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皇帝是怎么死的
很多人都問:大清皇朝光緒皇帝到底是怎么死亡的?下面學習啦小編就告訴大家光緒皇帝是怎么死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哦。
光緒皇帝是怎么死的:
在解密的頻道上,我看來許多關于光緒的生死的解密故事,可是卻沒有幾個人給出讓人信服的答案,今天我也解釋下光緒的事情。這是我的三種說法,大家可以看看。
第一種:公元1908年11月14日,光緒皇帝突然“駕崩”于北京中南海,死時年僅次38歲。正當盛年,并且恰恰死在慈禧死的前一天,光緒皇帝的死引起許多猜測,留下了許多不解之謎。第一種:慈禧知道自已即將歸西天,不愿意在他死后,光緒皇帝重新掌權,派人毒死了光緒帝。主要依據有清末給光緒看病的名醫屈桂庭他的回憶錄中說:“光緒在臨死前三天,在床上不停地翻滾,并且不停地大叫,‘肚子疼得不得了。’臉色發暗,舌頭又黃又黑,明顯是中毒癥狀。’”根據這種說法,光緒是被毒死的,最大的嫌疑人是慈禧太后,因為她是當時最有權勢、又嚴密控制光緒帝的、最好下毒、最可能下毒的人。
第二種:袁世凱見慈禧一病難起,怕慈禧死后,光緒掌握實權,報復自已在戊戌變法出賣皇帝的行為,于是賄賂宮廷宦官,用劇毒藥物害死光緒帝。這種說法最有權威的依據是清朝最后一個皇帝溥儀的說法,溥儀說:“我親耳聽到一個侍候光緒帝的老太監講:‘光緒帝死前一天,只是用了一劑藥,才變壞的。后來才知道這劑藥是袁世凱送的。’”
第三種:太監李蓮英得悉光緒帝的日記中載有西太后死后將誅袁世凱和他的消息,與慈禧一起陰謀將毒藥投入光緒帝的食物中致使光緒帝中毒身亡。第四種:這幾年來有專家根據光緒帝生前的病歷,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和現代中醫學理論,推斷是光緒帝因為嚴重肺結核病加上其它并發癥,導致死亡的。
這是我關于這件事的解釋,我看了很多的歷史書和野史,這只是鄙人的一些拙見。
光緒皇帝簡介:
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號光緒,史稱光緒帝。父親醇親王奕譞,生母葉赫那拉·婉貞為慈禧皇太后親妹。在位三十四年。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1875年1月),被兩宮皇太后立為帝,起初由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光緒七年(1881年)慈安太后崩逝后由慈禧太后一人垂簾。光緒十五年(1889年),載湉親政,此后雖名義上歸政于光緒帝,實際上大權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在載湉親政后發生的中日甲午戰爭中,光緒帝極力主戰,反對妥協,但終因朝廷腐敗,而以清朝戰敗告終。痛定思痛,他極力支持維新派變法以圖強,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光緒帝實行"戊戌變法",但卻受到以慈禧太后為首的保守派的反對。光緒帝打算依靠袁世凱牽制住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這一股勢力,但反被袁世凱出賣,從此被慈禧太后幽禁在中南海瀛臺。整個維新不過歷時103天,故稱"百日維新"。政變后大權再次落入慈禧太后手中,對外宣稱光緒帝罹病不能理事,實將他幽禁于西苑瀛臺,成為無枷之囚。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十一月十四日光緒帝暴崩,享年38歲,廟號德宗,謚號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葬于清西陵之崇陵。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光緒帝都是一個充滿悲劇色彩的人物。在家庭生活方面前面已經提到他有“八大不幸”;作為一個政治人物,他在位長久卻傀儡一生;不甘沉淪卻難有作為。
從一個帝王應該具備的素養上看,他能夠接受新鮮事物,有一定的遠見;但是他性格懦弱,缺乏政治謀略,又遇到慈禧這樣一個強勢的人物,所以他在政治上始終不能有所作為。作為一個年輕發奮的君主,光緒皇帝以社稷為重,推行變法,不輕易退縮妥協,以求自保;反而在關鍵時刻,為了變法信念,置生死安危于度外。這已經超出了一位傀儡帝王的行為價值選擇,即使從人格上看也是值得稱道的。也許,身為帝王,百年來他受盡冷落和責難,甚至有人指責他“懦弱無能”,但作為一個人,作為一個資產階級改良運動的先驅者,他的人格是顯示出一定亮色的,是不必諱言的。
變法的最終結果是失敗了,但對當時社會發展起了積極作用:在思想上,打破了封建專制主義的思想禁錮,啟開了中國思想解放的先河;在經濟上,光緒接受了維新派發展民族資本主義的主張,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道路;在文化教育方面,開辦學堂,改革科舉制度,派人出國留學、游歷等,這就使知識分子擴大了眼界,給長久封閉的國家帶來了一些西方的先進思想、理論和技術。在政治上,通過維新變法大大促進了資本主義民主政治在中國的發展,迫使以慈禧為首的頑固派在“庚子事件”之后實行所謂“新政”,客觀上大大推進了中國的民主進程,加速了封建專制的崩潰。光緒皇帝不愧為近代中國第一個效仿西方來變革中國的開明皇帝。
光緒對珍妃的深情,同樣令人感動。“金井一葉墜,凄涼瑤殿旁。殘枝未零落,映日有輝光。溝水空流恨,霓裳與斷腸。何如澤畔草,猶得宿鴛鴦”每讀此詩,令吾輩唏噓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