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作家奧斯卡·王爾德
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1854年10月16日—1900年11月30日)英國唯美主義藝術運動的倡導者,著名的作家、詩人、戲劇家、藝術家。生于愛爾蘭都柏林的一個家世卓越的家庭,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英國作家奧斯卡·王爾德。
奧斯卡·王爾德生平
1864年:王爾德就讀位于恩尼斯其林的普托拉皇家學校,在男孩間并不特別受歡迎,他在此校最后一年仍獲得代表古典文學成績最佳榮譽的普托拉金質獎章。
1871年:以17歲之齡獲得都柏林三一學院獎學金。
1874年:獲得都柏林三一學院古典文學最高榮譽——希臘文學柏克萊金質獎章。同年,他拿到牛津大學莫德倫學院獎學金。20歲的王爾德在那里受到羅斯金、佩特與紐曼紅衣主教等人的影響。
1875年:王爾德在暑假期間到意大利旅游,并仕寫卜早期詩作之一《圣米尼亞托》《SanMiniato))。
1876年:父親去世,母親移居英格蘭。
1877年:王爾德與另外兩位年輕人陪馬哈菲教授一同到希臘旅游。
1878年:王爾德在牛津就讀的最后一年極為風光,不但學業成績名列前茅,也以詩作《拉芬納》贏得校內一項詩歌比賽。得獎的詩作由學校出資付梓,成為王爾德第一本出版的作品。王爾德從牛津搬到倫敦,自稱為唯美主義的教授。
1880年:此時王爾德已經在倫敦社交圈嶄露頭角,《笨拙》雜志開始拿他的外表開玩笑。他的第一出劇作《薇拉》于同年完成。
1881年:由吉爾伯特與沙利文所寫的唯美主義幽默短劇《佩心絲》無意之間為王爾德帶來不好的名聲。
1882年:王爾德受邀到美國演講。他在1月2日于紐約登岸,花了12個月在美國各地旅行演講,聽眾涵蓋社交名媛、學生,甚至礦工。
1883年:2、3月間,王爾德在巴黎完成《帕杜亞公爵夫人》。8月20日,王爾德為《薇拉》首演出現在紐約聯合廣場戲院。
1884年:王爾德在5月29日與康思坦絲·瑪麗·李歐德結婚。
1885年:王爾德為《蓓爾美街報》寫書評,并經常向其他雜志或評論性刊物投稿。
1886年:王爾德的次子維維安出生。
1887年:王爾德開始擔任《婦女世界》編輯。同時他也完成并出版了一些短篇故事。
1888年:出版一本題為《快樂王子與其他故事》的童話故事集。
1891年:出版4本風格迥異的書-《石榴屋》、《薩維爾勛爵的罪行與其他故事》、《意圖》,與《道連·格雷的畫像》。
1892年:《溫夫人的扇子》于2月20日首演,山亞歷山大、漢柏芮、泰芮主主演。先以法文寫成再譯成英文的《莎樂美》在莎拉·貝因哈特主持下進行彩排,但因為當時法令禁止圣經人物出現在舞臺上,宮務磊臣拒絕頒發上演執照。
1893年:《無足輕重的女人》于4月19日在倫敦秣市戲院首演,由特里與比爾夫人主演。6月時,藍恩與柏德利海得公司出版王爾德作品《人面獅身像》。
1895年:威爾斯親王親自出現在《理想丈夫》I月30日的首演現場。2月I4日,王爾德最后一出,也是最偉大的一出喜劇一《不可兒戲》上演。2月18日,昆斯伯瑞候爵在王爾德的俱樂部留下上面寫有不堪入目字眼的卡片。王爾德在10天后收到卡片,隨即申請逮捕侯爵。王爾德與艾爾佛瑞從蒙地卡羅回國,而侯爵的審判在4月3日開庭,由何林斯法官主審。3天后,侯爵被判無罪開釋。在4月26日審判開庭以前,王爾德被囚禁在哈洛威監獄。第一次審判由查爾斯法官主審,王爾德幾項罪名被判無罪。5月20日,王爾德再度受審,由威爾斯法官負責。審判判定王爾德有罪,需人獄服刑2年。王爾德先在萬司沃斯(Wndsworth)服刑,后來被移到里丁監獄。
1896-1897年:在服刑期間,王爾德寫了一封名為《獄中書》的長信給艾爾佛瑞,解釋自己的行為。
1896年.王爾德之妻來獄中探訪,告知王爾德母親過世的消息。
1897年:王爾德出獄,在友人羅斯陪伴下前往法國,寫下最著名的詩作《里丁監獄之歌》。
1898年:王爾德之妻過世。
1900年:11月30日,王爾德在加入天主教會的第二天過世。他安葬于巴尼厄公墓,參加葬禮的有羅斯、透納和艾爾怫瑞。
1909年:王爾德的遺體移靈到拉雪茲神父國家公墓。
人物評價
唯美主義哲學尖銳批判了當時的物質社會和庸人主義。倡導人應該在生活中發現美、鑒別美、享受美,充分地展現個性。王爾德作為唯美主義的倡導者和實踐者,無論是他的主張還是他的個性或者作品都是充滿魅力的。王爾德醉心于藝術形式美的追尋,其斷言只有風格才能使藝術不朽。王爾德不僅在服飾、裝飾、語言的表達以及行為舉止等人生的各方面創造了炫然多彩的審美形式,并成功折射到他的作品中去。
奧斯卡·王爾德入獄之后,據蕭伯納說,他弟弟威利是這樣為老哥辯解的:“奧斯卡并不是個品格敗壞的家伙,不管在哪兒你都可以放心地把女人交給他。"考慮到蕭伯納對這位愛爾蘭同鄉兼戲劇家同行既羨慕又嫉妒,這話說不定是他捏造的,可是捏造得也真漂亮,恰好用了王爾德最拿手的悖論形式:誰不知道王爾德是因為同性戀才給關進監牢里去的呢。
王爾德與中國新文學結緣甚早。在魯迅眼里,他屬于異域“世紀末的果汁”中的一份。1924年洪深改編的《少奶奶的扇子》在上海演出,一時好評如潮。丁西林等劇作家深受他影響,便有了不少君子和淑女在戲臺上競逞其巧舌。如果不限文類,那么這一百年里,中國作家誰最像王爾德呢?也許,林語堂有其幽默,而不免矜持;梁實秋同樣尖刻,但失之油滑;錢鍾書《圍城》的心思之靈慧、口角之波俏,與王爾德真能分庭抗禮,可是錢氏大約不會喜歡這么比照吧。
王爾德富有過人的自信和天賦,雖然他的晚年極為潦倒,但他的藝術成就仍使他成為世界經典的藝術家。他的童話也贏得了廣大讀者的青睞,王爾德也因此被譽為“童話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