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和時代的戰爭責任
日本昭和天皇在位期間使用的年號,時間為1926年12月25日—1989年1月7日。昭和年號取自《尚書》中的"百姓昭明,協和萬邦"一句。昭和時期是日本年號中所用時間最長的,合共64年;但由于開始時是年底、終結時是年初,所以若嚴格計算,則為62年又2周。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昭和時代的戰爭責任,希望對你有用!
昭和時代裕仁老狗圖片
昭和時代統治時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統治
1937年中日戰爭開始,日本很快吞并了大部分東亞地區,使其加入"共榮圈"。裕仁被指責同意導致這場戰爭的對外政策,并批準東條英機與納粹德國的希特勒、意大利的墨索里尼結成法西斯主義軸心國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亞洲戰場的戰爭,侵略中國等國家。有些人認為,在政府決定加入戰爭這件事上,裕仁作了正式的批示。根據他對憲法的理解,他有義務支持內閣通過的政策。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然襲擊美國珍珠港海軍基地,致使美國及其盟國加入對日本的戰爭。1945年8月美國向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后,裕仁被要求參加戰時最高國務會議的特別會議,以考慮和討論美國及其盟國提出的投降條件,他和當時的首相鈴木貫太郎主張日本投降。由于委員會中的政治和軍事成員就是否投降無法達成一致意見,首相要求天皇做出最后的決定。裕仁同意投降接受波茨坦公告;其中"無條件投降"暗含一個條件:即不廢除天皇。8月15日,裕仁通過無缐電廣播史無前例地向日本民眾解釋了投降的原因。此段廣播被稱為玉音放送,使用大量漢語文言的《終戰詔書》使很多日本平民無法具體理解廣播的內容。
1946年以后的統治
戰后,包括蘇聯在內的國家要求廢除天皇,但是美國為防共產主義在亞洲散布,故需要在亞洲建立一個非共產的經濟強國,如果沒有天皇,日本國內社會必然動蕩,因為之前日本長期推行神話天皇、效忠天皇的教育,天皇已經成為多數日本人心中的精神支柱。所以因美國策略上需要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和其他官員共同表示裕仁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并不負主要責任。這一觀點得到了日本人民的極大歡迎。
1946年元旦,昭和天皇發布人間宣言,否定天皇的神圣地位,承認自己與平民百姓一樣也是人,并不是神。 美國占領日本后,最高負責人道格拉斯·麥克阿瑟是實際上掌控有日本統治權的人。在他的干預下,1947年通過新的日本國憲法,使天皇這一最高統治者的位置變為了一個國家的象征,而提出最高統治權歸人民所有,真正實行立憲民主。
昭和天皇的晚年:會晤美國總統羅納德·里根為了與憲法的變化相一致,戰后裕仁把自己打扮為一位民主的君主:與平民會面,允許皇族成員被拍照。他還訪問過災區,視察日本的戰后建設。他的皇位繼承人明仁親王也打破了傳統,和一位普通女性結婚而不是貴族家庭成員。1971年裕仁訪問西歐,1975年訪問美國,這是第一次以天皇的身份訪問外國。
昭和的戰爭責任
裕仁天皇在位的62年是有史以來日本天皇統治最長的時期,也是一段經歷了幾大動亂和變化的時期。
對于昭和天皇的爭議很多,有人認為他是日本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罪魁禍首,也有人認為他只是軍部的傀儡,并無實權。但是無可否認的是,他對軍部的日益壯大視至不見,而且他是有權力去制裁不聽指示的軍人的,但他并沒有去做,而是樂觀其成。
裕仁有一句名言:"問題不在我們干了什么,而在于全世界對我們所干的事情有什么反應",表示他最顧及的是自己的名聲和責任。
日本投降后,蘇聯、中國、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都將裕仁列為日本頭號戰犯。英國首相艾德禮、蘇聯統帥斯大林分別致電麥克阿瑟,要求嚴懲戰爭罪犯裕仁天皇,建議經公審后絞死。
麥克阿瑟考慮到為了在遠東扶植與蘇聯進行冷戰的盟友,一個因審判處決天皇而陷入混亂的日本不利于美國的利益,因此麥克阿瑟本人支持放棄追究天皇的戰爭責任,就此給當時的美國總統杜魯門急電報告:日本國民……對日本天皇崇敬備至,已達百余年之久。在太平洋戰爭中,少數軍國主義分子曾以此作為煽動民族主義的狂熱手段,號召為天皇而自我犧牲。
而戰后日本國民對裕仁天皇的崇拜有增無減,視如國神。我認為,如果對裕仁天皇公審處決,必將使全日本國民信仰的支柱徹底崩潰,甚至在日本全國引起反對盟國的瘋狂騷亂和暴動。處決裕仁為日本舉國所不容,我們重建和改造日本的前途則不堪設想,結果可能是歷史的悲劇。
因而,我本人作為盟國駐日本國的全權代表,出于對日本國未來命運的考慮,決定對裕仁天皇免予戰爭責任的起訴。
如果盟國決定逮捕和作為戰犯處決天皇,那么駐日盟軍統帥部將需要增援100萬作戰部隊……
華盛頓很快回電同意麥克阿瑟的意見,于是麥克阿瑟頒布了盟軍總司令部第一號令:出于對日本前途和國民信仰的考慮,盟國決定對日本天皇裕仁不予追究發動戰爭的責任,不予起訴和逮捕。今后裕仁的人身地位和人身自由,應與其他日本國民同樣受到憲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