鐮倉時代的歷史綜述
鐮倉時代(鐮倉時代、かまくらじだい,1185年-1333年),是日本歷史中以鐮倉為全國政治中心的武家政權時代。始于1185年(文治元年)鐮倉幕府成立,終于1333年幕府滅亡,經歷149年。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鐮倉時代的頭盔,希望對你有用!
鐮倉時代的頭盔圖片
鐮倉時代的歷史綜述
鐮倉時代是以鐮倉為全國政治中心的武家政權時代。始于1185年(文治元年)鐮倉幕府成立,終于1333年(正慶二年,元弘三年)幕府滅亡,歷經149年。關于鐮倉幕府建立期,有諸說:一是永壽二年說,即指1183年源賴朝取得東海道、東山道行政權;二是元歷元年說,即1184年賴朝在鐮倉設置公文所(主掌行政)和問注所(主掌司法)和侍所(主掌軍事警察)等行政機關;三是文治元年說,即1185年賴朝在全國各地設守護、地頭,掌握地方軍、政權;四是建久三年說,指賴朝于1192年就任征夷大。
日本從此誕生了武士政權,由此產生了武家政治和公家(指朝廷公卿、貴族)政治的對立。13世紀后期,幕府的武士統治開始面臨困難,鐮倉幕府逐漸走上滅亡的道路。
源賴朝在打敗平氏以后,在后白河天皇(時為法皇)的挑撥下,與他的弟弟源義經交惡,后來義經轉投奧州藤原氏,賴朝迫奧州藤原氏殺死義經,但義經死后兩月,奧州藤原氏被鐮倉幕府所滅。
源賴朝結束后,幕府的政權開始被他的妻子北條政子與外父北條時政掌握,北條政子又稱為尼。北條氏借執權一職架空的權力,甚至在第三代死去以后,從京都迎接貴族藤原氏甚至皇子出任。此后,幕府的政權被北條氏所世襲的執權所領導。
在北條氏在位的時候,元世祖忽必烈曾兩次侵日未果。
后期,幕府的統治日漸衰敗,無法維持,終于后醍醐天皇舉兵,然后被討伐大將、上野國大族足利尊氏的倒戈而滅亡。(《日本漢文史籍叢刊》)
鐮倉時代的政治
鐮倉時代是以鐮倉為全國政治中心的武家政權時代。
幕府最初實行獨裁統治,三代以后權力轉歸北條氏之手。承久之亂后,北條氏的合議制執權政治達于全盛。1232年(貞永元年),北條泰時制訂法典《御成敗式目》(《貞永式目》)。該法典最初僅適用于武家內部,后來適用于全國。鐮倉政權(幕府)與京都政權(朝廷)并存,實行二元統治。幕府通過守護、地頭掌握全國軍、警權;朝廷(院)通過國司掌握全國一般行政權。起初勢均力敵。承久之亂后朝廷被置于幕府經常嚴密監視之下,院政有名無實,二元統治實質走向一元化。
1274年(文永十一年)、1281年(弘安四年)在幕府執權北條時宗的領導下取得兩次反元侵略戰爭的勝利,而戰后受貨幣經濟影響,無法恩賞抗元官兵,導致御家人的貧困與御家人制度的解體。北條氏實行一族獨裁,加深御家人和非御家人武士的反感。地方武士和農民的聯合武裝團體到處進行反幕活動。幕府由盛轉衰。后醍醐天皇乘機發動正中之變與元弘之變。倒幕號召得到各地武士響應。1333年5月新田義貞攻陷鐮倉,幕府滅亡。
鐮倉時代被認為是日本封建時代的開始階段,也有人認為它是日本封建制度從貴族領主制形態向武士領主制形態演變的第一階段。
鐮倉時代的經濟
古代莊園制
鐮倉時代初期,仍舊延續了平安時代的古代莊園制。一個莊園由數個"名田"組成,名主從莊園領主處獲得名田的私有權,進行自主經營。名主向莊園領主交納租稅,農民向名主交納"加地子"。這種體制稱為"名田經營"。
鐮倉中期后,開始有了顯著變化。莊園內的大名主、土豪,成為了幕府的地頭。他們倚仗幕府的勢力,居住在莊園內,代表莊園領主管理莊園。莊園領主把莊園的一切經營全部托于地頭,地頭每年向領主繳納一定的年貢和租稅,這種形式稱為"地頭請所"。由于莊園領主們經常會為了"請所"而產生激烈紛爭,因此鐮倉中期以后,又出現了另一種稱為"下地中分"的經營方式,即把莊園耕地和莊內農民分為"地頭分"和"領家分",地頭斷絕與領家的一切關系,完全獨立于領家。通過" 地頭清所"和"下地中分"這兩種方式,地頭逐漸轉化為在地領主。這種轉化,是建立在對農民的支配和管理的基礎上的。
總之,鐮倉時代的莊園比之古代的貴族領主制,更符合時代的潮流,也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了莊園制度,成為鐮倉幕府的經濟基礎。
農業、商業和手工業的發展
在鐮倉時代,農業、商業和手工業都有明顯的發展。
農業。鐮倉時代,農業成為了各種產業的中心。關東和九州的邊境地帶,進行了大規模的新田開墾。當時的農民已經掌握了揚谷、脫殼的技術,水稻已有了早稻、晚稻和中稻等幾個品種。鐮倉中期后,生產力發達的地區已經普遍施行了"二毛作",即每年種兩茬莊稼,并大量施用草木灰、人糞尿等肥料,用水車灌溉。在各地的大莊園內,開始用牛、馬來耕地及搬運。
商業。農業的發展,提高了生產力,也帶動了商業的發達。平安末期出現的定期市,到了鐮倉時代已經非常普遍。社寺、政所的附近,都是定期市的主要地點。市民和商人開始通過貨幣進行商品交換。奈良、平安時代曾經發行過"皇朝錢",隨著律令制度的衰微被廢止。到了12世紀中葉,出現了大量宋朝的銅錢,大都是通過與宋朝的貿易輸入日本的。隨著商品交換的發展,在經濟發達的京都、奈良等地區,除了定期市外,還出現了很多固定集市和小賣店,商人和手工業者聚集于此。他們還結成"座",希望得到莊園地頭的庇護,以保證他們在商業上的利益。同時,一種被稱為"問丸"的行業也在河流、港口出現。他們主要是從事中介業務,用"為替"代替錢,替邊遠城市運輸和販賣貨物。"問丸"已經脫離了與莊園主的隸屬關系,成為了獨立的貨物中介業者和運輸業者。
手工業。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手工業技術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莊園已普遍栽培桑、麻等作物,農民們掌握了紡布織絹的技術。阿波絹、美濃八丈等各種地方特產,在市場上都非常受歡迎。在鐮倉時代,紙張除了書寫,還要用來黏糊拉門,需要量很大。還有檀木制的"檀紙"、雁皮制的"鳥子"都流行一時,極受武士階層的喜愛.
鐮倉時代的手工業,已經從農業中分化出來,成為獨立的職業。手工業者自己生產商品,拿到市場上交換生活必需品。他們也結成"座",從屬于莊園領主,并直接參與工商業者的經濟活動,為室町時代手工業者向商人的轉化作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