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山老母到底是誰
梨山老母和毗藍婆間有何隱秘?梨山老母到底是誰?下面學習啦小編就告訴大家梨山老母到底是誰,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哦。
梨山老母到底是誰:
梨山老母第二次出場,是因為孫悟空被黃花觀多眼魔君(蜈蚣精)重創。當時,孫悟空的銅頭也被金光弄傷,信心暴跌,正在垂淚傷心。此事,梨山老母變成一婦女,一出場就大聲哭泣。在聊天時,梨山老母告訴孫悟空多眼魔君的來歷,并且點出,三界之中唯獨千花洞毗藍婆菩薩才能降伏此怪。孫悟空覺得此婦女必定不是凡人,婦女也就現出真身。
孫悟空問:“老姆從何來指教我也?”表面上看,孫悟空是詢問梨山老母的行蹤,其實他是在詢問梨山老母出言相幫的目的。取經一路走來,太白金星經常報信,他代表老君的利益。功曹和伽藍也經常報信,他們是護法仙人,代表玉帝、如來的利益。觀音菩薩偶爾也會親自報信,每次出現都是有特別目的。梨山老母之所以出場,也絕非偶然。
梨山老母回答:“我才自龍華會上回來,見你師父有難,假做孝婦,借夫喪之名,免他一死。你快去請他,但不可說出是我指教,那圣賢有些多怪人。”老母這番話告訴我們這樣幾個信息:
其一,梨山老母和如來佛關系親密。
觀音對老母,猶如女兒對母親。梨山老母乃是和如來同等身份。所謂龍華會,其實就是如來佛的生日宴會。能夠受邀參加的,必定是三界牛人,而且是和如來關系親密的牛人。
其二、梨山老母是看在如來而非觀音的面子上出手。
梨山老母剛從龍華會回來,路上見到唐僧師徒有難。她沒有稟告取經行動的具體負責人觀音菩薩,而是直接化身通知孫悟空。可見,梨山老母在佛派的影響力極高。其三、梨山老母和佛派部分仙人關系不和。從梨山老母特別交代孫悟空,不要提到自己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梨山老母與毗藍婆關系定然不和。
為何不和呢?原著中毗藍婆菩薩說:“是誰與你說的?我自赴了盂蘭會,到今三百余年,不曾出門。我隱姓埋名,更無一人知得,你卻怎么得知?”盂蘭會是佛派官方舉辦的盛會,和蟠桃會一樣,每隔360年舉辦一次。毗藍婆準時參加。龍華會是如來佛的私人宴會,毗藍婆不屑參加。如來佛祖的龍華會每年都舉辦一次,這毗藍婆竟然連續缺席了三百多次,可見,她與如來關系差到何等地步。
因此,我推測這毗藍婆應當是燃燈古佛一派的仙人,與如來、觀音不和,但看在玉帝和孫悟空的面子上,毗藍婆勉強會出手。畢竟她兒子昴日星官在天庭任職,玉帝要求三界仙人相助取經,而孫悟空則是取經行動的代言人。總之,梨山老母在西游世界資歷極老,地位尊崇,雖然沒有展現神通,但身份擺在那里。因此排名定在接引佛祖之后,列第18名。
梨山老母的影視形象
梨山老母簡介:
驪山老母,中國道教中神仙之一,也作”黎山老母“,”驪山姥“。為華胥氏所生,伏羲與女媧是其兄弟姐妹,古代漢族傳說中的女仙名。在道教崇奉的女仙中,地位崇高。傳說驪山老母居于驪山(位于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驪山),在漢族民間信仰中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很多道觀中都供奉有她的圣像,今陜西臨潼驪山半山腰專門建有驪山老母殿用于供奉。
黎山老母姓氏與來歷不詳。為天地正氣智慧的化身,常在天地善惡轉化的時候,以神秘身份化現示相,為人指點迷津、傳授秘籍法要、救苦救難,因而廣被世人崇奉。
據《神明圣紀》記載:樊元帥俗名樊梨花,唐太宗貞觀年間人,父樊洪為西涼國(西突厥)寒江關守將,兄長樊龍、樊虎協助鎮守。樊梨花自幼隨驪山老母習藝,歷時八載,道法高強。不僅具有移山倒海,撒豆成兵之法,更配有誅仙劍、打神鞭、混天棋盤、分身云符及乾坤圈等各種寶物。
當藝成下山之際,驪山老母告之約:「 將嫁與大唐薛丁山協助征西。」并語前世因緣:"汝二人為玉皇上帝駕前之金童玉女,某日天界蟠桃大會上,因動思凡之心,於嘻鬧之間,金童不慎擊壞瓊瑤,而玉女也將水晶瓶打碎,玉皇上帝盛怒之下,便將予以處罰。斯時,南極仙翁趨前稟告,金童玉女尚有夙緣未了,建議將二人貶下凡間,結為夫婦以了前緣"。
樊梨花兵至寒江關時,其遵從師命開關降唐,并與薛丁山結為連理,協助大唐繼續平西。於薛仁貴身亡后,繼任征西大元帥,終至西涼之亂敉平,因居功厥偉,唐高宗時加封為威寧侯。
而《白蛇傳》中的白娘子曾師從于梨山老母:白素貞是在四川青城山下修練千年的白蛇,傳說師從梨山老母。中國古代民間傳說《白蛇傳》中的女主人公,也稱白娘子、白蛇。
傳說南宋紹興年間,杭州有藥店之王主管許宣(或名許仙)在西湖與美麗女子白娘子及其使女青青(也稱小青、青魚、青蛇)邂逅相遇 ,同舟避雨,遂結為夫妻。
在歷代傳說里,梨山老母都是以慈祥的老奶面目出現。關于她的傳說真是神出鬼沒:
1、戰國時期:鐘無艷是她的弟子~
2、唐朝:她在唐僧師徒的取經路上,伙同觀音、文殊、普賢幾位菩薩弄了個莫家莊出來,自己扮寡婦媽媽,其余則化作三個美貌小姑娘,把豬八戒迷得七葷八素,把唐長老調戲得面紅耳赤。然后還在李白小時候讀書不用心的時候,跑去他面前磨繡花針,等著李白問她"你磨什么呀?"她就說,只要有恒心,鐵杵磨成針。然后李白大受啟發,從此刻苦用功,成了一代詩仙。
3、太宗貞觀年間,她還收了西涼國寒江關守將的女兒樊梨花做徒弟,教她移山倒海,撒豆成兵之術。然后叫她下山去找個如此這般的老公,還得讓他過三道難關之后才以身相許.
4、宋代:她又收了穆桂英做徒弟.結果這個徒弟命不大好,成了寡婦,還得帶領一群老寡婦小寡婦去打金兵.還有一說白素貞白娘子也是她的弟子。
5、清代:居然有刻本小說講祝英臺殉情之后,被梨山老母救了起來,還教了一身法術,當了女劍仙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