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吉六與毛澤東的關系
袁吉六曾經是毛澤東的國文老師,他精通古典文學和古文字,寫過《文字源流》、《文學史》、《書法必覽》等作品。毛澤東曾說,他能寫出一篇清通的古文,要感謝袁吉六老師。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袁吉六與毛澤東的關系,歡迎大家閱讀。
袁吉六與毛澤東
當時,毛澤東先編在預科三班,后來轉入本科一部八班。袁吉六是第八班的國文教師,對毛澤東十分器重,尤其贊賞其文采,經常找其談話,并介紹選讀古典文學作品。他愛惜自己的藏書,從不借出,唯獨樂意借給毛澤東閱讀。
他對學生毛澤東說:“作文之道,首應務本,完全摹仿康、梁,實非所宜。”又說:“文章妙來無過熟,要多讀、多寫、多想、多問。”毛澤東接受教誨,改弦易轍,獨出一格,他贊賞毛有“孔融”之筆。并常為毛詳細講解唐、宋八大家的文章。
1915年上學期,第一師范的學生反對當局增收學雜費,發生了驅逐校長張干的罷課運動。這場斗爭中,毛澤東起草了一份反對張干的傳單。事后,張干要掛牌開除毛澤東的學籍。他極力反對,并多次對人說:“挽天下危亡者,必期斯人也。”后來,在袁吉六、楊昌濟、王季范諸先生再三堅持下,張干被迫把開除學生之事作罷。
1950年,當袁吉六的老同事王季范寫信告知毛主席,袁的遺孀生活困難時,毛主席即去信湖南王首道,“請省府酌予接濟”,使袁吉六夫人得以安度晚年。1953年,毛澤東親筆為袁吉六墓碑題字:“袁吉六先生之墓”。
1964年,毛主席在中南海請郭沫若、周世釗、章士釗等作客。席間談起第一師范的袁吉六老師時,章士釗說:“此老通古今文史。”郭沫若接著說:“斯人教天下英才。”毛澤東聽了笑著說:“英才過譽,但‘教天下’則符合袁老身份。”
1980年,袁吉六的大兒子袁愈棲又在墓碑兩側立上石柱,將1965年毛澤東追憶袁師時,與章、郭的談話中有“此老通古今文史”、“斯人教天下英才”等語組成五字對聯:
通古今文史,
教天下英才。
并將其刻于墓前石柱上,永志紀念。
袁吉六墓
袁吉六墓,在湖南省隆回縣羅洪鄉孟公村。袁吉六(1868年—1932年),是毛澤東在湖南第一師范學習時的國文教師,毛澤東十分敬重他。墓碑由毛澤東親筆題寫。
現墓表為石塔,塔基之上筑座基,正方形,邊長4米,高1米,塔基之上筑如意式臺階三級,底層邊長3.06米,第二層邊長2.5米,第三層邊長1.98米,每層高0.25米。臺基之上為塔身,以湘白玉石砌筑,四方柱體,高2.45米。塔剎用湘白玉石刻成書、筆造型,塔正面嵌大理石碑,刻毛澤東親筆題字“袁吉六先生之墓”。座基正面和左側嵌保護標志及說明碑,右側嵌先生詩《過鳳灘》、《桃源舟次》。
看了“袁吉六與毛澤東的關系”還想看:
1.湘西導游詞必備
2.讀恰同學少年有感
3.少年勵志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