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盛世出現的原因
在唐玄宗的治理之下,唐朝進入了全盛時期,因此,歷史其稱作“開元盛世”。那么“開元盛世”出現的原因是什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關資料。
開元盛世出現的原因
首先是因為唐玄宗時期的政局安定。在唐玄宗登基之前,在武則天的統治之下唐朝的政局是動蕩不安的,但是在唐玄宗登基之后,唐朝的政局得以穩定下來。再加上登基之后的唐玄宗在吏治方面進行了整治,他精簡機構,限制官員的人數,將整個官吏的素質往上提,從而不但減少了政府方面的財政支出,還將處理事務的效率有所提高。再加上他重用賢臣,虛懷納諫,使得政治清明,從而政局穩定,奠定了經濟發展的基礎。
其次,在社會的安定方面,他采取和解的民族政策,與吐蕃建立了友好的關系,與西域方面友好往來,民族關系和諧。而民族關系的和諧又有助于社會的安定與社會經濟的發展。
然后是在經濟方面,唐玄宗在位期間,打擊豪門士族,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大興屯田來發展農業。農耕技術得到發展,生產工具得到改進,手工業技術高超,朝廷的財政變得豐裕起來,全國范圍內的糧倉充實起來,物價低廉,唐朝的商業發展繁榮。國內交通變得更加地完善,對外貿易不斷增加。
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唐玄宗時期的唐朝進入了全盛時期,而歷史這副景象稱為“開元盛世”。
開元盛世的措施
“開元盛世”的措施主要有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民族、外交等方面。首先來看一下政治方面唐玄宗所采取的措施吧。
政治上,唐玄宗先是改革機構,將吏治進行了整改。他將一些沒用的官員裁掉,限制進士科及第的人數,來保證官員的素質,從而提高政府的效率。然后便是重用賢臣了。唐玄宗精通治國方略,在他看來治國的根本就是用人,因此,他重用賢臣,并虛懷納諫,善于傾聽群臣的意見,使得政治清明,政局也非常的穩定。此外,唐玄宗還下令修訂了律法,先后編成《開元先令》和《開元后令》,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軍事上,唐玄宗將原先受到均田制影響的府兵制作出改革,建立雇傭兵,從而提高了士兵的戰斗力。唐玄宗還設立了專門負責供應馬匹的內外閑廄使,并大力發展屯田。同時,唐玄宗阻擋了一直威脅唐朝西部的吐蕃,將河西走廊作了鞏固的措施,從而保證了了中國和中亞﹑西亞的交通順暢,一定程度上為唐朝對外貿易的發展提供的保障。
經濟上,唐玄宗時期的農耕技術有了明顯的提高,手工業技藝高超,在加上他所實行的屯田制度,使得唐朝的糧食充足。民族上,唐玄宗采取和解的政策;文化上,唐玄宗提倡文教,重道抑佛。
開元盛世的影響
就“開元盛世”的影響來說,就不能只看一個方面了。很多人一看到“盛世”兩個字便只看到了它積極的那一方面,但是每一件事物的影響都是雙方面的,不僅有積極方面,也有消極方面。那么就先來看一下“開元盛世”的積極方面。
能夠被稱作“開元盛世”的景象的,一定是非常的繁榮的社會。的確,處在“開元盛世”之下的唐朝達到了全盛時期。國內政局在唐玄宗的治理之下非常的穩定,君臣之間關系和諧,政治一片清明。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唐朝的社會變得異常的穩定,經濟也飛速的發展起來,唐朝的財政充裕,國力達到了最為鼎盛的狀態,百姓生活的也非常的安逸,各個民族之間關系融洽,社會非常的安定。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開元盛世”的影響中沒有消極的因素存在。在軍事上,唐玄宗在加大了鄰接地區的軍隊防務之后,設立了節度使以統一指揮戰守軍事。雖然在前期這一項舉措是有利的,但是時間一久,便演變成了節度使統轄的軍事力量不斷地加強而內地的軍備則變得廢馳,形成了外重內輕的局勢。再加上之后變得日益激烈的土地兼并,在一定程度上是導致安史之亂發生的潛在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