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計之暗度陳倉
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戰例,歷來為人們所津津樂道。韓信這一招,奠定了劉邦大業的基礎,后來有很多兵法家效法韓信,兵法家探尋源流,究其真諦,使“暗渡陳倉”成為三十六計中的一計。那么下面小編向大家介紹三十六計之暗度陳倉。
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戰例,歷來為人們所津津樂道。韓信這一招,奠定了劉邦大業的基礎,后來有很多兵法家效法韓信,兵法家探尋源流,究其真諦,使“暗渡陳倉”成為三十六計中的一計。“暗渡陳倉”的前提,是“明修棧道”,即公開地展示一個讓敵人覺得愚蠢或者無 害的戰略行動,以使敵人松懈警示。在公開行動的背后,或有真正的行動,或去轉移防衛,趁敵人被假象蒙蔽而放松警惕時,給敵人以措手不及的致命打擊,自己則在沒有遭到任何抵抗或防備的情況下,出奇制勝。
這種計謀,不僅用于兵事,生活舞臺上的男女們,便不時地演出“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好戲來。
“暗渡陳倉”和“聲東擊西”有相似和不同之處,相似處是:兩者都是虛張聲勢,制造一種假象迷惑敵人,在假象的掩蓋下,采取真實行動。不同之處是:“暗渡陳倉”是同時采取真偽兩個行動,表面上采取一個對敵方無大害的行動或采取讓敵方覺得愚蠢的行動,如“明修棧道”,以麻木敵人;暗地里施行一個重大的打擊敵人或擴張我方的行動,如韓信“暗渡陳倉”;“聲東擊西”是一個打擊行動,真偽兩個目標,有意地把敵領開。
如果混淆兩個計謀的作用以及操作方法,就會招致災禍,如姜維把“暗渡陳倉”弄成“聲東擊西”,而“聲東擊西”又被鄧艾識破,結果鄧艾先占據陣地,以逸待勞,給姜維以迎頭打擊,使姜維大敗。在現代經商賺錢的經營活動中,“暗渡陳倉”是商家常用的妙計,此計是指制造假象,迷惑對手或消費者,使其購買本企業的產品或者要本企業為之提供服務,達到占領市場的目的,但就在真正使用這一妙計的時候,必須事先“明修棧道”,以迷惑對手,還不能讓對手看出破綻,方能順理成章地實現自己的企圖。
相關人物:
韓信(?—前196),淮陰(今江蘇淮安)人,西漢開國功臣,官拜楚王、上大,中國歷史上偉大軍事家、戰略家、統帥和軍事理論家。年輕時曾受“胯下之辱”。
作為軍事家,韓信是繼孫武、白起之后,最為卓越的將領,其最大的特點就是靈活用兵,其指揮的井陘之戰、濰水之戰都是戰爭史上的杰作;作為戰略家,他在拜將時的言論,成為楚漢戰爭勝利的根本方略;作為統帥,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率軍出陳倉、定三秦、破代、滅趙、降燕、伐齊,直至垓下全殲楚軍,無一敗績,天下莫敢與之相爭;作為軍事理論家,他與張良整兵書,并著有兵法三篇。可是,后來高祖病危,皇后呂氏掌權,因有人告其謀反,被呂后設計害死。后人用“成敗一蕭何,生死兩婦人”來概括他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