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歷史城區——盧家大屋
編者按:盧家大屋位于大堂巷,是澳門著名商人盧華紹家族的舊居,該大屋約于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落成。盧家大屋是用厚青磚建造的中式兩層建筑,是典型的中式大宅,具晚清時期溫婉纖細的建筑風格。
盧家大屋,又稱為金玉堂,位于大堂巷,是澳門二十世紀初商人盧九的住宅(其私家花園盧廉若公園為澳門名勝之一),約落成于1889年,是澳門極具價值的中式建筑物,“澳門歷史城區”的一部分?,F由文化局管理修復。部分已對外開放。
為配合“澳門歷史城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澳門特區文化局曾對盧家大屋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局部開放,讓居民及游客參觀,了解大屋歷史價值及建筑特色。一個月來,已有11000人次入內參觀,當中除了本地、香港及珠三角等參觀者外,還有來自內地、臺灣、蒙古、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及歐美等游客,參觀情況甚為踴躍。
盧家大屋是本澳著名商人盧華紹(盧九)家族的舊居。據屋內左次間天井檐口的題詩年份顯示,盧家大屋約于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落成。大屋以青磚建造,仿廣州西關大屋布局,高兩層,為本澳所余不多的較完整的中式大宅建筑。與其他西關大屋一樣,盧家大屋裝飾講究。
屋內融合中西方裝飾材料和手法,既有粵中地區常見的磚雕、灰塑、橫披、掛落、蠔殼窗,又有西式的假天花、滿洲窗及鑄鐵欄桿等,兩種特色裝飾共冶一爐,饒有趣味,反映了澳門中西建筑風格合璧的民居特點。由于參觀情況熱烈,文化局認為此次活動對文物的推廣起著積極的作用,因此決定延長大屋的開放時段,由9月1日起至12月18日每逢周六、周日及公眾假期,12月19日至31日,每日上午九時至下午六時開放,而文物大使的導賞介紹亦會繼續提供服務。
盧家大屋位于大堂巷,是澳門著名商人盧華紹家族的舊居,該大屋約于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落成。盧家大屋是用厚青磚建造的中式兩層建筑,是典型的中式大宅,具晚清時期溫婉纖細的建筑風格。大宅反映澳門建筑風格屋內具有廳、房、廚房、雜物房等間隔,并布置著多個天井,便于通風和采光。整個中軸線上的空間是通透的,但有屏風隔斷。
內部糅合中西方的裝飾材料和布置手法,既有中國地區常見的磚雕、灰塑、掛落、蠔殼窗,又有西式的假天花、滿洲窗、鑄鐵欄桿,兩種特色裝飾共冶一爐,饒有趣味。正面窗戶全為葡式百葉窗,其中以上方左右兩扇最為精美。窗扇以金屬包角,百葉窗上加半圓形彩色玻璃窗,玻璃窗上則是灰塑裝飾。大宅獨有的特色,反映了澳門中西建筑風格合璧的民居特點。澳門文化局局部開放屬‘世遺’建筑物之一的盧家大屋,并安排文物大使作免費導賞服務。其時由于尚有部分文物建筑維修工程正在進行,未能同時開放二樓。維修工程終于完成,由即日起每逢周六周日及公眾假期,盧家大屋二樓將正式重開,使大宅得以全面展現其“廬山真面目”。
展品顯建筑與時代發展關系新開放的二樓包括數間古色古香的主人房、寢室,獨具澳門本土特色的蠔殼窗以及剛修復不久的部分灰塑等。大屋將同時展出香港大學建筑學碩士學生的畢業設計作品,展出的模型精美細致,設計意念富有特色。多款不同的建筑模型呈現了香港立法會、長洲、旺角等地的建筑特色,凸顯出建筑物所在地與其人民特色及時代發展的關系。將現代建筑模型作品置于文物建筑中展出,既可引導參觀者發揮對建筑的想像力,也同時提供了一次集知識、趣味于一體的觀賞歷程。
延伸閱讀:
盧出身寒微,於咸豐六年(1857年)移居澳門,十年後開始經營錢莊之金融業務,開設「寶行錢號」,并以經營販賣鴉片與「宏豐公司」名義與周邊鴉片商合夥在廣東與澳門經營白鴿票(盧為公司最大股東)而雄財一方,成為澳門第一代賭王與當時的華人代表。他亦有參與公益事業,曾捐辦平價米糧與義學等,亦曾捐獻予澳門鏡湖醫院、同善堂等澳門慈善組織;在澳門有多個物業。
1890年他獲葡王授予騎士勛章、四年後再獲授Vila Viçosa勛章,另在1898年報捐鹽運使銜,復歷保二品頂戴、廣西道員。及後他在廣州投得賭博經營權,須墊付二百萬兩賭餉,1904年廣東頒令禁賭後,宏豐業務萎縮,更負債纍纍;1907年在「娛園」家中上吊身故。
盧九共有十七子、十六女;而現居於香港之商人盧景昭(盧榮錫之子、盧廉若之孫)與盧衍明皆為盧家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