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貴族女子為什么帶指甲套
清代服飾貴族女子留長指甲,以鳳仙花或指甲花染指甲的風氣由來已久。清代用金銀做成指甲套,紋飾極為精美華麗,種類豐富。清代的指甲套也稱“護指”。那么清朝貴族女子為什么帶指甲套?
歷史原因
古代中國地位很高的男人、女人都留起長的指甲,顯示他們無須勞動,男士則顯示他們的雄性力量及身份地位。中國清朝時期的皇宮貴婦們更是用鑲珠嵌玉的豪華金屬或者景泰藍指甲套,以保護他們精心留飾的指甲。在中國歷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美甲人物要數清朝時期,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后,將裝飾性的金屬或者景泰藍假指甲套于小指,無名指上,以增加其指甲的長度,顯示其尊貴地位。那裝飾性的金屬或者景泰藍假指甲上雕刻著圖案,非龍即鳳,大概便是我們初識彩繪的雛形。現在還留存的金鏨古錢紋指甲套足以證明其奢華。
帶指甲套的重要用途
指甲套在現代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似乎并不常見,即使是在古代,這一用來作為手指裝飾的藝術品也大多用于皇室或王公貴族等身份高貴的夫人,以顯示自己的雍容華貴。
其實,中國古代婦女蓄指及飾戴護指套的傳統由來已久,由于古代男子對于女性美的評判標準不僅僅是豐腴的身段和嬌好的面孔,還在與其纖細較小的雙手,這樣就使得指套在古代貴婦人中顯得格外流行。然而,指甲套的作用并不僅限于此,古代的貴族夫人們大多都喜歡蓄留長長的指甲以示美觀,但由于指甲本身的脆弱性和生長的緩慢使得她們很注重于對指甲的保護,其最初作為保護指甲的護具漸漸發展為一種裝飾品。
相關介紹
清宮的皇后、嬪妃,極喜歡蓄指甲。一般來說,蓄一根一寸長左右的指甲,通常需要半年以上,而且稍不留神,就會劈裂折斷,為了保護這種細長的指甲,特在手指上加罩一個套筒,以起到保護的作用。這就是人們俗稱為護指的器物。除大拇指需要靈活不受限制外,其余各指均可飾戴,既可以對稱成套地戴,也可以單手或單指戴飾。清宮皇后、嬪妃們的指甲套質地有金、銀、玉、烏龜殼、銅、琺瑯等多種材料,利用鏤空、鏨花、鑲嵌等裝飾手法,紋樣大小由基部到指尖順勢而收,自然流暢,背面多為鏤雕,極少封塞,這樣可使空氣流通,夏季飾戴不致憋悶。
指甲套的收藏價值
從這一套指甲套可以看出,其材質上大多采用金、銀、銅等金屬另外在其外圍鑲嵌一些寶石,花紋及鏤空圖更顯其在做工上的精細,每一個指甲套在外觀形狀上的不同都說明了那時因指甲套的流行使得工匠們在指甲套的制作上逐漸形成的純熟手工技藝。這些飾物放于如今社會來看或許會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但其作為一個時代獨特手工藝的標志,在歷史和文化上還是有一定收藏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