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舉博物館
中國科舉博物館位于南京市秦淮區,是中國科舉制度中心、中國科舉文化中心和中國科舉文物收藏中心。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科舉博物館,希望能幫到你。
一、中國科舉博物館簡介
中國科舉博物館位于南京市秦淮區,是中國科舉制度中心、中國科舉文化中心和中國科舉文物收藏中心。中國科舉博物館由江南貢院改擴建而成,江南貢院是中國古代最大的科舉考場,鼎盛期可接納2萬多名考生同時考試。
博物館東至平江府路、南至貢院街、西至金陵西路、北至建康路,總占地面積約6.63公頃。按照規劃,一期工程為明遠樓以南、以西部分,占地2.75公頃,規劃建筑面積9.2萬平方米,主要是修繕保護部分號舍和明遠樓等遺存,建設科舉博物館主體和必要的配套設施。二期工程為明遠樓以北、以東部分,占地3.88公頃,主要是修繕飛虹橋,打通江南貢院歷史軸線,以及進一步建設文化旅游配套設施。
2014年8月11日已開放的部分場館包括博物館地下一層,地面上明遠樓、至公堂、號舍、碑刻及南苑的魁光閣等,含11個展廳。市民可乘坐南京地鐵3號線至夫子廟站,步行到達。
二、發展歷史
江南貢院始建于南宋孝宗乾道四年后(公元1168年),當時屬縣學、府學考場。明朝建立后定都金陵(南京),改為鄉試、會試的場所,規模隨之擴大。明成祖遷都北京以后,專門用作鄉試考場。鼎盛時期,用于考試的號房多達二萬余間,可同時容納二萬多名考生參加考試,被稱為中國古代最大科舉考場。在南京市公布的八大重點文化工程之一的博物館紀念館建設工程中,中國科舉博物館名列其中。該博物館在2012年論證、規劃,2014年8月11日開放。
三、建筑布局
中國科舉博物館整體控制面積約為8萬平方米,而博物館的建筑面積約為1萬平方米,"博物館包括好幾個中心,包括一些民國建筑。比如解放電影院作為曾經的首都大戲院,計劃改造成中國科舉大劇院來使用。同時還有中
國科舉制度研究所以及一個世界性的科舉制度交流中心。"按照要求,未來的中國科舉博物館將是中國科舉制度中心、中國科舉文化中心和中國科舉文物收藏中心。"
2014年8月11日,位于南京的中國科舉博物館正式對公眾開放。中國科舉博物館在南京夫子廟江南貢院的基礎上擴建而成,集中展示了反映科舉考試制度的器具、憑證、木雕、石刻等文物,為觀眾講述了中國古代的科舉歷史和科舉文化。
中國科舉博物館一期工程總投資約35億元,其中,本體建設投資約9.46億元。 南京科舉博物館是全市的重點文化項目,計劃2014年7月建成。一期建設工程對公交1路總站不會影響。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包含了城市地下交通、立體穿越交通、垂直疏散交通等方面,與地鐵3號線、5號線緊密相連,未來交通將更為便捷。同時,還配建了足夠的地下停車場。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設計的理念是打造一個科舉制度檔案庫,里面囊括了清史、明史、元史、宋史、唐史、隋史的科舉制度檔案。
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將以江南貢院歷史遺跡為基礎,以修繕保護部分號舍和明遠樓等遺存為前提。有利于改變對江南貢院歷史文化保護不夠、彰顯不足的現狀,有利于更合理地布局文化旅游商業等配套設施,有利于提升整個夫子廟-秦淮風光帶國家5A級景區的品質,推動夫子廟地區由商貿旅游景區向文化休閑旅游景區轉型,為南京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塑造核心亮點。
四、館藏文物
本館文物
帶佛像銅鈴
皮帽盒裝棉涼一套
清代讀耕漁樵墨彩瓷洗
三泉學堂折疊便攜燈
盤足綠釉油燈
平繡"獨占鰲頭"
耳繡劍套
明代連中三元銅鏡正
馬上封侯(掛件)
文物鑒賞
翠扳指
江南鄉試第一場考題
科舉考生試卷《竹林書屋分編》
科舉考生用具號燈一
清代八科鄉、會試范文
清代考生何聲灝試卷二
看了中國科舉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