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天皇歷史記載
神武天皇(日文:じんむてんのう 約前711年—約前585年)日本神話中第一位日本天皇,也是日本國父。傳說神武天皇為天照大神后裔,由他建立最早的大和王權,是日本開國之祖與天皇之濫觴。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神武天皇歷史記載,希望對你有用!
神武天皇圖片
神武天皇歷史記載
根據《古事記》與《日本書紀》(簡稱“記紀”)記載,天照大神之孫瓊瓊杵尊下凡于九洲日向的高千穗山峰,與木花開耶姬生了火降芹命、火明命和彥火火出見尊。其中彥火火出見尊娶海神之女豐玉姬,生了鸕鶿草葺不合命,然后鸕鶿草葺不合命又與玉依姬命生了五瀨命、稻冰命、御毛沼命、若御毛沼命,其中若御毛沼命即日后的神日本磐余彥。
圣德太子曾借道教辛酉年之說,編排了“皇紀”。推古九年正好是辛酉年,也是圣德太子在斑鳩宮推行改革的年份。辛酉年每60年出現一次,亦稱一輪。按道皇居二重橋教的說法,每一輪辛酉年是發生變革之年。而第21輪的辛酉年則是發生徹底的大變革之年。于是,圣德太子以推古九年(601年)為起點再往上推第21輪的辛酉年為日本建國之年。規定該年的陰歷一月一日為神武天皇登極之日(陽歷為2月21日)。按照這種推算法,公元1990年是皇紀2649年。
謚號:和式為神日本盤余彥尊、漢式為神武天皇。
皇居:畝傍山橿原宮
別名:神倭伊波禮琵古命、神日本盤余彥尊、始馭天下之天皇、若御毛沼命、狹野尊、彥火火出見
父:彥波瀲武鸕鶿草葺不合尊
母:玉依姫命
兄:五瀨命、稻冰命、御毛沼命(東征中均戰死)
妻:太子妃吾平津媛(元配正室。生手研耳命、一子。居日向國)
皇后媛蹈鞴五十鈴媛命(三輪大物主神事代主命長女,玉櫛姬所生。神武天皇即位后欲立正妃,因其貌美而立為皇后。綏靖天皇即位后尊為皇太后)
子:彥八井耳命、神八井耳命、綏靖天皇(均為皇后媛蹈鞴五十鈴媛命所生)、
一子(太子妃吾平津媛所生)、
手研耳命(古事記中稱作當藝志美美命。太子妃吾平津媛所生,曾隨父東征,在其父死后通過娶后母皇后媛蹈鞴五十鈴媛命為妻而謀取皇位,被綏靖天皇所殺)
神武天皇生平事跡
神武東征
根據記載,神武十五歲立為太子,并娶吾平津媛為妻。四十五歲時與諸皇子商討東征之事,該年(甲寅年)十月即橫渡瀨戶內海,意圖征服東土。歷經半年的旅程,途中經筑紫、安藝、吉備等地,終于河內國登岸。
這時大和國的土豪長隨彥因恐懼皇子入侵,遂于孔舍衛阪率兵迎戰。激烈的戰事中,磐余彥尊會神領悟到身為日神之后裔不應向日征討,于是向后撤軍,改由紀伊繞道進軍,途中,五瀨命于前次戰役中箭受傷,不久傷重身亡。之后在海上遇到暴風雨,稻冰命和御毛沼命以身殉海以求平安,僅剩磐余彥尊一人繼續前進。最后,他在熊野的荒阪津登陸,卻因誤殺鄰近居民而遭神懲罰,全軍中毒而不得前進,幸賴武甕雷神賜布都御魂劍始能行軍。之后又在前往中洲的山中迷路,幸賴八咫烏指引,方抵達目的地。
建立大和政權
再度進軍大和的路途上,磐余彥依靠椎根津彥等重臣之力,先后收了大伴氏之祖日臣命等人為臣,并擊破吉野首部之祖井光、八十梟帥、縣主之祖兄磯城等勢力。終于,在撤兵半年后,再度遭遇到長隨彥。交戰之初,磐余彥尊連戰卻無法取勝,可戰到一半突然天色大變,隨之于磐余彥尊弓上停著一金烏。由于金烏的光芒刺眼,長隨彥軍無法張眼迎戰敵人,于是磐余彥尊軍大勝。為報殺兄之仇,獲勝的磐余彥尊軍窮追猛打,不放過任何打擊敵軍的機會,因此逼的長隨彥與磐余彥會面,并說出不投降的真相:原來其妹婿饒速日命也是天之孫,而天孫不該為兩種,故其懷疑磐余彥尊的神性。
但和饒速日命見面之后,透過信物的交換,兩人皆彼此認定對方為天神之孫,但饒速日命怪長隨彥之兇殘不改,將其殺死,并追隨磐余彥。至此,磐余彥正式定居于大和。可此時大和四周仍由稱為土蜘蛛的土著勢力把持。經過六年的東征西討,方平定各方勢力,始建立起大和朝廷。
辛酉年正月,磐余彥尊即位于橿原宮,并因原妻吾平津媛留在日尚,又娶三輪大物主神之女媛蹈鞴五十鈴媛命納為妻,隔年對追隨者一一論功行賞。即位第三十一年巡幸天下,第四十二年立皇太子,在位七十六年后駕崩,隔年秋天葬于畝傍山東北陵(《古事記》說葬在畝傍山詹北白禱尾)
神武天皇歷史研究
由于時間久遠,加上大量神話的色彩,就如中國的三皇五帝一般,我們難以斷定世上是否真的存在過神武天皇這號人物。因此如何解讀“記紀”兩書關于這位開國天皇的描述便成為解答這號人物的關鍵。神武即位的“辛酉年”,在中國史書上即有“辛酉革命”的讖緯之說,因此即位時間很可能是后人逆推出來的,可信度不高。“神日本磐余彥尊“為和式的謚號,”神武“則是漢式的謚號,和謚為故有謚號,漢謚則為后世所追贈。至少古事記纂成之時,尚未出現漢風謚號。據釋日本紀,神武帝以下古代天皇之謚號,為漢學者淡海三船所定。然不知此說之立論證據從何而來。此外,“若御毛沼命”這名字又帶有五榖神的意義,而橿原乃至大和一帶自古便是重要的谷倉,且此處關于盤余彥的傳說也十分之多。很有可能這些故事和在一起,便構成神武這傳奇性的開國天皇。 另外,衛挺生“神武天皇開國考”指出神武天皇就是秦朝時被秦始皇派遣尋找長生不老藥的方士徐福,他和數千個童男女隨從在到達日本之后一去不返,徐福更成為后來的神武天皇(日本現有的徐福墓是即附會此一說法而立)。但這種說法無論在時間點上,考古學上都站不住腳,并不為研究者所接受。
神武以后
根據《古事記》與《日本書紀》,有八代帝王,而無事跡。據日本學者水野佑的研究,這八代帝王根本無其人,名字是虛構的。這當然可能。那是因為把神武的存在提前了四百年,當然產生了很長的空隙,為填這四百年的空檔,至少需要八代以上的君主,當然只能是有名而無事跡的闕史時代了。由于把神武提前了四世紀,日本的古代史的真偽更難確定。真實可考的史實,要從仁德天皇開始了。
歷史評價
在考古研究中,結合出土文物與“欠史八代”,又提出神武即是崇神天皇的訛傳,其與后來的八代天皇不過是皇室為拉長存在歷史而創造出來的產物之說。在證明這九代天皇存在之前,這種說法不失為一種看來合理的說法。當然,如果不考究故事有多少可信度,我們可以將東征的故事看成大和政權由九州向東推至大和的過程縮影。 明治之后,由于皇權大興,對神武事跡的時間考證也逐漸熱絡:那柯通世提出以前660年為開國之年的說法,之后而衍伸出紀元節這種假想的開國之日。此外,1889年日本政府在據說他建國地的奈良縣橿原市重建橿原神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