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女子化妝步驟是怎樣的
化妝是一種非言語傳播,通過修飾,或是背離人體的自然存在而賦予某種意欲傳達的信息使其符號化,并根據社會、或社會中某個群體約定的信碼,將自己的身體裝扮成攜帶著某種信息的視覺圖像。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唐朝女子化妝步驟是怎樣的?
近日,一組名為“楊貴妃汗染胭脂紅”的唐代妝容步驟風靡網絡。根據網友@吉米 的微博,這種妝容共有七個化妝步驟:敷鉛粉、抹胭脂、畫黛眉、貼花鈿、點面厴、描斜紅、涂唇脂,而最終的化妝“成果”,可以用“濃妝艷抹”、“肥頭豬腦”來形容。莫非號稱“唐朝第一美女”的楊貴妃在精心化妝之后就是這副容貌。
那么,這七個步驟具體是什么呢?
唐朝女子化妝步驟:敷鉛粉
鉛粉是古代化妝時候用來做白粉使用的,舊日婦女用來擦臉。如今傳統戲劇的化妝也多用此,如京劇臉譜等。所以,唐代美女化妝的第一步“敷鉛粉”,目的就是為了增白膚色,類似于今天的“抹粉底”。
唐朝女子化妝步驟:抹胭脂
“胭脂”,實際上是用一種叫“紅藍”的花朵制成的鮮艷的紅色染料。婦人妝面的胭脂有兩種:一種是以絲綿蘸紅藍花汁制成,名為“綿燕支”;另一種是加工成小而薄的花片,名叫“金花燕支”。而楊貴妃所使用的,應該是前者。根據王仁?!堕_元天寶遺事》記:“貴妃每至夏月,常衣輕綃,使侍兒交扇鼓風,猶不解其熱。每有汗出,紅膩而多香,或拭之于巾帕之上,其色如桃紅也”,說的就是楊貴妃,因為涂抹了脂粉的緣故,連汗水都染成了紅色。
唐朝女子化妝步驟:畫黛眉
在我國古代,眉毛以黑為美,故那時的女子常以黛畫眉以討人歡心。經過畫眉以后,女子的眉毛就變得“濃黑好看”。
唐朝女子化妝步驟:貼花鈿
花鈿,是古時婦女臉上的一種花飾,將剪成的花樣貼于額前,是唐代比較流行的一種首飾。
唐朝女子化妝步驟:點面厴
面靨,是施于面頰酒窩處的一種妝飾。據說,面靨原本不是妝飾,而是宮廷生活中的一種特殊標記。當某一后妃“例假”來臨,不能接受皇上“御幸”而又難于啟齒時,只要在臉上點上兩個小點,女史見之,即不列其名。后來這種作法傳到民間,逐漸演變成一種時尚,給人以一種出入皇宮的“高貴之感”。
唐朝女子化妝步驟:描斜紅
斜紅是古代一種特殊的面飾。梳妝時,在女子眼角兩旁各畫一條豎起的紅色彎彎新月形,從而突出紅紅的圓臉蛋。
唐朝女子化妝步驟:涂唇脂
古代稱口紅為口脂、唇脂,就是今天的口紅的原型。唐朝的口脂朱赤色,涂在嘴唇上給人以性感的感覺。
不知大家看完了唐朝女子的化妝步驟心中作何感想?又有多少男生想將“楊美女”娶回家呢?雖然貴妃已遠去,但是也有現代好妝者用自己的臉做示范,教網友如何畫出唐代妝容,25歲的臺灣網友陳妍卉就是其中之一。陳姑娘模仿古代女性妝容,一步步畫出“唐朝仕女仿妝”:
人們都說,唐朝“以肥為美”。但是從唐代的化妝步驟來看,唐代不僅以肥為美,而且還以鮮艷為美。
那么,困擾現代人的肥胖、臉色敏感易紅等問題,回到唐代就是“大美”之容。不知又有多少帥哥美女想要穿越回到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