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器是誰發明的 計算器的發明歷史
計算器是現代人發明的可以進行數字運算的電子機器。關于計算器的基本知識大家了解哪些呢?知道是誰發明的嗎?知道當中的發明歷史嗎?下面跟隨學習啦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計算器的發明者以及發明歷史
計算器是最早的計算工具,例如: 奇普(Quipu或khipu)是古代 印加人的一種結繩記事的方法,用來計數或者記錄歷史。它是由許多顏色的繩結編成的。
還有 古希臘人的 安提凱希拉裝置,中國的 算盤等。 中國古代最早采用的一種計算 工具叫籌策,又被叫做 算籌。這種算籌多用 竹子制成,也有用木頭,獸骨充當材料的。約二百七十枚一束,放在布袋里可隨身攜帶。直到今天仍在使用的 珠算盤,是中國古代計算工具領域中的另一項發明,明代時的珠 算盤已經與現代的珠算盤幾乎相同。
早期的計算器為純手動式,如算盤、算籌等。算盤通常是以滑動的珠子制成。在西方,算盤在印度阿拉伯數字流行前使用了數個世紀,且在近代中國的記帳與商務上仍廣泛使用。后來出現機械計算器。17世紀初,西方國家的計算工具有了較大的發展,英國數學家 納皮爾發明的"納皮爾算籌",英國牧師奧卻德發明了計圓柱型對數算尺,這種計算尺不僅能做加減乘除、乘方、開方運算,甚至可以計算 三角函數, 指數函數和 對數函數,這些計算工具不僅帶動了 計算器的發展,也為現代計算器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成為現代社會應用廣泛的計算工具。
1642年,年僅19歲的法國偉大科學家 帕斯卡(Pascaline)發明了第一部機械式計算器,在他的計算器中有一些互相聯鎖的齒輪,一個轉過十位的齒輪會使另一個齒輪轉過一位,人們可以像撥電話號碼盤那樣,把數字撥進去,計算結果就會出現在另一個窗口中,但是只能做加減計算。1694年, 萊布尼茲(Leibniz)在德國將其改進成可以進行乘除的計算。此后,一直要到20世紀50年代末才有電子計算器的出現。
19世紀,巴貝奇將計算工具的概念更往前推,試圖創建第一個可編程式計算器,但他建造的機器太重了,因而無法操作。
20世紀,20世紀70年代開始,微處理器技術被吸納進計算器制程,最初的微處理器是Intel于1971年為日本名為Busicom(ビジコン)的計算器公司生產的,1972年惠普推出第一款掌上科學計算器HP-35。
計算器的類型
專用計算器
此類計算器一般都是以軟件的形式存在, 它除了具有常用計算器的功能外, 還可以 由使用者自已編寫程序或公式,把較復雜的運算步驟或者公式貯存起來,以后可以調用,進行多次重復的運算, 甚至能打印計算過程與結果。大多數的專用計算器的能功能它都可實現, 如 個人所得稅計算, 單位換算等都可以由使用者自行編程計算. 使用者也可到網上下載別人制作好的公式文件進行計算. 綜合計算器適用范圍廣, 不僅適用于普通用戶, 也適用 程序員, 更適合于各個設計行業的復雜計算, 如建筑, 水利, 機械, 傳動, 齒輪, 結構, 醫學, 甚至大學生的畢業設計, 中小學生也可使用它來學習數學知識和一些簡單的編程計算, < 超級公式計算器>就是此類計算器中的一個代表。
電子計算器
過去有些計算器像是今日的 計算機一樣大,第一個機械計算器是桌面型機械 設備,但很快被桌面型電力機械計算器取代,之后又被 真空管、 晶體管、 集成電路邏輯線路等材料依序取代。今日大部分計算器是掌上型微電子設備。
基本計算器
過去有些計算器像是今日的計算機一樣大,第一個機械計算器是桌面型機械設備,但很快被桌面型電力機械計算器取代,之后又被真空管、晶體管、集成電路邏輯線路等材料依序取代。今日大部分計算器是掌上型微電子設備。
計算器的復雜度隨著使用目的而有所不同。最簡單的計算器模塊應該包含下列部件:
20世紀80年代早期,基本計算器開始置入其他小型設備,例如 手機、BBCall(pager)或腕表。
高級電子計算器
較高級的 科學計算器或 工程型計算器支持 三角函數、統計與其他函數。而最先進的現代計算器甚至可顯示圖型,并且包含 計算機代數系統。這種計算器可以編寫程序,且內含了代數方程式求解程序、經濟模型甚至游戲程序。這類計算器可顯示填滿顯示屏的單一數值。并可將數字以 科學記數法表現至9.999999999*10。如果用戶試圖輸入一過大的數值或運算產生過大數值的算式(例如輸入 100!,即100 階乘),則計算器僅顯示 錯誤一詞。因為存儲器如此有限的計算器無法存儲如此巨大的輸入( 約等于9.3326215443944 * 10 ^157)。
錯誤也用以表示 數學上未定義的函數或操作,例如除以零或對負數取平方根(除了某些昂貴的計算器擁有可處理復數的特殊函數,大部分科學計算器不允許 復數的存在)。某些少數計算器可分別這兩種錯誤的不同,雖然用戶依然難以了解error 1與error2的差別何在。
僅有少數公司研發與制造現代職業工程師與經濟學家用的計算器:最有名的是 Casio、 夏普、 HP與 德州儀器。這些計算器都是 嵌入式系統的范型。
windows計算器
在windows系統中自帶有計算器,并可在簡易計算器和科學型計算器之間進行切換。
打開方式:
1:開始-程序-附件-計算器。
2:開始-運行-輸入"calc",即可打開。
3:通過網頁調用本機程序實現在線計算器的所有功能。
打開后的程序可點擊“查看”-進行科學型/標準型之間的切換。
windows系統自帶的計算器程序叫做calc.exe,其路徑是 X:\WINDOWS\system32\calc.exe 。("X"代表系統盤符號)
計算時可使用鼠標點擊按鈕進行操作,也可在鍵盤的數字鍵區呈開啟狀時,通過數字鍵區的按鍵進行操作。
統計計算:可計算一系列數據的和,平均值等。
科學計算:可進行函數、對數運算,以及階乘、冪運算等。
數制的轉換:可進行十進制、二進制、八進制、十六進制整數的相互轉換。
其中有很多的特殊符號,例如: PI等于 π 的意思,就是π=3.1415926```或6.283185```或9.424777```
ln 就是自然對數,在數學中 ln(x)是以e為底的x的對數,f(x)=ln|x|的導函數為f'(x)=1/x。
log 舉個例子就是:lg5,是以10為底的對數,10是可以省略的,等于0.698970。
sin ——角A的對邊與斜邊的比叫做角A的正弦,記作sinA,即sinA=角A的對邊/斜邊
cos—— 余弦定理是揭示三角形邊角關系的重要定理,直接運用它可解決一類已知三角形兩邊及夾角求第三邊或者是已知三個邊求角的問題,若對余弦定理加以變形并適當移于其它知識,則使用起來更為方便、靈活。
tan——正切 函數是直角三角形中,對邊與鄰邊的比值。
n!——這個是數學中的階乘。
等等這些符號有利于我們計算,方便快捷的得出結果。
計算器與電子計算機
與電子計算機的最大區別在于:
計算器只是簡單的計算工具,有些機型具備 函數計算功能,有些機型具備一定的貯存功能,但一般只能存儲幾組數據。
計算機則具備復雜存貯功能、控制功能,更加強大,在中國俗稱“ 電腦”
計算器和計算機一樣都能夠實現數據的 錄入、處理、存儲和輸出,但它所以
區別于計算機的就是,它不能自動地實現這些操作過程,必須由人來操作完成。而計算機通過編制程序能夠自動進行處理。所以以自動化程度來區別二者,就在于是否需要人工干預其運行。
實際上二者還有另一個本質性的區別。計算器使用的是固化的處理程序,只能完成特定的計算任務;而計算機借助操作系統平臺和各類應用軟硬件,可以無限擴展其應用領域。也就是說,是否具有擴展性是二者的本質區別。
單片機又稱單片微 控制器,它不是完成某一個邏輯功能的 芯片,而是把一個計算機系統集成到一個芯片上。概括的講:一塊芯片就成了一臺計算機。在計算機應用與智能化控制的科學家、工程師手中,它和計算機的本質相同,可以開發出針對各類電子電氣產品的應用,例如 洗衣機。但對于用戶來說,他們并不需要知道洗衣機里的單片機的接口和編程語言,只要能操作洗衣服就行,因此單片機用于某個具體的電子產品上就需要配合簡潔方便的人機界面,用戶只使用它的特定功能。
計算器選購方法
1.看速度
計算器計算的速度一定要快。還要 保證得數不能錯。
2.按鍵的靈活
計算器一定要按得出 數字,不然是很麻煩的。
3.屏幕清晰,有無痕跡
計算器一定要 屏幕清晰,無痕跡。這里有個方法:1.連續按數字8,便可檢測數字是否完整。2.檢測 小數點是否能顯示(每一位都要檢查)。
4.外蓋有無受損
如受損,別選購它,很可能電子 零件會掉下來, 損壞計算器。
看過計算器是誰發明的的人會看:
1.魯班發明鋸子的故事
2.創新發明的名言
3.魯班根據什么發明了鋸子
5.一個關于想象力與發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