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二世人物生平
亨利二世(短斗篷)Henry II Curmantle(1133年3月5日-1189年7月6日)是英格蘭國王(1154年-1189年在位),他也是法國的諾曼底公爵(1150年起)、安茹伯爵(1151年起)和阿基坦公爵(1152年起)。他所創(chuàng)立的金雀花王朝是英格蘭中世紀最強大的一個封建王朝。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亨利二世人物生平,希望對你有用!
亨利二世人物生平
亨利二世是英格蘭國王亨利一世的女兒瑪?shù)贍栠_的兒子,生于法國曼恩-盧瓦爾省的勒芒。他的父親是安茹伯爵(美男子)戈德弗魯瓦五世(他是瑪?shù)贍栠_的第二個丈夫)。因此亨利幾乎可算法國人。19歲時在他還是安茹公爵時,他與阿基坦的埃利諾(30歲)結(jié)婚(后者因生育問題剛與法國國王路易七世離婚)。亨利從母親處繼承了諾曼底,從父親處繼承了安茹,又得到了阿基坦作為嫁妝。這使他實際上成為法國最大的領主,也造成了他與路易七世的宿怨。在亨利的大部分生命里,他企圖以武力或智力戰(zhàn)勝路易七世。亨利第一次來到英格蘭是在1142年,以支持其母對英格蘭王位的要求。但瑪?shù)贍栠_最終未能從布魯瓦的斯蒂芬手中奪得王位。不過根據(jù)斯蒂芬與瑪?shù)贍栠_的一項協(xié)定,亨利于1154年加冕為英格蘭國王。
亨利二世在英格蘭進行一系列改革。加強了王權(quán),同時也將征收盾牌錢固定下來。他采用陪審制,提高王室法庭的地位,把大部分司法權(quán)力集中于國王手中,實際上亨利二世對英國習慣法的形成起到了很大作用。
1155年英格蘭籍的教皇艾德里安四世在一份文件中把愛爾蘭贈給亨利二世。這份文件后來被認為無效。這很可能是亨利的政治陰謀,從此以后愛爾蘭的命運就與英格蘭緊緊相連。
1164年,當亨利二世試圖把教會的司法權(quán)也收回時,他與昔日的密友和顧問,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馬斯·貝克特發(fā)生了沖突。貝克特請求教皇的干預,觸怒了亨利二世。1170年12月29日,四個男爵騎士,顯然是在亨利支持下,在坎特伯雷大教堂刺殺了貝克特。教皇亞歷山大三世威脅要對亨利二世處以絕罰。亨利不得不屈服,他赤身表示悔罪,于1172年5月21日在法國阿夫朗什大教堂公開懺悔,并表示要領導十字軍去巴勒斯坦。
1171年,亨利二世首次侵入愛爾蘭。1188年,亨利二世在英格蘭推行什一稅。
在亨利二世晚年時,他的幾個兒子爭權(quán)奪地,時常叛亂。亨利二世認定自己的妻子慫恿兒子們反對他,遂秘密請求教皇允許他與埃利諾離婚,未獲同意。他在悲痛中去世于法國希農(nóng),葬在法國。
亨利二世的改革
亨利二世在英格蘭進行一系列改革。他是第一個征收盾牌錢的國王。他把大部分司法權(quán)力集中于國王手中,
1155年英格蘭籍的教皇艾德里安四世在一份文件中把愛爾蘭贈給亨利二世。這份文件后來被認為無效。這很可能是亨利的政治陰謀,從此以后愛爾蘭的命運就與英格蘭緊緊相連。
1171年,亨利二世首次侵入愛爾蘭。1188年,亨利二世在英格蘭推行什一稅。
亨利二世與名校的典故
牛津城是泰晤士河谷地的主要城市,其重要性是1167年英國牛津大學在此成立。牛津確實與牛有關(guān)。傳說古代牛群涉水而過,因而取名牛津。牛津向來是倫敦西行路線上的重點,早在1096年,就已有人在牛津講學。
"牛津",這名字極具詩意和想象力,它的原義是"??梢院人^河的地方"。事實上牛津本是個小渡口。傳說牛津城的創(chuàng)始人是一位撒克遜女王,名叫費萊茲懷德。她曾祈求上帝救助她生病的丈夫,許愿建一座修道院來報答。于是在泰晤士河畔出現(xiàn)了一座修道院,這大約是8世紀的事。從此,就在這修道院的墻外,一點點擴展成牛津城;另一傳說同樣發(fā)生在8世紀,相傳一個叫弗雷德斯維莎的英國公主為躲避眾多的求婚者,只身逃亡到泰晤士河邊,她騎著一頭牛涉過河水,在對岸上修建了一座神廟來為自己的命運祈禱。人們把這位圣女稱為牛津的保護神。
當然,關(guān)于牛津保護神的說法有很多,但是牛津城環(huán)繞在傳說中的修道院周圍建設,是一個事實。今天,__主教堂就建立在傳說中的修道院原址上,牛津也以此地為中心,不斷的發(fā)展和完善起來,以至達到今天的繁榮。
牛津城有其獨特的地理地貌,牛津城三面都被河谷草地包圍,算得上是遼闊綠野中的一座城市。牛津所代表的泰晤士河的渡口其實也被稱為法蘭克人的渡口。牛津的城堡承載著泰晤士河流域最初的記憶,它是牛津古老文明的象征。經(jīng)過若干個世紀牛津從一個鄉(xiāng)下小城逐漸擴張起來,成為科茨爾德的織布和毛紡工業(yè)中心,并成立了商業(yè)行會。隨著工商業(yè)的發(fā)達,亨利二世于1155年宣布允許牛津的商業(yè)行會擁有經(jīng)商特權(quán),牛津進一步開放,大量移民擁入充實了這個城市的人口。
從整個歷史來看,可以說,亨利二世擴建和成就了牛津,無論是在政治經(jīng)濟方面,還是在文化教育方面,他都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其中,亨利二世對牛津的建設和商業(yè)發(fā)展功不可沒。但是,在他的晚年時期,其子因爭權(quán)奪地,時常叛亂。亨利二世認定自己的妻子有慫恿謀反之嫌,遂請求教皇允許他們解除夫妻關(guān)系,未獲同意。1189年,亨利二世在悲痛中在法國希農(nóng)去世。
牛津大學的最初形成亦是中世紀經(jīng)院哲學研究活動的結(jié)果。從11世紀開始,越來越多的教士從事經(jīng)院哲學的研究并到歐洲各地講學,這種日益頻繁的學術(shù)活動使得歐洲相繼形成了幾個講學的中心,如意大利的波洛尼亞和法國的巴黎,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各地教士都可以來講學和聽課的風氣。1129年以后,牛津城出現(xiàn)了幾座修道院。于是,英國一些教士便把這里當作了做學問的場所。牛津城中學術(shù)研究團體的出現(xiàn),完全是一個歷史的偶然。1167年英格蘭國王亨利二世同法蘭西國王菲利普二世發(fā)生爭吵,亨利二世一氣之下召回了在法國巴黎的英國學者,并且禁止他們?nèi)シ▏M行講學或從事研究。這批英國學者來到了牛津,從而使牛津迅速發(fā)展成為英國經(jīng)院哲學教學和研究的中心。于是,繼波洛尼亞和巴黎之后,牛津成了歐洲的又一個學術(shù)中心,成為歐洲第三個學術(shù)研究中心,這實際上就是牛津大學的雛形。
牛津大學是英語國家中最古老的大學。在12世紀之前,英國是沒有大學的,人們都是去法國和其他歐陸國家求學。1167年的那次爭吵,一種說法是,英王一氣之下,把寄讀于巴黎大學的英國學者召回,禁止他們再去巴黎大學。另一說法是,法王一氣之下,把英國學者從巴黎大學趕回英國。不管如何,這些學者從巴黎回國,聚集于牛津,從事經(jīng)院哲學的教學與研究。于是人們開始把牛津作為一個"總學",這實際上就是牛津大學的前身。學者們之所以會聚集在牛津,是由于當時亨利二世把他的一個宮殿建在牛津,學者們?yōu)槿〉脟醯谋Wo,就來到了這里。12世紀末,牛津被稱為"師生大學"。
牛津大學現(xiàn)今是世界十大學府之一,以美麗的大學城聞名全世界,童話故事--愛麗絲夢游仙境即以此地為故事背景。在牛津處處都是優(yōu)美的哥德式尖塔建筑,因此有"尖塔之城"之稱。牛津大學是英國第一所國立大學,培育出無數(shù)的頂尖杰出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