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材料_个人事迹名人励志故事

事跡學習網 > 歷史材料 > 歷史事跡 > 唐朝 >

安史之亂始末

時間: 杜生2 唐朝

  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向唐朝發動,同唐朝爭奪統治權的內戰,是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也造成唐代藩鎮割據。由于發起反唐者乃是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發于唐玄宗天寶年間,也稱天寶之亂。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關資料。

  安史之亂戰爭背景

  安史之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種社會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統治階級和人民的矛盾,統治者內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等等。

  安史之亂爆發原因

  【經濟矛盾】

  唐玄宗開元時期,社會經濟雖然達到空前繁榮,出現了盛世的局面,但同時由于封建經濟的發展,也加速了土地兼并,以至百姓多遷徙流亡。均田制破壞,均田農民失去土地成為流民。加之,唐朝最高統治集團日益腐化。從開元末年,唐玄宗就整天過著縱情聲色的生活,楊貴妃一家勢傾天下,任意揮霍,宮中專為貴妃院織錦刺繡的工匠就達七百人,楊貴妃的姐妹三人每年脂粉錢就上百萬。楊氏兄弟姐妹五家,聲色犬馬,權欲熏心,過著荒淫糜爛的生活。統治階級的腐朽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使廣大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階級矛盾】

  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的激化,是安史之亂的直接原因。唐玄宗后期,“口有蜜、腹有劍”的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達十九年之久。他在職期間排斥異己,培植黨羽,把持朝政。繼他上臺的楊貴妃之兄楊國忠,更是一個“不顧天下成敗”,只顧循私誤國之人,他公行賄賂,妒賢忌能,驕縱跋扈,不可一世。奸臣當道,加深了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尤其是楊國忠與安祿山之間爭權奪利,成了安史之亂的導火線。此外,西北派節度使哥舒翰與東北派節度使安祿山之間,也素有裂隙。內外交錯,使唐玄宗后期統治階級內部君與臣、文臣與武將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化。

  【民族矛盾】

  民族之間的矛盾,也是使安史之亂爆發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liuxue86.com隋唐以來,河北北部幽州一帶雜居著許多契丹人、奚人,唐太宗打敗突厥人以后,又遷徙許多突厥人在這一帶居住。他們的習尚與漢人不同,互相歧視,胡人安祿山正是利用這點拉攏當時的少數民族上層,作為反唐的親信。史稱安祿山于天寶十三載(754年)亂前,一次提升奚族和契丹族二千五百人任和中郎將。在他的收買下,當地少數民族竟把安祿山和史思明視為“二圣”。

  【內部矛盾】

  中央和地方軍閥勢力之間的矛盾,則是促成安史之亂最為重要的因素。由于唐朝的均田制和府兵制被破壞,從唐玄宗起便不得不以募兵制代替府兵制。這些召募來的職業軍人受地方軍閥的收買籠絡,和將領形成一種特殊的盤根錯節、牢不可分的關系。加之,開元以后,在邊防普遍設立節度使制度,他們的權力越來越大,至于“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財賦”,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到天寶元年(742年),邊軍不斷增加,達到四十九萬人,占全國總兵數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其中又主要集中在東北和西北邊境,僅安祿山所掌范陽等三鎮即達十五萬人。而中央軍則不僅數量不足,而且質量太差,平時毫無作戰準備,打起仗來,不堪一擊。節度使的日益強大,與中央政權矛盾日深,到天寶末年,終于爆發成為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的性質是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的斗爭,更具體說,是唐中央政府與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斗爭。安史之亂的首領們雖曾利用了人民對唐王朝的反抗情緒以及民族矛盾的因素,然而這并不能影響這次叛亂的根本性質。另一方面,在戰亂中由于安史叛軍對人民的殘暴行徑,曾引起了象常山太守顏杲卿、平原太守顏真卿以及張巡、許遠的死守睢陽等的反抗斗爭,這些局部地區反暴政的斗爭是正義的,但同樣也絲毫不能改變整個戰爭的性質。

  安史之亂戰爭過程

  叛軍參與將領

  安祿山:其先祖是西域粟特貴族,因功受唐王朝賞封賜姓“安“。

  安慶緒:安祿山次子。

  史思明:其貌不揚,懂六蕃語,與安祿山為同鄉。

  史朝義:史思明長子。

  唐軍參與將領

  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陳玄禮、郭子儀、李光弼、許遠、張巡、顏杲卿、魯炅、張介然

  安祿山起兵

  唐朝天寶十四年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節度使的安祿山趁唐朝內部空虛腐敗,聯合同羅、奚、契丹、室韋、突厥等民族組成共15萬士兵,號稱20萬,以“憂國之危“、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為借口在范陽起兵。當時國家長久刀槍入庫馬放南山,民疏于戰,河北州縣立即望風瓦解,當地縣令或逃或降。短時間內,就控制了河北大部郡縣,河南部分郡縣也望風歸降。

  唐廷反擊

  唐玄宗于同年十一月十四日得知了安祿山反叛的消息,相當震怒。他立即任命安西節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陽、平盧節度使,防守洛陽,接著任命他的第六子榮王李琬為元帥、右金吾大高仙芝為副元帥東征。

  唐玄宗于十一月十五日派使畢思琛往東都洛陽募兵防守。安祿山的大軍雖然遇上阻礙,但由于楊國忠的無能,使安祿山于同年十二月十二日就攻入洛陽。東京留守李憕和御史中丞盧奕不肯投降,被俘后為安祿山所殺,河南尹達奚珣投降安祿山。退守潼關的安西節度使封常清、高仙芝采以守勢,堅守潼關不出。可是因為唐玄宗聽了監軍宦官的誣告,以“失律喪師”之罪處斬封常清、高仙芝。天寶十五年正月初一,安祿山在洛陽稱大燕皇帝,改元圣武。

  755年(天寶十四年)十二月,唐玄宗在洛陽失守之后,聽信宦官監軍邊令誠的讒言,殺大將封常清、高仙芝,起用病廢在家的隴右節度使哥舒翰為兵馬副元帥,令其率軍20萬,鎮守潼關。潼關地形險要,易守難攻。哥舒翰進駐潼關后,立即加固城防,深溝高壘,閉關固守。天寶十五載正月,安祿山命其子安慶緒率兵攻潼關,被哥舒翰擊退。安軍主力被阻于潼關數月,不能西進。安祿山見強攻不行,便命崔乾佑將老弱病殘的士卒屯于陜郡(治今河南三門峽市西),而將精銳部隊隱蔽起來,想誘使哥舒翰棄險出戰。五月,唐玄宗接到叛將崔乾佑在陜郡“兵不滿四千,皆贏弱無備“的情報,就遣使令哥舒翰出兵收復陜洛。哥舒翰立即上書玄宗,認為:安祿山久習用兵,今起兵叛亂,不會不作準備,一定是用羸師弱卒來引誘我們,如若進兵,正好中計。況且叛軍勞師遠征,利在速。;官軍憑借潼關天險抵擋他們,利在堅守。且叛軍暴虐無道,失去民心,日漸衰頹,很快就要發生內亂,(那時)再攻打他便可不戰而擒。郭子儀、李光弼也認為潼關只宜堅守,不可輕出。主張引朔方軍北取范陽,覆叛軍巢穴,促使叛軍內部潰散。但是,宰相楊國忠卻懷疑哥舒翰意在謀己,便對唐玄宗說,哥舒翰按兵不動,會坐失良機。玄宗輕信讒言,便連續派遣中使催哥舒翰出戰。哥舒翰被逼無奈,撫膺慟哭。

  哥舒翰被迫于六月初四領兵出關,初七,在靈寶西原與崔乾佑部相遇。靈寶南面靠山,北臨黃河,中間是一條70里長的狹窄山道。崔乾佑預先把精兵埋伏在南面山上,于初八領兵與唐軍決戰。唐軍以王思禮等率精兵5萬在前,龐忠等率10萬大軍繼后,另派3萬人在黃河北岸高處擊鼓助攻。兩軍相交,唐軍見叛軍陣勢不整,偃旗欲逃,便長驅直進,結果被誘進隘路。叛軍伏兵突起,從山上投下滾木檑石,唐軍士卒擁擠于隘道,難以展開,死傷甚眾。哥舒翰急令氈車在前面沖擊,企圖打開了一條進路,但被叛軍用縱火焚燒的草車堵塞不得前進。唐軍被煙焰迷目,看不清目標,以為叛軍在濃煙中,便亂發弩箭,直到日落矢盡,才知中計。這時,崔乾佑命同羅精騎從南面山谷迂回到官軍背后殺出,唐軍前后受擊,亂作一團,有的棄甲逃入山谷,有的被擠入黃河淹死,絕望的號叫聲驚天駭地,一片慘狀。唐后軍見前軍大敗,不戰自潰。黃河北岸的唐軍見勢不利,也紛紛潰散。哥舒翰只帶數百騎狼狽竄逃,從黃河西渡進入潼關,潼關外挖了三條戰壕,都是二丈寬一丈深,人和馬掉進溝里,一會就填滿了,后面的人就踩著尸體過去。唐軍將近20萬軍隊,逃回潼關的只有8000余人。初九,崔乾佑攻占潼關。哥舒翰撤到關西驛,張貼榜文招攬失散的兵卒,想要繼續把守潼關。吐蕃將領火拔歸仁帶著一百余騎兵包圍驛站,進去對哥舒翰說:“賊兵來了,請元帥上馬。”哥舒翰走出驛站上馬,火拔歸仁及眾將扣頭說:“元帥擁有20萬兵馬,一場戰斗就把他們都拋棄了,有何臉面再見天子?且元帥沒有見到高仙芝和封常清的遭遇嗎?請元帥投降安祿山!”哥舒翰不從,火拔歸仁就把他的腿綁到馬肚子上,連同其他不順從的將領一起投降安祿山。

  此戰,是中國戰爭史上伏擊戰的典型戰例,唐玄宗錯誤估計形勢,拒絕采取據守險要、持久疲敵、伺機出擊的方針,過早地出關反攻,結果造成人地兩失,使平叛戰爭急轉直下。崔乾佑潛鋒蓄銳,誘唐軍棄險出戰;會戰時,又偃旗欲遁,誘唐軍進入伏擊區,因而取得大勝。

  長安失陷

  安史之亂爆發的時候,安祿山指揮叛軍主力進攻洛陽、潼關,意圖突破這兩個重鎮而直取長安!后來洛陽淪陷,但天險潼關卻因為高仙芝、封長長清的有力固守,使得安史叛軍久攻不下,甚至迫使敵軍有了回撤的打算。

  但是晚年的李隆基已經利令智昏,不復年輕時代的英明果決。高仙芝和封長清采取固守的正確作戰方法,使得遠道而來的敵軍想速戰速決的計劃不能得逞,而且潼關作為長安的屏障,也有力的護衛了長安;可是一些奸邪小人卻在李隆基面前說高仙芝和封長清的壞話,詆毀他們與安史叛軍相勾結,所以遲遲沒有與叛軍正面交戰,李隆基不經過仔細調查,竟然將二人斬首示眾,致使朝廷失去了兩員經驗豐富、作戰勇敢的將領!

  之后李隆基又派上了年紀的哥舒瀚統領潼關的軍隊拒敵,當時鎮守潼關的軍隊有二十萬!哥舒瀚正確的判斷了雙方的形勢,也認為堅守不出才是御敵之策,隨著日子一天天拖延下去,唐玄宗對他們也失去了耐心,而且奸相楊國忠又在鼓動玄宗下圣旨強迫哥舒瀚出戰,哥舒瀚在接到圣旨后知道此戰必敗,但懾于皇權的威嚴,不得已帶兵出戰,最后果然大敗,自己也被手下綁赴敵營。

  唐玄宗所在的長安得知潼關失守后一處混亂,甲午日,百官中上朝的不過一兩個人,皇帝到勤政樓頒下制書說要親征,眾人都不信。這天,皇帝的禁軍儀仗遷到了大明宮。傍晚,龍武大陳玄禮整編六軍,多賞賜錢財,從馬廄里挑出九百匹馬,外面都一無所知。安史大軍日漸逼近,乙未日黎明,皇帝帶著貴妃姐妹、皇子、皇孫、公主、妃子、楊國忠、韋見素、魏方進、陳玄禮和近侍從延秋門出逃。后來行到馬嵬坡,六軍將士終于忍無可忍,發動兵變殺死楊國忠等人,高力士等人縊殺楊貴妃,旋即太子李亨在靈武自行即位,尊李隆基為太上皇(李隆基在得知這一切后相當無奈,畢竟不是自己愿意退位的)

  經過左藏,楊國忠想毀掉這些財寶不讓賊兵得到,唐玄宗說:“賊兵得不到財寶就會搜刮百姓,不如把它們留給賊兵。”天寶十五年六月安祿山占領長安。

  綜上所述,如果不是唐玄宗想迅速平定亂事,唐朝不可能在經過了六七年而且又是付出了如此大的代價才將安史之亂鎮壓下去,他最終的退位也是咎由自取、自食其果!

  安史之亂結果

  馬嵬兵變

  丙申日,唐玄宗一眾到了馬嵬坡(今陜西興平市西北23里)途士饑疲,六軍憤怒,陳玄禮認為楊國忠作亂才導致安祿山謀反,請李輔國轉告太子想殺楊國忠的意圖。這時吐蕃使者正率領20多人圍堵楊國忠,抱怨沒食物。有官兵喊:“楊國忠與胡虜謀反!”楊國忠騎著馬逃到西門,被眾人殺死肢解,頭被槍挑著豎在驛站門口。戶部侍郎楊暄、韓國夫人、秦國夫人和魏方進被一并殺死。國忠妻裴柔同及兒子楊曦、虢國夫人及其子裴徽在陳倉被縣令薛景仙殺死。陳玄禮及韋諤請求玄宗殺死楊貴妃。高力士勸說玄宗保軍心安定,殺死楊貴妃。玄宗忍痛命令高力士在佛堂縊死楊貴妃。此后,玄宗入蜀,太子李亨及其子李倓、李俶北上靈武。后世史家認為“馬嵬之變“是一場“有計劃的兵變“。長安失陷,君儲逃亡,安史之亂進入最高峰。

  肅宗即位

  太子李亨于公元756年在靈武(今寧夏靈武市區)為諸將所推,自行登基。遙奉玄宗為太上皇,改元至德,是為唐肅宗。郭子儀被封為朔方節度使,奉詔討伐叛軍。次年郭子儀上表推薦李光弼擔任河東節度使,聯合李光弼分兵進軍河北,會師常山(河北正定),擊敗安祿山部將史思明,收復河北一帶。[13]

  睢陽之戰

  唐至德二載(公元757年)正月至十月,唐河南節度副使張巡等率軍民堅守睢陽(今河南商丘南),是抗擊、牽制安祿山叛軍的著名城市攻堅戰,史稱“睢陽之戰”。

  至德二載,757年正月,安慶緒以尹子奇為河南節度使,以歸、檀及同羅、奚兵十三萬人南下,尹子奇為安慶緒手下之名將,率領大軍掃蕩河南,此時河南城鎮紛紛陷落,惟有軍事重鎮睢陽未陷(睢陽即今商丘縣地內)。睢陽太守許遠向張巡告急。張巡因寧陵城小,難以抵強敵,故張巡率兵3000自寧陵(今河南寧陵東南)入睢陽,與許遠合兵共6800余人。尹子奇全力攻城,張巡率領將士,晝夜苦戰,有時一天之內打退叛軍20余次進攻,連續戰斗16晝夜,共俘獲叛軍將領60余人,殺死士卒2萬余人,守軍士氣倍增。許遠因張巡智勇兼備,于是自己守城,將作戰指揮交張巡負責,自己擔負調運軍糧,修理戰具等后勤保障工作,戰斗籌劃都出于張巡。[14] 兩人密切配合,使叛軍久攻不下,只能圍而不攻。

  睢陽之戰,張巡從757年1月開始,到757年10月陷落,最后,終因病餓力竭,寡不敵眾,城被叛軍攻破,張巡及其部將36人遭殺害。苦撐了十個月,屏障了江淮半壁江山十個月之久,保江淮免于戰亂十個月。而睢陽之戰前后大小四百余戰,張巡以不足萬人之眾,屢敗賊兵,無一敗仗,殺傷賊兵十幾萬人,而敵首領也非無能之輩,這從尹子奇被張巡射瞎一目,而又因為壯其義、愛其才,欲要招降張巡,可見不一般了。睢陽之戰,尹子奇為報屢敗損目之仇,使安慶緒前后大兵幾十萬人被張巡所牽制。如此方使唐朝能夠反攻、使郭子儀能夠從容收復兩京。

  當時,朝廷僅剩下長江、淮河流域的賦稅支撐著,睢陽位于大運河的汴河河段中部,是江淮流域的重鎮,如果失守,運河阻塞,后果不堪設想。張巡、許遠守睢陽,兵力最多時也不滿7000,前后400余戰,竟然殲滅叛軍12萬人。睢陽堅守10月之久,在此其間朝廷不斷地得到江淮財賦的接濟,已完成了恢復、準備到反攻的過程,前一個月已收復西京長安,在睢陽陷落后10天又收復了東京洛陽,叛軍再也無力南下。唐朝天下得以保全,全仗睢陽堅守10月之久。[15]

  安祿山被殺

  安祿山原患有眼疾,自起兵以來,視力漸漸減退,至此又雙目失明,看不見任何物體。同時又患有疽病,性情變得格外暴躁,對左右侍從稍不如意,非打即罵。稍有過失,便行殺戮。他稱帝后,常居深宮,諸將很少能面見他議事,都通過嚴莊轉達。嚴莊雖受親重,也時而遭安祿山鞭撻。宦官李豬兒常為安祿山穿衣解帶,服侍左右,挨打最多,怨氣也大。安祿山寵幸的段氏,生下一子名慶恩,也受祿山寵愛,常想以慶恩代慶緒。安慶緒時常擔心被廢,嚴莊也恐怕宮中事變于己不利,于是,嚴莊與安慶緒、李豬兒串通一氣,謀害安祿山。

  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正月五日 (1月29日) 夜,安慶緒與嚴莊、李豬兒串通,三人悄悄進入安祿山住所。侍衛見是嚴莊和安慶緒,誰也不敢動。于是嚴莊、安慶緒持刀站立在帳外,李豬兒手持大刀直入帳內,對準躺在床上的安祿山腹部猛砍一刀。安祿山平時總把佩刀放在床頭防身,事前已被李豬兒偷偷拿走,這時他挨了一刀,知大事不好,急忙去摸刀卻沒能摸到。他氣急敗壞地搖著帳竿大聲喝叫:“賊由嚴莊。”在喊叫聲中,血和腸從腹部流出數斗,很快死于非命,享年五十五歲。安慶緒當即在其床下挖了一個數尺深坑,用氈子裹著安祿山的尸體,連夜埋在坑中。并誡令宮中嚴加保密。

  第二天早晨,嚴莊對部下宣告說:安祿山病危,詔立安慶緒為太子,軍國大事皆由太子處分。隨即繼承帝位,尊祿山為太上皇,然后發喪。

  安慶緒殺父安祿山后,自立為帝,年號載初。命史思明回守范陽,留蔡希德等繼續圍太原。同年,長安為唐軍收復,安慶緒自洛陽敗逃退至鄴城(今河南安陽),其部將李歸仁率精銳及胡兵數萬人,潰歸范陽史思明。

  鄴城之戰

  唐乾元元年(758)九月至二年三月,唐軍圍攻鄴城(今河北臨漳)安慶緒部,與其援軍史思明部交鋒時被狂風驚散潰敗的作戰。

  唐至德二載(757)十月,在陜郡之戰后,安慶緒僅率1300人從洛陽逃往鄴城(今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唐軍遂收復洛陽城,并遣軍攻占河內(今沁陽)等地,迫降安將嚴莊;陳留(治今開封)軍民殺安將尹子奇歸唐;唐將張鎬率兵收復河南、河東郡縣。但肅宗忙于迎太上皇還都,未及時遣軍追擊安軍殘部。安慶緒至鄴后重整旗鼓,旬日之間,其將蔡希德自上黨(今山西長治)、田承嗣自潁川(今河南許昌)、武令珣自南陽(今鄧州),各率所部至鄴城會合,連同安慶緒在河北諸郡招募的新兵,共約6萬人。安慶緒忌史思明勢盛,于十二月遣使至范陽(今北京城西南)調兵。史思明囚安慶緒使者,以其所領13郡及兵8萬降唐,被授范陽節度使;半年后復叛。安、史兩軍雖已矛盾重重,但對唐軍仍構成威脅。

  乾元元年九月,唐肅宗命郭子儀、魯炅、李奐、許叔冀、李嗣業、季廣琛、崔光遠等七節度使及平盧兵馬使董秦共領步騎約20萬北進主攻安慶緒,又命李光弼、王思禮兩節度使率所部助攻,以宦官魚朝恩為觀軍容宣慰處置使,監督各軍行動。十月,郭、魯、季、崔等部先后北渡黃河,并李嗣業部會攻衛州(今河南衛輝),以弓弩手伏擊而逐,大敗安慶緒親領7萬援軍,克衛州;旋又趁勢追擊,在鄴城西南愁思岡擊敗安軍,先后共斬其3萬余人。安慶緒退回鄴城,被唐軍包圍,急派人向史思明求援,許以讓位。

  史思明率兵13萬自范陽南下救鄴城,先遣步騎1萬進駐滏陽(今河北磁縣),遙為聲援。十二月,史思明擊敗崔光遠奪占魏州(今大名北)后,按兵觀望。二年正月,李光弼建議分兵逼魏州,各個擊破史軍,魚朝恩不納。二月,唐軍圍鄴城(今河北邯鄲市臨漳縣)四月不下,師老勢屈。史思明率部向唐軍逼進,并截斷唐軍糧運。三月初六,號稱60萬之唐軍,布陣于安陽河(今河南安陽北)之北。史思明親領精兵5萬與唐軍李(光弼)、王、許、魯等部激戰,雙方傷亡甚重。郭子儀率軍繼至,未及列陣,狂風驟起,天昏地暗,兩軍皆大驚而退。唐軍南撤卻一退不可止,郭部退保洛陽。其余各節度使兵退歸本鎮。史思明收集部眾駐鄴城南,誘殺安慶緒及高尚、崔乾佑等,入城兼并其軍,遂留其子史朝義守鄴城,自還范陽。

  此戰,唐肅宗待安慶緒逃至鄴城一年后才下令攻討,發兵數十萬竟不設元帥,無統一節度;久圍城不下,糧秣不繼,軍心不穩,終于釀成一次大潰敗。

  史思明復叛

  因契丹、同羅等族組成的精兵大部歸史思明,在安慶緒殺父稱帝后,對史思明收其潰散的殘部不滿。欲找機會除掉史思明。

  史思明自圍攻太原被李光弼擊退后,回到范陽駐守,安慶緒封他為媯川王,兼范陽節度使。范陽本是安氏老窩,安祿山從東京和西京所掠珍寶,多半都運往這里存放,已是堆積如山。漸漸地,史思明恃富而驕,欲將范陽占為自己所有,也不想再被安慶緒節制。

  史思明向唐廷奉上歸降書,愿以所領13郡及兵8萬降唐。唐肅宗得報大喜,封他為歸義王,兼范陽節度使。但史思明“外示順命,內實通賊”,不斷招兵買馬,引起唐肅宗警覺。唐朝廷策劃消滅他,不料計劃外泄,史思明復叛,與安慶緒遙相聲援。

  乾元元年(758年)安慶緒為郭子儀等統兵20余萬所圍困,后增至60萬,但由于肅宗的孱弱和猜忌,諸軍不設統帥,以致戰事久拖不下,次年春,叛軍得史思明之助,大敗唐 九節度使之60萬大軍,其圍遂解。宦官魚朝恩讒毀,子儀被召還長安,解除兵權,處于閑官。不久安慶緒被史思明所殺,史思明接收了安慶緒的部隊,兵返范陽,稱“大燕皇帝”。

  亂事告終

  上元二年(761年)三月,叛軍內訌,史思明為其子史朝義所殺,內部離心,屢為唐軍所敗。寶應元年(762年)十月,唐代宗繼位,并借維回紇兵收復洛陽,史朝義奔莫州(今河北任丘北)。仆固懷恩率朔方軍追擊史朝義。

  寶應二年(763年)春天,田承嗣獻莫州投降,送史朝義母親及妻子于唐軍。史朝義率五千騎逃往范陽,史朝義部下李懷仙獻范陽投降。史朝義無路可走,于林中自縊死,歷時七年又兩個月的安史之亂結束。

  唐廷任命田承嗣為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節度使,李懷仙為盧龍(今河北北部)節度使,李寶臣為成德(今河北中部)節度使,薛嵩為相衛節度使,此后唐朝進入藩鎮割據的局面。

26744 主站蜘蛛池模板: 便携式XPDM露点仪-在线式防爆露点仪-增强型烟气分析仪-约克仪器 冰雕-冰雪世界-大型冰雕展制作公司-赛北冰雕官网 | 柔性输送线|柔性链板|齿形链-上海赫勒输送设备有限公司首页[输送机] | 石油/泥浆/不锈钢防腐/砂泵/抽砂泵/砂砾泵/吸砂泵/压滤机泵 - 专业石油环保专用泵厂家 | 磁力去毛刺机_去毛刺磁力抛光机_磁力光饰机_磁力滚抛机_精密金属零件去毛刺机厂家-冠古科技 | 烽火安全网_加密软件、神盾软件官网 | 武汉高低温试验机-现货恒温恒湿试验箱-高低温湿热交变箱价格-湖北高天试验设备 | 水稻烘干机,小麦烘干机,大豆烘干机,玉米烘干机,粮食烘干机_巩义市锦华粮食烘干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水环真空泵厂家,2bv真空泵,2be真空泵-淄博真空设备厂 | 气力输送_输送机械_自动化配料系统_负压吸送_制造主力军江苏高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购买舔盐、舔砖、矿物质盐压块机,鱼饵、鱼饲料压块机--请到杜甫机械 | 快速门厂家-快速卷帘门-工业快速门-硬质快速门-西朗门业 | 海德莱电力(HYDELEY)-无功补偿元器件生产厂家-二十年专业从事电力电容器 | 2-羟基泽兰内酯-乙酰蒲公英萜醇-甘草查尔酮A-上海纯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硫化罐-胶管硫化罐-山东鑫泰鑫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浙江筋膜枪-按摩仪厂家-制造商-肩颈按摩仪哪家好-温州市合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PU树脂_水性聚氨酯树脂_聚氨酯固化剂_聚氨酯树脂厂家_宝景化工 | 全屋整木定制-橱柜,家具定制-四川峨眉山龙马木业有限公司 | HV全空气系统_杭州暖通公司—杭州斯培尔冷暖设备有限公司 | 电竞馆加盟,沈阳网吧加盟费用选择嘉棋电竞_售后服务一体化 | 脱硫搅拌器厂家-淄博友胜不锈钢搅拌器厂家 | 月嫂_保姆_育婴_催乳_母婴护理_产后康复_养老护理-吉祥到家家政 硫酸亚铁-聚合硫酸铁-除氟除磷剂-复合碳源-污水处理药剂厂家—长隆科技 | 泰州物流公司_泰州货运公司_泰州物流专线-东鑫物流公司 | 电缆接头-防爆电缆接头-格兰头-金属电缆接头-防爆填料函 | 定制异形重型钢格栅板/钢格板_定做踏步板/排水沟盖板_钢格栅板批发厂家-河北圣墨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广州/东莞小字符喷码机-热转印打码机-喷码机厂家-广州瑞润科技 | 开平机_纵剪机厂家_开平机生产厂家|诚信互赢-泰安瑞烨精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番茄畅听邀请码怎么输入 - Dianw8.com | 头条搜索极速版下载安装免费新版,头条搜索极速版邀请码怎么填写? - 欧远全 | 溶氧传感器-pH传感器|哈美顿(hamilton) | 气动隔膜泵-电动隔膜泵-循环热水泵-液下排污/螺杆/管道/化工泵「厂家」浙江绿邦 | 四川成人高考_四川成考报名网| 西安耀程造价培训机构_工程预算实训_广联达实作实操培训 | 内窥镜-工业内窥镜厂家【上海修远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 桥架-槽式电缆桥架-镀锌桥架-托盘式桥架 - 上海亮族电缆桥架制造有限公司 | 合肥地磅_合肥数控切割机_安徽地磅厂家_合肥世佳电工设备有限公司 | 金属切削液-脱水防锈油-电火花机油-抗磨液压油-深圳市雨辰宏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泥浆在线密度计厂家-防爆数字压力表-膜盒-远传压力表厂家-江苏大亚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 造价工程师网,考试时间查询,报名入口信息-网站首页 | 石膏基自流平砂浆厂家-高强石膏基保温隔声自流平-轻质抹灰石膏粉砂浆批发-永康市汇利建设有限公司 | 北京成考网-北京成人高考网 | 压缩空气检测_气体_水质找上海京工-服务专业、价格合理 | 福州甲醛检测-福建室内空气检测_环境检测_水质检测-福建中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