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的化妝趣聞
折疊 中國古代才女們的化妝水平可謂是大道理一定的“化妝境界”,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古代女子的化妝趣聞,希望各位看官能感興趣哦。
古代女子的化妝趣聞:
李清照 喜化淡妝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天生麗質,成長于書香門第,擅長書畫,通金石之學,工于詩詞,其詞被盛贊為“詞家一大宗”,真可用《紅樓夢》中秦可卿的字“兼美”來形容易安居士。李清照與趙明誠結婚,夫妻感情甜蜜。處于詩意詞境生活中的妻子,向丈夫展示自己的美感,這是女人發自內心的表達。李清照的一首《丑奴兒》寫道:“晚來一陣風兼雨,洗盡炎光。理罷笙簧,卻對菱花淡淡妝……”詞中說,晚上這場風雨,把白天的炎熱洗刷干凈,夏天里難得涼快的夜晚,李清照向丈夫彈琴傾訴,然后對著菱花鏡子淡淡化妝。在夫妻燃燒的情感烈火中,李清照的化妝境界仍然是“淡淡妝”。
夫妻倆有空閑時間就在繁華的東京汴梁(今開封)逛街。和當下的女孩不一樣,她不逛服裝店,也不逛化妝品店,而是喜歡到大相國寺中的舊貨攤上“淘寶”,每次和丈夫都買下一堆舊書畫古董之類的“可心之物”。李清照在生活中“淡淡妝”的同時,更注重為自己的思想和精神提供盛裝。她會為了買到喜歡的書而節省化妝品的開銷。靖康之亂爆發后,李清照在南逃時還載著十五箱書籍。除了讀書創作,連茶余飯后的消遣,也顯得極為高雅,讓我們看到真正的才女氣質,那便是無須刻意雕琢打扮,舉手投足間盡顯風華絕代。清初第一詞人納蘭性德在《浣溪沙》中所寫的“賭書消得潑茶香”,就足以證明這一點。
薛濤 才情更勝脂粉香
再來看看唐代那位蕙質蘭心的女校書薛濤。成都有座望江樓,上面有這樣一副對聯:古井冷斜陽,問幾樹枇杷,何處是校書門巷;大江橫曲檻,占一樓煙雨,要平分工部草堂。對聯中的這位“要平分工部草堂”的人,就是“掃眉才子”薛濤。
薛濤雖被迫身為官妓,但品格高潔,才華出眾,其作品更是大氣雄渾,有著極為深刻的意蘊。明代三大才子之一的楊慎都評價薛濤的詩“有諷諭而不露,得詩人之妙”。不僅詩才出眾,薛濤還設計創制了用于寫詩的“薛濤箋”,又名“浣花箋”,為中國文化增添了一份獨特的底蘊。薛濤畢竟有過身為官妓的經歷,周旋于男性世界,按照常理推論,每天應是花枝招展,胭積如云。但這位才女卻不注重表面的濃妝艷抹,不追求外在的華服香脂。其橫溢的才華與高雅的氣質,凝聚成一種獨有的“精神”。用這種精神為自己化妝,薛濤怎會被歷史的塵埃所湮沒!
謝道韞 柳絮才高奇女子
最后說說東晉時期那位著名才女,同時又頗具將門虎女之風的謝道韞。她不僅因為那句“未若柳絮因風起”而為中國文化留下了“詠絮之才”的典故,使“詠絮”成了才女的代稱,更是有膽有識,臨危不懼,真正做到了“生命的化妝”。謝道韞出身高貴,是安西謝奕之女,宰相謝安的侄女,但卻沒有嬌貴之氣,而是名副其實的氣度非凡,當時的一位太守都稱其“使人心形俱服。”
晉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爆發了孫恩之亂,謝道韞的丈夫王凝之及她的幾位堂兄弟均死于孫恩之手,面對血海深仇,謝道韞在沖出重圍的過程中砍殺了數名叛亂士兵,后被擒。《晉書烈女傳》記載,當叛亂士兵欲殺掉謝道韞的小外孫時,她慷慨陳詞:“事在王門,何關他族!必其如此,寧先見殺。”面對正氣凜然、超凡脫俗的謝才女,孫恩竟也放下了手中的屠刀,釋放了謝道韞和她的小外孫。為人稱道的奇女子之所以“奇”,就在于用內在的生命力量,為自己“化妝”出無畏與堅強,進而征服了敵手,也征服了歷史。正如孟子所說,“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
其實,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化妝的內涵:請以書香為化妝品,浸潤出一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自我;請以美德為化妝品,塑造出一個“風沙磨礪俏玉容”的心靈;請以風骨為化妝品,錘煉出一個“為人須為人中雄”的本真。生活中,大可不必苦苦尋覓高超的化妝術和昂貴的化妝品,林清玄先生在《生命的化妝》中已給出答案:改變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上下功夫,一定要從內在里改革。可惜,只在臉蛋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這個道理。
古代化妝品和化妝種類:
眼圈化妝
自古以來,人們為了保護肌體或為了修飾儀表,十分關注化妝。在原始人時期,人類習慣于在身體皮膚上涂抹動物脂肪、油類、粘土和黃土,用以避寒防暑和防止昆蟲叮咬。當時,人類生活于莽莽的原始森林中,為了預防風土疾病,還熱衷于搞迷信咒術來去邪除魔,每當人們舉行祭典儀式時,必須化妝眼睛和面部。
在古埃及,人們為了防止炎熱和皮膚干燥,常用香油和油質軟膏涂抹皮膚。另外,古埃及人還喜歡眼圈化妝,即在上下眼皮上勾畫綠色、黑色或藍色顏料,據說這是為了預防砂眼、蒼蠅(古代熱帶有一種蒼蠅能飛進眼內產卵)和飛蟲的入侵,也是為了遮蔽灼熱的陽光和消毒。因此在配制這種涂料化妝品時,大多摻入具有殺菌作用的藍綠色孔雀石粉末。后來人們對這類化妝品的色澤也開始講究起來,便特別愛用淡黑色的二氧化錳調制的涂料,甚至還有選用綠色樹脂的。
據人們對古代木乃伊的研究分析,結果發現古人的眼皮上部涂過黑色顏料,下眼皮涂過藍綠色顏料,這種黑色顏料的主要成分是硫化鉛,藍綠色顏料主要成分是孔雀石(內含大量硫酸銅)。
在中東地區,婦女們很早以前就有把眼圈勾畫成藍黑色的習俗,至今,在某些伊斯蘭國家里,人們仍可透過薄薄的面紗,偶爾見到那些眼圈濃妝艷抹的婦女。在古希臘時代,人們先用煙黑涂描眼睫毛,然后涂上黃白色的天然橡膠漿。當時婦女還愛從指甲花萃取紅色染料,涂抹嘴唇和兩頰。
眉唇化妝
據記載,紂王愛將凝固的花汁給寵妻愛妾染指甲和化妝面容,因這種化妝品最早源于燕國,所以后人就把它叫作“燕脂”。
遠在漢代,中國女子已廣泛使用口紅。從二千多年前的前漢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中出土的漆器梳妝箱中,除有發綹、梳子和香粉外、還發現有燕脂。
眉筆在古代又名“黛”,歷史也頗悠久。據文獻記載,侍奉前漢宣帝的京都知事張敞最愛為其妻用黛畫眉。后漢初期,長安地區的女子盛行畫“寬眉”,當時用的是青藍色眉筆。到了唐代,則流行畫蛾須(觸角)眉。
唐代還流行“紅妝”、“朱臉”和“紅臉”,這是女子在化妝前先在臉部抹上白粉,再涂上紅色胭脂。據傳說,楊貴妃去后宮同雙親告別時,淚水縱橫,臨上車時,因天氣寒冷,臉上的淚水竟凍結成紅色的薄冰呢!……此外,還有一段有趣的傳說,貴妃因體態豐滿,每當盛夏季節便熱得喘不過氣來,汗水盈盈,每當她用手絹抹臉時,手絹就變成紅色的了。
唐代大詩人也寫過《時世化妝》一詩,詩中描述了當時長安女子流行在唇上涂黑油(稱為“烏膏唇”),臉上抹白粉的化妝術。
公元601年,高麗僧把口紅傳到日本,所以當時的《吉祥仙女圖》中的仙女們的唇上都涂有口紅,但日本女子普及口紅化妝還是在十八世紀初,那時的女子為了使口紅抹得濃些,都愛在涂口紅前先在唇上涂上墨。
化妝小技巧:
1、每隔一段時間化妝用具要全部清洗一次,沖洗并自然陰干。
2、化妝筆不用時套上套子,以保持平滑和完美的筆尖形狀。
3、用專用的化妝刷,因為專用刷厚實而且柔軟,并因用途不同而形狀各異。
4、以最自然的方法使頭發更烏黑發亮。金色頭發在洗發后用甘菊水潤濕可造成柔美的光澤。黑、棕色的頭發則可將胡桃殼放在水中煮開,再用溫火慢煮2小時,濾出汁液,倒進容器里,洗發后用汁液沖發,2秒鐘后再用清水沖洗掉。
5、用香蕉皮內面處理面皰,方法為輕拭在臉部長痘痘的部位。
6、做日光浴之前去掉所有體香劑、香水和化妝品的殘留物。
7、臉部擦粉后把多余的殘粉按摩到手上和其它部位的皮膚上。
8、搭乘飛機時,注意保持皮膚的滋潤。因為大氣壓力會使皮膚干燥,為此在手提袋中放些清潔用化妝棉,隨時為臉部增加水分。
9、偏紅膚色者避免在臉上用紫色系、紅色系化妝品;膚色蠟黃者,勿用呆板的中性色和中度棕色。
10、靈活用粉、紫或綠色系的松粉可以調和偏紅的膚色。
11、選擇粉底時,可試著在手背上調勻兩種顏色。
12、夏天不要用粉底,改用有顏色的乳液,以給皮膚自然的光澤,并顯出淡淡的古銅色。
13、在眼角內側用紅色化妝筆點上一小點,可使眼睛看起來明亮增大。
14、下眼瞼邊上用黑眼線筆描一下,可增加眼睛的濃度和神秘感;改用其它有色筆時,如顏色比你的眼影淡一點或深點,可使你雙眼有朦朧的夢幻之美。
15、在眼睛四周涂化妝品時要非常小心,因為這部位的組織特別細嫩,切勿有拉或扯的動作,這會使這里的皮膚組織變松。
16、用盒子裝眼影。
17、在頰上和眼瞼上擦腮紅造成柔美的效果,再加幾筆睫毛膏,即可完成簡易化妝。
18、用粉制品,如抹眼影和腮紅時,動作要輕。先用刷子取色并在手腕背上輕刷幾下去掉過多的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