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地圖
廣州,簡稱穗,別稱羊城、花城,古稱任囂城、楚庭、番禺,廣東省省會,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廣州市地圖,希望能幫到你。
一、廣州簡介
廣州,簡稱穗,別稱羊城、花城,古稱任囂城、楚庭、番禺,廣東省省會,位于廣東省中南部,東江、西江、北江交匯處,珠江三角洲北緣,瀕臨中國南海。
從秦朝開始,廣州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行政中心。兩千多年來一直都是華南地區(qū)的政治、軍事、經(jīng)濟、文化和科教中心。廣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嶺南文化分支廣府文化的發(fā)源地和興盛地之一。
廣州是國務院定位的國際大都市,國家三大綜合性門戶城市之一,五大國家中心城市之一,與北京、上海并稱“北上廣”。
廣州從3世紀30年代起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主港,唐宋時期成為中國第一大港。明清兩代,廣州成為中國唯一的對外貿(mào)易大港,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歷史上最重要的港口。有“千年商都”之稱。加上外國人士眾多,也被稱為“第三世界首都”。
二、行政區(qū)劃
區(qū)劃沿革
1949年,廣州市劃分為28個區(qū),其中城區(qū)20個(逢源、黃沙、西禪、長壽、沙面、陳塘、太平、惠福、靖海、小北、德宣、西山、東堤、漢民、前鑒、大東、東山、洪德、蒙圣、海幢)、水上區(qū)1個(珠江區(qū))、郊區(qū)7個(南岸、沙河、芳村、石牌、新洲、瀝滘、三元里)。
1950年,28個區(qū)合并為16個區(qū),其中城區(qū)8個(長壽、河南、惠福、永漢、太平、越秀、大東、荔灣)、水上區(qū)1個(珠江區(qū))、郊區(qū)7個(南岸、沙河、芳村、石牌、新洲、瀝滘、三元里)。
1951年10月,郊區(qū)7個調(diào)整為4個(白云、芳村、西村、新滘)。
1952年9月,8個城區(qū)合并為5個(東區(qū)、中區(qū)、西區(qū)、北區(qū)、河南區(qū))。
1953年5月,西村區(qū)并入白云區(qū)。同年6月,黃埔區(qū)成立。
1956年6月,黃埔、白云、新滘3個區(qū)合并為郊區(qū)。
1958年12月,撤銷珠江區(qū),同年撤銷郊區(qū);原郊區(qū)的4個公社與花縣合并設立廣北縣,劃歸廣州市;原郊區(qū)的8個公社設立近郊區(qū)。
1959年3月,撤銷廣北縣,把花縣劃回佛山專區(qū);撤銷近郊區(qū)恢復郊區(qū),原從郊區(qū)劃出的4個公社劃回郊區(qū)。
1960年4月,從佛山專區(qū)劃出花縣、從化縣歸屬廣州市。同年8月,撤銷中區(qū)、郊區(qū),設立越秀區(qū)、東山區(qū)、海珠區(qū)、荔灣區(qū)4個城區(qū)和黃埔區(qū)、芳村區(qū)、江村區(qū)3個郊區(qū)。
1961年,韶關專區(qū)的佛岡縣劃歸廣州市。
1962年5月,3個郊區(qū)合并為1個郊區(qū)。
1963年,佛岡縣劃歸韶關專區(qū)管轄。
1973年,郊區(qū)部分再分設黃埔區(qū)。
1975年,佛山地區(qū)的番禺縣、惠陽地區(qū)的增城縣和龍門縣、韶關地區(qū)的新豐縣劃歸廣州市。
1983年,韶關地區(qū)的清遠縣、佛岡縣劃歸廣州市。
1985年1月,郊區(qū)部分分設天河區(qū)、芳村區(qū)。
1987年1月,郊區(qū)改稱為白云區(qū)。1988年1月7日,龍門縣劃歸惠州市,新豐縣劃歸韶關市,清遠縣和佛岡縣劃歸清遠市。
1992年5月,撤銷番禺縣,設立番禺市(縣級),由廣州市代管。
1993年6月,撤銷花縣,設立花都市(縣級),由廣州市代管。同年12月,撤銷增城縣,設立增城市(縣級),由廣州市代管。
1994年3月,撤銷從化縣,設立從化市(縣級),由廣州市代管。
2000年5月,撤銷番禺市和花都市(縣級),設立番禺區(qū)和花都區(qū)。
2005年4月,撤銷東山區(qū)并入越秀區(qū);撤銷芳村區(qū)并入荔灣區(qū);設立南沙區(qū)和蘿崗區(qū)。廣州市轄10個區(qū)和代管2個縣級市。
2014年2月,撤銷黃埔區(qū)、蘿崗區(qū),設立新的廣州市黃埔區(qū);撤銷從化市、增城市,設立從化區(qū)、增城區(qū)。廣州市下轄11個市轄區(qū)。
區(qū)劃詳情
廣州市本級統(tǒng)籌區(qū)即越秀、海珠、荔灣、天河、白云、黃埔、南沙,簡稱“老七區(qū)”。東山、芳村、蘿崗原為老七區(qū)之一,后因合并而撤銷,南沙為新的老七區(qū)組成部分。老四區(qū)原指越秀區(qū)、東山區(qū)、海珠區(qū)、荔灣區(qū),但是區(qū)域調(diào)整之后,就采用老三區(qū)(老城區(qū)),指越秀、荔灣、海珠;新四區(qū)為番禺區(qū)、花都區(qū)、從化區(qū)、增城區(qū)。
三、地理環(huán)境
位置境域
廣州地處中國南部、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北緣,是西江、北江、東江三江匯合處,瀕臨中國南海,東連博羅、龍門兩縣,西鄰三水、南海和順德,北靠清遠市區(qū)和佛岡縣及新豐縣,南接東莞市和中山市,隔海與香港、澳門相望,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中國的“南大門”。
廣州位于東經(jīng)112度57分至114度3分,北緯22度26分至23度56分。市中心位于北緯23度06分32秒,東經(jīng)113度15分53秒。[11]
地貌
廣州屬于丘陵地帶,地勢東北高、西南低,背山面海,北部是森林集中的丘陵山區(qū),最高峰為北部從化市與龍門縣交界處的天堂頂,海拔為1210米;東北部為中低山地,有被稱為“市肺”的白云山;中部是丘陵盆地,南部為沿海沖積平原,為珠江三角洲的組成部分。
河流
珠江及其眾多支流貫穿整個廣州。
氣候
廣州地處亞熱帶沿海,北回歸線從中南部穿過,屬海洋性亞熱帶季風氣候,以溫暖多雨、光熱充足、夏季長、霜期短為特征。全年平均氣溫21.9為攝氏度,是中國年平均溫差最小的大城市之一。一年中最熱的月份是7月,月平均氣溫達28.7℃。最冷月為1月份,月平均氣溫為13.5℃。平均相對濕度77%,年降雨量約為1736毫米。全年中,4至6月為雨季,7至9月天氣炎熱,多臺風,10月、11月、和3月氣溫適中,12至2月為陰涼的冬季。全年水熱同期,雨量充沛,利于植物生長,為四季常綠、花團錦簇的“花城”。
看過廣州市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