的兩個哥哥分別在16歲和17歲時參軍。
高木說:“我當時太年輕,難以真正理解周圍正在發生的事情,但我媽媽從一開始就說日本會輸掉這場戰爭。”
當年3月11日上午,高木最早從經過審查的零星廣播報道中獲悉這一災難,在她祈禱家人能躲過一劫時,父親來到她寄宿的家庭,告知了這一消息:他找不到她的母親和妹妹。
“所有一切都徹底消失了,”高木說,“我們的目光可以穿過這座城市看到上野,什么都沒有了。”
高木決意搶救家人的一些遺物,開始在自己家廢墟上不停地挖,直到挖到父親在戰爭爆發前制作的一只玻璃兔,雖然玻璃兔已在大火中熔化變形。
鄰居告訴高木和她的父親,附近的墨田河被東京居民的血染紅了5天,由于受害者被燒得面目全非,軍隊只是把尸體放到卡車上,然后埋葬在集體墳墓中。
不過,這場戰爭并未結束,高木的父親受命前往位于日本北海岸的新潟,開設一家新工廠制造醫療用品,當高木站在父親身旁等候火車帶他們前往新潟時,美國戰機掃射了火車站,父親當場身亡。
10天后,日本宣布投降,幸運的是,高木的兩個哥哥均挺過了這場戰爭,他們在1945年晚些時候團聚。
高木敘述她兒時經歷的書于1977年出版,她在書中呼吁反對任何戰爭,書名為《玻璃兔》。
她說:“我希望全世界了解東京這里曾發生過什么,我還想讓人們知道,當一個國家擁有差勁的領導人時,許多人將會死去。今天,這一點與70年前一樣確切無疑。”
德國《世界報》網站3月10日發表題目為《留下來,否則你會被燒死》的文章稱,二瓶春吉說:“我恨我們院子里的防空洞。”小型掩體讓人難以站直,一些鄰居已經躲到那里,他們相互推擠,外面的喧囂聲和叫喊聲越來越大,她的父親突然闖了進來,將時年8歲的她拉了出去,一位鄰居對他們說:“留下,否則你們會被燒死。”
1945年3月9日夜至10日凌晨,一支美國空軍轟炸機大隊抵達東京,美國希望通過這種新型地毯式轟炸戰略來摧毀日本人的斗志,對于日本人來說,太平洋戰爭長時間只在人口稀少的偏遠小島進行——現在戰爭直接來到日本首都,當美國飛機數小時后再次離開東京灣時,它們書寫了歷史:那是歷史上運用常規武器實施的最嚴重轟炸。
在長達數十年的討論后,東京至今沒有為當時的10萬多名犧牲者豎立紀念碑,這段戰爭歷史讓日本感到很為難,經歷過戰爭的人往往不想再談論這段可怕的經歷,現任首相安倍晉三等沒有經歷過二戰的人卻頌揚這段軍事強大的日本占統治地位的時期,安倍炫耀武力頻頻引發與中國和韓國的沖突,這兩個鄰國數十年來要求日本為戰爭罪行誠懇道歉。
像78歲的二瓶春吉這樣經歷過二戰的人無法理解安倍這樣的年輕政治家,她無法理解,為什么二戰后出生的政治家想背離戰后憲法給日本留下的和平主義烙印。
二瓶春吉說,直到今天,戰爭歲月記憶一直縈繞在她的心頭,她奇跡般地在那場煉獄之火中活了下來。
雖然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人們一直在討論建立東京轟炸紀念館,但卻沒能就展覽理念達成一致,當民族主義分子石原慎太郎1999年當上東京都知事后,建立紀念館的計劃流產了,他反對專家和民眾希望展示日本戰爭責任的理念。
安倍通過“重新解釋”戰后和平憲法使得日本現在往危機地區輸送武器和士兵成為可能,但二瓶春吉卻在做相反的事情,她想要和平,她說,像安倍這樣的戰后出生者不知道戰爭真正意味著什么,“年輕人只從電腦游戲中了解戰爭,”她說,“我們必須告訴他們,戰爭是多么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