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妖怪的歷史起源
日本民間有著大量關于妖怪的傳說,這大概與身處島國的日本人在心理上有種神秘主義傾向有關。喜歡較真兒的日本人把妖怪分門別類,著成《日本妖怪物語》、《日本妖怪大全》等圖書,還配有精美插圖,在圖書館中舉目可見。下面小編給大家講下日本妖怪的歷史起源。
日本妖怪起源介紹
日本民俗學的奠基者柳田國男認為,日本妖怪最大特征就在于它具有兩面性,善惡可以互相轉換。比如怨魂,如好好供奉,也可以成為保護神。而西方的妖怪則善惡分明。所以在西方人眼中,日本的妖怪總是充滿神秘感。而近年來,日本表現出的妖怪形象,要么是借助現代高科技制造出恐怖效果,要么是以可愛的精靈形象討人喜歡,可以說走向了相離的兩個極端。
由于日本文化廣泛的受漢文化影響,所以70%的妖怪來自中國,20%來自印度,10%才是日本本土妖怪。比如天狗原是來自中國《山海經》中的犬怪。傳到日本后,漸漸和佛教中的天魔、道教中的山神等結合起來,融合成為現代的形象。而春分時“撒豆驅鬼”的習俗,則起源于中國古代的追儺儀式。
日語里有很多和妖怪有關的俗語,這些俗語影響著日本人的日常生活。比方傳說中河童愛吃黃瓜,所以海苔卷黃瓜這道菜就叫做“河童卷”;特別厲害的惡媳婦兒,叫做“鬼嫁”;說人生了個天狗鼻子,那是在批評人家驕傲自滿;如果說“鬼生霍亂”,是指英雄也怕病來磨。
一向以認真刻板著稱的日本人,已經將妖怪作為一門專門的學問去研究。號稱“妖怪博士”的小松和彥教授帶領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的人員收集了1.6萬條有關各種妖怪的傳聞,耗時六年,并制成了一個龐大的數據庫以供研究。現在,“妖怪學”已經作為日本文化人類學的一個分支正式確立,并在眾多高校展開授課,不光日本學生,外國學生也聽得津津有味呢。
日本妖怪:飛頭蠻
見載于《百鬼夜行》,其實是人,可是由于被妖怪附身,頭在睡覺時會飛離身體,到處嚇人為樂,而附身的妖怪名叫“梟號”,是一種鳥的靈魂,一般會附在喜歡殺虜鳥獸、吃鳥獸的人身上,被他附身的人在7天內會變成枯骨,這也是報應吧!
飛頭蠻 (Hitouban),也就是傳說中的長頸妖怪,或是「轆轤首」ろくろくび(rokurokubi),最早起源于干寶的《搜神記》,這是中國晉代著名的奇譚異聞錄,其中提到的「落頭氏」就是長頸妖怪。平時它看起來和普通人沒什么兩樣,可是一到了夜里,等到眾人都睡著了,妖怪的脖子開始伸長,甚至比長頸鹿的脖子還要長,然后頭部從脖子的地方徹底和身體分離,曾有人親眼看見身體還蓋著棉被,好端端地睡在床上的人,她的頭卻連著脖子,一溜煙從窗外飛走了,直到雞鳴時分才回到原來的身體,這時候頭部和身體會重新結合在一起,醒來后就像正常人一樣行動。本人往往不記得前一個晚上看到了什么,或做過了什么事?長頸妖怪在化身成人形的時候,有些人并不知道自己就是長頸妖怪,所以是在無意識的狀態下受到驅使,長頸妖怪在飛行的時候,會吃蟲子,以耳朵代替翅膀。
日本妖怪:骨女
生時被人侮辱、欺負、蹂躪的女子,憤恨而死后,化為厲鬼向人索命,因為只剩下一堆骨頭,所以會用人皮偽裝自己,在中國叫畫皮鬼(出自《聊齋志異》)它所報復的對象多為男性,而且多是些品性不良者,在《百鬼夜行》中有比較詳細的記載,所以日本民俗學家一般都會用它來做研究對象。
日本妖怪:溺之女
深山溫泉旅店經常出沒的妖怪,如果看見浴池里泡著個美女,千萬不要貿然靠近,也許她站起來,你就會發現她浸在水中的部分全是骸骨。
日本妖怪:煙煙羅
煙火的妖怪會讓人視線不清源於人類對煙火的恐懼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