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破厚葬的原文疑點
管仲(約前723或前716—前645):姬姓,管氏,名夷吾,謚曰“敬仲”,華夏族,春秋時期齊國潁上(今安徽潁上)人,史稱管子。春秋時期法家人物。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管仲破厚葬的原文疑點,歡迎大家閱讀。
管仲破厚葬原文
齊國好厚葬,布帛盡于衣裘,材木盡于棺槨。齊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盡則無以為蔽,材木盡則無以為守備,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對曰:“夫凡人之有為也,非名之則利之也。”于是乃下令曰:“棺槨過度者戮其尸,罪夫當喪者。”未久,厚葬之風休矣。
管仲破厚葬譯文
齊國人崇尚豪華的葬禮,產的布匹都被用來做壽衣上,而木材也都耗在了做棺材上。齊桓公很擔憂這樣的風氣,就把這個情況告訴了管仲,說:“布匹都用光了我們就沒有衣服穿,木材都耗盡了就沒有用來制作防御器材的材料,而豪華葬禮的風氣不能停息,如何禁止這種風氣?”管仲回答說:“但凡人們要做什么事,不是為了名聲就是為了利益。”于是齊桓公下命令說:“今后如果棺材做得太高檔,就把那人的尸體示眾,并且把那些發喪的人治罪。” 沒過多久,厚葬的風氣停止了。
管仲破厚葬的疑點
1、齊國好厚葬的原因是什么?
夫凡人之有為也,非名之則利之也。
2、厚葬造成了什么危害?
布帛盡則無以為蔽,材木盡則無以為守備。
3、為反對厚葬,齊國采取了什么措施?
下令曰:“棺槨過度者戮其尸,罪夫當喪者。”
“夫凡人之有為也”:夫 fú 【助】 用于句首,有提示作用 一般不翻譯。
罪夫當喪者 :夫fū:意思是成年男子,是個丈夫了。古時男子成年束發加冠才算丈夫,故加“一”做標志。本義:成年男子的通稱。
管仲破厚葬閱讀答案
齊國好厚葬,布帛①盡于衣裘②,材木盡于棺槨。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盡則無以為蔽,材木盡則無以為守備,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對曰:“凡人之有為也,非名之,則利之也。”于是乃下令曰:“棺槨過度者戮其尸,罪夫當喪者。”夫戮③死,無名;罪當喪者,無利。人何故為之也未幾厚葬之風休矣。
(節選自《韓非子·內儲說上》)
【注】①布帛:泛指織物。②衣裘:裘,皮衣。此指死人的衣著。
③槨(guǒ):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④戮:侮辱。
8.(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4分)
①齊國好厚葬( ) ②布帛盡于衣裘( )
③桓公患之 ( ) ④厚葬之風休矣( )
(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則”與選文“布帛盡則無以為蔽”的“則”用法相同的是( )(2分)
A.入則無法家拂士 B.戰則請從 C.至則無可用 D.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9.下面句中沒有標點,請在兩處要加標點的地方用“/”標出來。(2分)
人 何 故 為 之 也 未 幾 厚 葬 之 風 休 矣。
10.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1)夫凡人之有為也,非名之,則利之也。
(2)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三峽》
11.用自己的話說說厚葬給國家和人民造成了什么危害?(2分)
參考答案:
8.(1)①喜歡 ②用完,用光 ③擔心 ④停止(4分) (2)B(2分)
9.人 何 故 為 之 也/ 未 幾/ 厚 葬 之 風 休 矣。(2分)
10.(1)凡是人的行為,不是為了名,就是為了利。 (2)略 (2分)
11.布帛用盡了,就沒有什么可以用來作為遮身的;材木用盡了,就沒有什么可以用來作為防守的。(2分)
看了“管仲破厚葬的原文疑點”還想看:
1.管仲破厚葬閱讀題答案
2.自相矛盾文言文閱讀答案
3.曹操夢中殺人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