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武士切腹的步驟
日本武士切腹的步驟是怎樣的?日本武士切腹自盡的方法有哪些?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日本武士切腹的步驟,希望能夠解答您的疑問。
日本武士切腹的步驟:
切腹的時候,首先要準備一把肋差,實在搞不到的話,匕首也湊合,絕對不推薦使用菜刀或水果刀,工具要磨快和擦凈(不怕破傷風的話,您就試用一把生銹的鈍刀看看),如果不是情勢緊急,最好采用坐姿,身下墊上整潔的布毯或毛毯。
當然,剖腹是一種非常藝術化和有益于心(絕對不利于身)的運動,其中有許多訣需要掌握。
一、日本切腹的種類
對于日本武士切腹自盡的種類,主要包括:
1、戰爭失敗(如淺井久政)
2、引責:對過失承擔責任
3、犧牲:以自己的犧牲來拯救部下或同僚生命(如清水宗治)
4、諫死:為了勸諫主君(如平手政秀)
5、名譽:為保住自己的臉面殉死
6、先腹:比主君先行踏上死途
7、追腹:義腹 為了盡士道義理
8、論腹:為了樹立名聲
9、商腹:為了給家族和子孫帶來恩惠
10、詰腹 無念腹:痛飲悔恨之淚的剖腹
11、憤腹:憤慨于無實之罪的剖腹
12、刑死:武士專用的刑罰(如瀧善三郎)
二、武士切腹的準備工作
首先,作為一名武士,為了表現自己的英勇氣概,剖腹的時候不能閉上眼睛。
其次,解開衣襟,露出您的肚腹,身體傾倒的方向應該是正前方,而摔個仰八叉是很沒有面子的事情,因此整個過程中,膝蓋要并攏,不可分開,身體要略微前傾,并且為了保證向前伏倒,如果袖子夠長的話,可以壓在雙腿底下。
肋差上最好裹以吸水性強的白紙,以免鮮血狂標,搞臟了地面,刺入側腹不能太淺,否則您會更加痛苦而不得就死(據說在沒有介錯的情況下,如果剖腹不得法,要長達七十二小時才會斷氣,而不是通常短暫輕松的六個小時),一定要讓刀尖碰觸到腸子,當然也不能刺入太深,否則您會因手軟而無力拉動。
三、切腹的方式
首先,先決定是采用何種切腹方式,一字形腹,是用右手執肋差(書上是這么寫的,不知道左撇子怎么辦)深刺入左側肋骨下,然后刀刃稍微上翻,一字狀橫拉到右側腹;所謂二字形和三字形腹,則是在一字形腹的傷口上方或下方,再拉一刀或兩刀;這三種是比較輕松的方法。
然后為各位介紹最為霸氣逼人的十字形腹,先把肚子一字形剖開,然后不要拔出肋差,直接將其抽回到靠近臍部處,向臍下豁開,再從臍下向咽喉方向上劃,這是非常優雅而英勇的方法,如果您想要剖腹后拉出腸子擲向某人的話,建議采用這一方式。
當然啦,使用何種工具和采取何種方式,都是個人的自由,您也大可使用骯臟生銹的切菜刀,用千字甚至萬字(注意,是繁體萬字)形狂拉肚子,然后找個三百刀也砍不斷您脖子的超級無能介錯,嘗試一下這種離經叛道的快感。
四、有介錯人幫助的切腹儀式
接下來,我們就來談談介錯的問題,其實介錯是非必要的,您在剖完肚子以后如果還有余力,大可自己拔出肋差,直刺心臟(刺咽喉類似婦人所為,不推薦),如果您怕到時力氣不夠而需要介錯的話,建議找劍術高手來擔當,介錯必須在您前傾的一瞬間出刀,從后切斷您的頭頸(必須留一片頸皮牽連,以免腦袋骨碌碌滾遠不好撿)。
一般附有介錯人幫助的切腹儀式過程如下:
剖腹自殺者穿著莊重服裝,用來剖腹的刀或劍放在他正前方,刀可能用特別的布料墊著,武士會作死亡的心理準備,例如寫作稱為辭世之句的詩歌,待他和身旁的介錯人助手準備好,剖腹者會揭開身穿的和服,拿起刀劍,捅進自己腹部。
剖腹者首先從左至右的切割,然后作稍微向上的第二刀,讓其腸臟溢出,切出第二刀之時,介錯人進行抱首,即揮刀向剖腹者的脖子斬下,但不完全斬斷,讓頭和脖子仍有一絲牽連,由于這一刀要非常精確,介錯人一般是劍術高手,剖腹者會和介錯人預先同意何時徹底完成斬首。
也有一些切腹者會以扇子或木刀來代替切腹用的小刀,作為形式上的切腹,實際上是由介錯人下刀殺死切腹者,此種切腹方式被稱為扇子切,介錯人一般是剖腹自殺者的親友,武士如果戰敗但輸得光榮,對手可能會為了向其勇氣致敬,而自愿擔當介錯人。
五、被動切腹
切腹分為被動和自動兩種,凡觸犯政府當局被處分的,即屬被動,這種處分也僅限于士族以上的人,才有資格賜予切腹,普通人還輪不到這樣的死法。
據說,執刑時儀式異常隆重,切腹者照例獨處密室,不必在廣場上示眾,算是保持了武士的尊嚴,在密室地上先鋪好席子和厚棉被,上面再撒滿細砂,用以吸收血穢,密室的三面圍上布幕,四角點上白燈籠,及許多白蠟燭,切腹者事先梳沐浴,吃過豐盛的晚餐,換上淺黃色的禮服,踏上鋪有細砂的被褥上,先向留守官鞠躬致謝,等飲完一杯鹽水,就從容不迫,拿起切腹刀自己動手切腹了。
被動的切腹,多數身旁有“介錯人”在,這“介錯人”手執大刀,等切腹者在肚子上橫切一刀后,立刻手起刀落,將切腹者的頭部砍下,這樣可以減少切腹者不少的痛苦,而切腹者對于自己的刀法亦得講究,深入有一定的分寸,絕對不容許五腸流出腹外,如果做不到,就被稱為“遺憾腹”,有失武士的風度了。
六、自動切腹
自動切腹的動機較復雜,除了為主報仇,切腹而死外,有引咎切腹的;有尸諫切腹的;有戰敗不屈切腹的,有有志不遂、生不如死而切腹的等等。
凡自動切腹的,就沒有“介錯人”在旁幫忙了,切腹者多數采用下列幾種方式:
1、用力在腹部自左至右,橫切一刀;再從下至上,直切一刀,成為十字形,達到心臟為度。
2、腹部橫切一刀,立即回刀割斷自己的咽喉。
3、腹部橫切一刀后,立即用刀向心窩刺入,再用力向下拉,成十字形。
切腹者明知這樣死法肉體上很痛苦,但必須始終忍住痛苦不出一聲,積極達到目的。
臨死時要保持清楚明晰的意志,并按照儀式一一來做,其步驟是:
1、要使尸體不傾斜,只許向前俯伏,如仰面朝天,便算失儀。
2、腹上刀痕不許皺折。
3、雙膝須合攏,如松開了,就表示不夠修養。
4、對于自殺用的武器也得安置妥當,不能任其散亂,看來切腹者不但死志堅強,固執禮儀,并能超脫生死的觀念,實在當得起“硬漢”的稱呼。
另外,據知:江戶時代高級武士被賜切腹的,一般不一定要真的開膛,往往切腹人手剛剛拿起脅差,介錯便咔嚓一刀砍下斷其首級,被稱為:“擬腹”。
古代日本武士之間的美少年之戀很流行,伴侶切腹殉情被認為是勇敢而浪漫的歸宿。
相關資料介紹:
日本人“切腹”自殺是出了名的,幾乎是民族性的一種表現。現在依然愛自殺,但通常都采用上吊、投水、跳樓等方法,而且悄悄地實施。至于“切腹”,現實中人們記得起來的,大概只有那個三島由紀夫。
切腹,據說始于一千二百年前的奈良時代,公元 715年以前成書的《播磨國風土記》中已見記載,在武士道時興的鐮倉時代流行開來。切腹有各類,如,為主公殉身的“追腹”,為職責或義理引咎的“詰腹”。江戶時代以后,切腹形式化,實行時有人在一旁幫忙砍頭,即“介錯”。人心不古,也常有短刀挨著肚皮之前“介錯人”就先從背后砍了腦袋。始自中世,切腹也用于處刑。自己了斷,是相當給面子的死法。這種刑罰在 1873年被廢止。關于切腹,三島由紀夫曾這樣答美國記者問:我不相信西洋人的誠心。為什么?因為看不見。過去日本人相信誠心在肚子里,所以必須披瀝時撕開肚皮給人看。這又是顯示武士意志的行為。切自己的肚子是最苦的行為,敢那樣做就顯示出武士的勇氣。切腹是日本獨特的東西,是外國人學不來的行為。 [1]
永祚元年(西元989年),權傾一世的藤原家突然出現了一個惡棍。此人名叫藤原義,他白天過著優雅的貴族生活,夜里卻搖身一變成為無惡不做的大盜,騷擾京都的大街小巷。他武功高強,詭計多端。京都的捕快用了好久的時間才摸清他的真實面目。這天晚上,藤原義作惡歸來。在自家院外巡視一番,見無異況,閃身越墻而入。他不知道,不遠處的三個武士終于確定了他的身份。
后半夜,官兵包圍了藤原義的住宅。令他們驚愕的是,藤原家燈火通明,院宅大開,官兵狐疑的涌入。只見藤原義坦胸露腹,盤坐于堂上,膝上橫著一柄雪亮的大刀,正悠閑的吹著一只蕭。蕭聲凄涼,但無人知道是什么曲子。官兵們圍在堂下,但沒有任何人敢貿然上前捉拿。
一曲吹罷,堂上堂下一片靜寂。藤原義舉起大刀,只不過他的刀尖是指向自己的。官兵們屏息注視,不知道他要做些什么。
藤原義把刀用力的插入腹部,將腹部一字切開,然后用刀尖挑出內臟扔向官兵,倒地而死。官兵們嚇的無人敢上前一步。
藤原義當時設計的這一死亡方式,可能僅僅是為了追求死的駭異而已。但他萬萬沒有料到的是,這種切腹自殺,在他死后幾百年,居然成武士道最崇高的典范,從而成為每個武士的必修科目,也就是說,每個武士都期待著某一天可以切腹自殺。藤原義本人也成為武士道中第一個確有其人的切腹武士。
剖腹的開始盛行,是在鐮倉幕府以后,因丟失陣地而引咎剖腹,或恥于被擒而陣前剖腹,占了絕大多數,一直持續到戰國時代。江戶開幕以后,社會統治相對平穩,因殉死而剖腹,和作為刑罰的“詰腹”,逐漸占了主流。雖然幕府嚴令禁止殉死,但是根本無法阻止這一歷史性的趨勢。
至于為什么選擇剖腹作為武士最崇高的死亡方式,現在普遍認為,古代許多的國家和民族,均主張人的靈魂是宿于肚腹中的;因此,武士便在有必要將自己的靈魂向外展示的時候,采取剖腹以示眾人的方法和儀式。根據相關歷史記載為保儀態,女性剖腹會綁起雙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