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時期的武丁中興
武丁(?-前1192年),姓子,名昭,是中國商朝第23位國王,商朝著名軍事統帥。自從盤庚把都城遷至殷以后,商朝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都有很大的進步,而武丁臨政時達到商王朝最強盛時期。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商朝時期的武丁中興,希望對你有用!
武丁圖片
武丁的個人簡介
商高宗一般指武丁。武丁(?-公元前1192年),子姓,名昭,商王盤庚之侄,商王小乙之子,商朝第二十三任君主,夏商周斷代工程將武丁在位時間定為公元前1250年—公元前1192年。[1]武丁在位時期,勤于政事,任用刑徒出身的傅說及甘盤、祖己等賢能之人輔政,勵精圖治,使商朝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得到空前發展,史稱“武丁盛世”。公元前1192年,武丁去世,廟號高宗,死后由其子祖庚繼位。
武丁中興的對外擴張
武丁中興,國力強盛,于是不斷征戰四方。殷代北方草原地區的一個名叫鬼方的游牧部落,經常騷擾殷人統治區,武丁親自率軍征討,用了三年的時間將其平定。工方是殷北方另一游牧部落,在盤庚遷殷前,工方利用王室“九世之亂”的機會,迅速擴展勢力。為了掠奪更多的生活資料,工方逐漸向南游移,騷擾商朝屬國,并經常深入商王畿西效進行搶劫。工方這一舉動,對商王朝的統治構成嚴重的危脅。于是武丁命武將禽和甘盤率軍征討,經過幾年征討,終于將工方平服,工方的領地從此歸入商朝版圖。土方是殷代北方距離商王畿較近的又一部族,屢屢侵奪商地居民,曾進入商東效劫掠兩個居民聚落,武丁在征伐工方過程中,用二三年時間消滅了土方,土方之地也成為商朝領土。西部地區的古老部落羌族,也稱西羌,分為羌方、羌龍、北羌、馬羌等。武丁征伐西羌多次,將所獲戰俘,殘忍地用作“人牲”,成為祭祀鬼神的犧牲品。商朝南方地區有很多方國、部落,江漢流域的“荊楚”是它們當中最強大的方國之一。據傳說,武丁曾率商族武士,深入荊楚艱險之地,經過交戰,將其打敗,并把很多荊楚之人捕獲,把他們生活的地方蕩平。從此漢漢流域也成為商朝版圖的一部分。
大彭和豕韋都是商朝諸侯國。商王河稟甲時,兩國勢力大增,便不想俯首聽命于商,拒絕納貢,也被武丁所滅。
隨著戰爭的不斷勝利,商王朝的勢力在西、北、東、南急速擴張,達到商代的最高峰,史稱“武丁中興”。
武丁中興政治方面的措施
?、俜夤?/p>
對新的領土,或直接封給征伐的將領等,如象雀就被封為“雀侯”;或封當地臣服的氏族方國首領為侯伯,象犬侯、祝伯等。甲骨文中被封的侯有五十余個,伯有近四十個,數量不少,這一方面也可說明,被商征服的氏族方國何其多。此外,臣服于商的氏族方國,對王朝不僅有貢納義務,還經常奉命征伐,象倉侯虎曾奉王命伐免方,侯告也奉王命伐夷方等。
?、诼撘?/p>
商朝的統治區域,以現在的河南為中心。甲骨文中常能見到商王族與氏族、方國聯姻的事。一般是商先通過征伐使之臣服,然后再聯姻,或娶諸侯之女為妃,或將王室之女嫁于侯伯等。這對鞏固商與諸侯的關系,加強國家一統的力度,還是頗有成效。縱觀中外歷史,聯姻都是國與國聯絡的一種重要手段。
?、壑?/p>
在征服的地方建筑城邑,后可能再武裝殖民,甲骨文中就常有“在麓北東作邑于之”此類的記載,這是對統治新的疆域應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舉措。當時,商四周的氏族方國不少還處于原始落后的游牧生活階段,武丁此舉,實際上也算是在這些地區播撒文明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