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鏡是誰發明的 眼鏡的發明歷史
眼鏡是以矯正視力或保護眼睛而制作的簡單光學器件。大家知道關于眼鏡的知識嗎?知道是誰發明的嗎?知道當中的發明歷史嗎?下面跟隨學習啦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眼鏡的發明者以及發明歷史
眼鏡最早出現于1289年的意大利佛羅倫薩,據說是一位名叫阿爾馬托的光學家和一位生活在比薩市的意大利人斯皮納發明的。美國發明家本杰明富蘭克林,身患近視和遠視,1784年發明了遠近視兩用眼鏡。1825年,英國天文學家喬治艾利發明了能矯正散光的眼鏡。有人認為,中國人在2000年前就發明了眼鏡。我國在明朝中期就出現了眼鏡。明萬歷田藝蘅在《留青日札》卷二《叆叇》條云:“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細節,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筆畫信明。中用綾絹聯之,縛于腦后,人皆不識,舉以問余。余曰:此叆叇也。”這時的叆叇即最初的叫法。
我國早期眼鏡的圖像及實物資料存世不多。中國歷史博物館藏明畫《南都繁會景物圖卷》(描繪明永樂年間南京城區民眾生活場景)中有一老者戴著眼鏡。而清代趙翼稱眼鏡傳入中國是在明朝宣德年間。清嘉慶年間眼鏡已經得到普及,張子秋在《續都門竹枝詞》云:“近視人人戴眼鏡,鋪中深淺制分明。更饒養目輕猶巧,爭買皆由屬后生。”清李光庭所著《鄉言解頤》記載,我國古代眼鏡根據子丑寅卯十二地支來劃分深淺標度。
自13世紀人類發明鏡片以來,一直用水晶玻璃磨制鏡片,中國采用除采用水晶外,并且使用人造水晶。后來使用玻璃鏡片。1937年法國發明了一種叫壓克力的塑料眼鏡片,雖不易破碎,但清晰度差。1954年法國依視路公司一位工程師從制作飛機座艙的材料中受到啟發,從而發明了樹脂鏡片,自此以后,這種鏡片便成為世界鏡片王國的至尊,一直沿用到現在。
眼鏡的保養方法
1.怎么摘戴眼鏡?
注意用雙手拿住眼鏡腿的尾部順著臉頰兩側平行向上的方向摘和戴。如用一只手摘戴會使眼鏡變形
2.注意從左邊開始折疊鏡框
主流廠家的鏡框是按從左鏡腿開始折疊設計的,所以如果先折右鏡腿,容易造成眼鏡框的變形或磨損。
3.眼鏡的放置方法
當你暫時性放置眼鏡時,最好將眼鏡的凸面朝上。若將凸面朝下,很可能會劃傷鏡片。
4.擦鏡片的方式
使用清潔的專用拭鏡布,注意務必用手托住擦拭鏡一側的鏡框邊絲,輕輕拭擦該鏡片。避免用力過度造成鏡框或鏡片的損傷。
5.鏡片沾灰或臟東西時
干擦容易磨花鏡片,建議清水沖洗再用紙巾吸干水份后用專用眼鏡布擦干。鏡片很臟時,建議用低濃度的中性洗劑清洗,然后用清水沖洗擦干。
6.請使用眼鏡盒
不戴眼鏡時,請用眼鏡布包好放入眼鏡盒。保存時請避免與防蟲劑、潔廁用品、化妝品、發膠、藥品等腐蝕性物品接觸,否則會引起鏡片、鏡架劣化、變質、變色。
7.眼鏡變形時
鏡架變形會給鼻子或耳朵造成負擔,鏡片也容易松脫。建議定期到專業店進行整形調整。
8.勿在激烈運動時使用
樹脂鏡片受到強烈沖擊有破碎的可能,易造成眼睛和面部損傷,建議不要在激烈運動時使用。
9.不要使用已磨花的鏡片
建議不要使用已出現劃痕、污點、裂紋等情況的鏡片,否則會因光線散色導致看東西不清楚,引起視力下降。
10.不要直視太陽
即使鏡片有顏色濃淡之差,也不要直視太陽或強烈光線,否則會傷到眼睛。
眼鏡的選擇技巧
一、根據臉型選擇:
盡量避免配戴與您的臉型太類似的鏡框,以免造成臉部的線條被過度地強調。通常臉的形狀有圓形,鵝蛋形,方形,倒三角形和葫蘆形。舉例來說,如果您的臉是方形的,您應該選擇比您臉形稍寬的鏡框,如此一來將會使您的臉型顯得稍微細長些;如果您的臉型為圓形,有角的與方形的框架有利于修飾您臉部的線條。[9]
二、根據膚色選擇
膚色較淺的人最好選擇顏色較淡的鏡框,膚色較深者則選擇顏色較重的鏡框。舉例來說:膚色較白者可以選擇柔和的粉色系,玳瑁殼的色澤或金銀色的框,稍暗的膚色則可以選擇紅色、黑色或玳瑁殼的色澤。
三、根據發型選擇:
如果您有劉海,鏡框的上緣避免與您的頭發接觸。如果您是卷發,注意鏡框不要太大,以避免框緣與頭發接觸到。
在夏天,由于難消的暑氣常給人煩躁疲憊的感覺。因為心理的影響,眼鏡如果配戴不當,容易給人多余的累贅感。因此,夏季配鏡講究搶眼而不刺眼。舉例來說,如粉紅色與灰色的橫條裝,搭配紅色新穎的鏡架,在增添一份書卷氣的同時,流露清閑可人的氣質。在冬季,暖色的紅頭巾和烏黑的秀發的對比下,如果再戴上同色的鏡架相映襯,你就是流行與個性的體現。
看過眼鏡是誰發明的的人會看:
1.顯微鏡是誰發明的 顯微鏡的發明歷史
2.最早的電腦病毒是誰發明的
3.互聯網是誰發明的
4.腦筋急轉彎誰發明的
5.軍訓最開始由誰發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