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刑罰:活埋
活埋,一般用于大規模屠殺。活埋是戰爭時常用的手段。因為省力,速度也快。戰爭時的活埋,都是叫戰俘自己挖坑,有時會先殺死俘虜再把他們推下去,但時間不夠的時候(或是要省子彈時),就直接把他們推進去以后蓋土。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古代刑罰:活埋。
古代刑法--活埋
活埋又叫做坑殺或者是生瘞,是歷代統治者慣用的一種殘忍的將人正法的方式。常見的通常有三種形式。其一是,古代戰役中,一方對另一方的俘虜在特殊情況下要用活埋的辦法正法他們。戰國時,趙國的空言無補專家趙括在長平兵敗,四十萬趙軍成了秦國的戰俘,活埋又叫做坑殺或者是生瘞,是歷代統治者慣用的一種殘忍的將人正法的方式。常見的通常有三種形式。其一是,古代戰役中,一方對另一方的俘虜在特殊情況下要用活埋的辦法正法他們。戰國時,趙國的空言無補專家趙括在長平兵敗,四十萬趙軍成了秦國的戰俘,秦將白起害怕了這些降卒造起反來難以控制,就在一夜之間把他們都全部坑殺,只把這二百四十人放回趙國報信。
十六國時,后在趙石勒也愛活埋人。石勒為了劉元海部將時,曾渡過黃河攻陷白馬,坑殺男女庶民三千余口。后來,石勒在武德圍殲了晉冠軍梁巨部,坑殺了降卒一萬多人。其二是,歷代統治者在彈壓敵對勢力的反抗時,也常實行活埋。如秦始皇同一中國后,坑殺了儒生四百六十七多人。又如隋大業年間的楊玄感叛亂失敗,隋煬帝派了裴蘊清查楊玄感的黨羽,捕捉后立刻下詔讓郡縣把他們全部坑殺,死的人不計其數。其三是,古代的有些貴族在死後用妻妾殉葬,有的君主死了后用妃嬪殉葬,多是將人活埋。從年齡時起開始改用陶俑代替活人殉葬,或者是將殉葬者殺死后陪葬,但卻仍有個別殘暴之徒死后殉葬時生埋活人。
活埋作為官方使用的將人正法的刑罰,僅見于遼代。遼太祖耶律的億神冊三年(918)四月,皇弟迭烈哥因陰謀叛亂,事情敗露后被擒,按其的罪行應當執行斬首。太祖讓人先挖好泉臺,預備埋他,這時很多近戚都來為迭烈哥講情。太祖平時就最厭惡其弟寅底石的妻子涅里袞,就說:“假如涅里袞能代替迭烈哥死,我就同意你們的哀求。”于是,涅里袞就自縊于挖好的泉臺中,另外又將奴仆女古與介入叛亂者曷魯只活埋,為涅里袞殉葬,迭烈哥因此而被赦免。
元代末年還有那么的一件事。至正二十七年(1367),張士誠給朱元璋消滅了,錢鶴皋散盡了家財起兵為張士誠報仇。他有個女兒名字叫做錢蓮仙,才十八歲,生得才貌雙全,錢鶴皋擔心她無依無靠會趕上災禍,就在地下建造一座石頭屋子,囤積三年的糧食,讓女兒住在里面,這實際上就是將女兒活埋在地下。他對女兒說:“三年之內,我打敗朱元璋,攻下南京,就接你出去。”不久,錢鶴皋兵敗被殺,蓮仙只好在長久地埋死了地下了。這固然不是懲罰性質的活埋,錢蓮仙的遭遇也是夠悲慘的。
延伸閱讀
古波斯人在活埋實施前,會將犯人從高處擲入一大堆刻意燒成的灰塵之中,灰燼進入犯人肺部所引起的窒息遠比一般活埋所引起的單純缺氧要可怕得多。
高盧人和 日耳曼人用活埋對待叛徒和逃兵。 哥特人則用之專門處理同性戀者。在 中世紀的法國,為了"體面",女人是不會被吊死的,畢竟一個女人吊在半空中,在眾人的眼皮下甩來扭去,晃動著雙腿是極不合禮儀的事,所以必須活埋她。現代的活埋記載見于越戰時期。
相關人物
白起,又名公孫起,戰國時期秦國名將。郿縣(今陜西郿縣東北)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統帥。白起為秦昭王征戰六國,為秦國統一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曾在伊闋之戰大破魏韓聯軍,攻陷楚國國都郢城,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功勛赫赫,白起是繼中國歷史上自孫武、吳起之后又一個杰出的軍事家、統帥,與廉頗、李牧、王翦并稱為戰國四大名將,位列戰國四大名將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