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報紙是怎樣的
報紙newspaper(s)是以刊載新聞和時事評論為主的定期向公眾發行的印刷出版物。是大眾傳播的重要載體,具有反映和引導社會輿論的功能。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古代的報紙是怎樣的?
我國古代報紙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主要的發展階段:宋朝時的發達、明朝時的獨立、清朝時的完備。下面我們就依次來看一下它的發展軌跡。
我國早期的報紙,到了宋代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開始出現了在封建政府中樞部門統一管理下發行的官報:邸報。負責發行邸報的機構是進奏院。
報紙的發展歷史
第二,它的讀者已經不像唐代進奏院那樣,只限于少數藩鎮長官,而是逐漸擴展到中央和地方的各級官員和士大夫知識分子。
第三,它已經完全從官文書中分離出來,成為一種官方的新聞傳播工具,信息量逐漸加大,新聞的時效性也有所加強。
第四,它是定期連續發行的。發行的周期,各時期不太一樣,從每日、每五日到每月,都有過。
不過,雖然邸報比起進奏院狀報來顯示出更多的進步性,但是邸報和進奏院狀報在本質上都是同一種事物,他們的性質是完全一樣的,即都是封建官報。這一點大家要引起注意。
宋朝邸報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皇帝的詔旨、皇帝的起居、官吏的任免、臣僚的章奏、戰報、刑罰等。
為了鞏固皇權、維護封建統治的秩序,宋代開始注意到對邸報的傳發工作進行管理。其中,嚴令規定了不許刊登的一些不利于統治的內容,比如說災異、軍情、朝廷機事(也就是皇帝認為容易引起反對和非議的一些事情)、還有未經批轉公布的臣僚章疏,這些內容一般都是不允許報道的。為此,宋代還實行了“定本”制度,“定本”,指的是經官方審定的邸報樣本,進奏官們必須根據這一樣本進行發報,不得超出這個范圍。
小報
另外,宋朝之所以被稱為我國古代報紙的發達時期,原因不僅僅在于邸報有了質的發展,還在于,在宋朝出現了另一種形式的古代報紙——小報。說到小報,我們一定會想起“小道消息”這個詞,它和我們正常的信息來源相對,是一種非官方的說法。有時候,小道消息比正規的消息來得早,有時候,小道消息傳播了正規渠道不傳播、但是對于我們來說又是迫切想知道的新聞。
“小報”記載的也是非官方發布的消息,它是我國新聞史上最先出現的民間報紙。由于這種報紙為讀者提供了不少官報所不載的和官方禁我國古代報紙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主要的發展階段:宋朝時的發達、明朝時的獨立、清朝時的完備。下面我們就依次來看一下它的發展軌跡。
邸報
邸報,只是從宋朝開始的,對封建官報的最經常最習慣使用的一種稱呼。宋朝的報紙和唐朝一樣,也沒有固定的名稱,邸報是其中一種。
宋朝建立之初,對唐朝的進奏院進行了整頓,我們知道,唐朝的進奏院是由各地方藩鎮首領建立的,他們各自為政,各進奏院的官員們只負責摘錄各自的長官所需要的信息。這種狀況到宋代有了質變。宋朝在這些分散的進奏院之上建立了一個都進奏院,對各進奏院的活動實行統一管理,其中負責信息采集和傳報工作的進奏官或邸吏,由封建中央政府統一領導。
這樣一來,原來由各個地方諸州的進奏院自行開展的對稿件的采集、編輯、整理、審定等新聞信息傳遞的工作,就逐步由中樞部門接管,只是在發報環節上,仍由各地的進奏院和進奏官們負責。因此,和唐代的進奏院狀比起來,宋代的邸報具有更多的報紙的特征和封建官報的色彩。
首先,它已經不像唐代進奏院那樣,只是一種由派駐首都的進奏官向自己的上級藩鎮長官報告新聞的新聞信,而是一種在封建中樞部門統一管理下,按照一定制度,一式多份地發往諸路州郡,向地方傳報朝廷信息的中央一級官報。
第二,它的讀者已經不像唐代進奏院那樣,只限于少數藩鎮長官,而是逐漸擴展到中央和地方的各級官員和士大夫知識分子。
第三,它已經完全從官文書中分離出來,成為一種官方的新聞傳播工具,信息量逐漸加大,新聞的時效性也有所加強。
第四,它是定期連續發行的。發行的周期,各時期不太一樣,從每日、每五日到每月,都有過。
不過,雖然邸報比起進奏院狀報來顯示出更多的進步性,但是邸報和進奏院狀報在本質上都是同一種事物,他們的性質是完全一樣的,即都是封建官報。這一點大家要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