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滅陳之戰背景介紹
隋滅陳之戰發生于公元588年10月-589年2月,隋軍方面約51.8萬人兵力,陳軍約22萬人,最終隋滅陳,統一了中國,結束近四百年的亂世分裂局面。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隋滅陳之戰背景介紹,歡迎大家閱讀。
隋滅陳之戰背景
南北朝末期,北周、突厥和陳朝三個主要政權并存。北周武帝死后,丞相楊堅掌管朝政。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靜帝禪讓,楊堅登基建立隋朝,仍建都長安。當時隋朝領域大體包括長江以北,漢代長城以南,東至沿海、西達四川的廣大地區。楊堅在北周和北齊的基礎上,進一步采取一系列加強君主集權、發展社會經濟的措施,使隋的政治、軍事和經濟力量日益壯大。
江南陳朝傳至后主陳叔寶時,保有長江以南、西陵峽以東到東南沿海的400余縣、200余萬人口。政治腐朽,上下猜忌,賦稅繁重,府庫空虛,刑法殘暴,人民怨聲載道;后主沉醉于酒色,疏于戒備,憑借長江阻遏隋軍進攻。
北方突厥為游牧奴隸社會,自6世紀中期崛起,至沙缽略可汗時,控制著長城以北,貝加爾湖以南,興安嶺以西,黑海以東的遼闊地域,擁有騎兵數十萬。因隋王朝停止對其和親,不斷興兵南犯,威脅隋的統治。但當時突厥有四可汗,各擁重兵,沙缽略與阿波、達頭等可汗不和,為隋制勝突厥提供了有利條件。584年沙缽略可汗因為對隋作戰不利,向隋朝求和。至此北部邊患基本消除,解除了南下滅陳的后顧之憂。
隋滅陳之戰的結果
建康被隋軍攻下后,南朝陳尚領有長江中游、三吳與嶺南地區。589年1月22日,楊廣進入建康,命令陳后主發令招降各地陳軍投降。堅守江夏的周羅睺、陳慧紀與守備長江中游諸城的守將陸續投降,楊廣率軍南下三吳、嶺南等地,各地陳軍或受陳后主號令投降、或抵抗隋軍而被消滅。
冼夫人率兵擊破梁高州刺史李遷仕后掌控嶺南,并與都督陳霸先合作。冼夫人平定多次叛亂,保境安民,被當地俚漢人尊為“圣母”楊廣得知此事后,命令陳后主致書冼夫人,使其歸隋。為了證明是真的,還將冼夫人曾經獻給陳帝的扶南犀杖及陳后主的兵符給她確認。冼夫人見到信及物件后,確定陳朝已亡,便派孫子馮魂迎隋使韋洸到嶺南。各地至此才聞風歸附,從此全部歸隋朝管轄。
至此,隋文帝完成了大一統,成功結束紛亂近400年的魏晉南北朝時期。
看了“隋滅陳之戰背景介紹”還想看:
1.隋滅陳之戰的意義是什么
2.隋滅陳之戰陳朝為什么滅亡
3.南北朝歷史大事件隋滅陳之戰
4.晉滅吳之戰背景原因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