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共產黨是怎樣的
世界共產主義的一個分支,但在信奉漸變主義的英國社會從來不是主流,20世紀40年代極盛時期也不過只有有5.5萬名黨員,2008年只剩下不足千人。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英國共產黨是怎樣的?
歷史上的英國共產黨
大不列顛共產黨黨旗 Communist Party of Great Britain(簡稱 CPGB)1920年7月由 不列顛社會黨、共產主義團結小組、社會主義工黨、南威爾士社會主義協會等4個小型 馬克思主義政黨合并而成,A.英克平是第1任。 成立時還得到了許多 工人運動中的 共產主義派別的支持。曾發動“不干涉俄國”運動,參加了1926年 大罷工。總罷工失敗后,要求放棄聯合陣線政策的左傾宗派主義傾向在黨內抬頭。1932年第12次黨代會后,英共加強與工人群眾的聯系,組織30年代上半葉的失業工人運動。1936年組織一支英國大隊,參加西班牙內戰,支持西班牙人民的革命斗爭。在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積極支持反法西斯斗爭,黨的隊伍不斷壯大,黨員到1943年增至5.5萬人。在1945年大選中,有2名黨員進入下議院。1951年首次公布黨綱《英國走向社會主義的道路》,主張“ 和平過渡”,不提 無產階級專政,認為英國可以通過 議會斗爭和平過渡到共產主義。這一時期最有影響的領導是 波立特。
20世紀50年代以后英共在國內政治生活中的影響逐漸縮小,黨報發行量大幅度下降,1950年以后它在下院不再保有席位,但在工會中仍有相當力量。1956年受蘇共“二十大”的影響,有數千名黨員先后退黨。60年代發生分裂,60年代,黨內矛盾加劇,又有許多黨的干部和黨員退黨,有的被開除出黨。一部分人于1968年4月另立 Communist Party of Britain (Marxist-Leninist)。1977年7月,黨內發生分裂,有500多人的反對派宣布退黨,另立新的組織 New Communist Party of Britain。英共參加1957和1960年的共產黨和工人黨國際會議。基本上支持蘇共和蘇聯政府奉行的政策。但在蘇聯入侵捷克、阿富汗等問題上持批評態度。認為每個共產黨都是獨立自主的;主張發展國際緩和與合作,削減軍費和裁軍;主張英國退出歐洲共同體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
進入80年代,為G.麥克倫南,黨內形成了以《今日馬克思主義》理論刊物為中心的“ 歐洲共產主義派”和以黨報《晨星報》為核心的反對派。主張和平過渡,反對使用無產階級專政的提法;1977年的黨代會上提出依靠工人階級領導的廣泛的民主聯盟的主張,要把議會外的群眾斗爭和議會斗爭相結合,選出一個決心實行社會主義的議會多數和政府,分階段實行社會主義。黨的最高權力機關代表大會每兩年舉行一次。其組織分全國執行委員會、地區委員會和支部三級。1984年約有1.8萬名黨員。
1989年 東歐劇變對該黨沖擊很大,1990年1月尼娜·坦普爾當選為后拋棄 列寧主義,主張把該黨變成一股“主張女權,維護環境,實施 民主社會主義的勢力。”同年12月, CPGB召開第42大。一方面,大會否決了立即解散黨組織的主張;另一方面,大會也否決了用 馬列主義更新黨的主張。此后, CPGB徒有虛名。1991年3月, CPGB執委會決定更改黨的名稱。同年11月, CPGB召開43大,決定將黨的名稱改為“民主左翼”;決定以三個小人手拉手圖案取代鐮刀錘子的黨旗黨徽圖案;決定黨刊《今日馬克思主義》停辦。至此,經歷了71年歷史的 CPGB終結了。
現存的英國共產黨
不列顛共產黨網站置頂logo Communist Party of Britain(簡稱 CPB)是在原來 CPGB內部以黨報《晨星報》為核心的反對派的基礎上于1988年4月成立的。它聲稱繼承了 CPGB的傳統,仍把 民主集中制作為組織原則。該黨的最高權力機關是全國代表大會,每兩年舉行一次。黨報是《晨星報》。黨員941人(2008年)。其青年團體是 青年共產主義聯盟,是 世界民主青年聯盟的成員。羅伯特·格里菲斯(Robert Griffith) ,威爾士人,1998年1月就任至今。該黨雖然人數不多,但在英國工會運動、反戰聯盟、核裁軍運動中有很大影響。2000年,該黨在原 CPGB黨綱的基礎上,制訂了新黨綱《英國走向社會主義的道路》。 CPB從1997年開始參加英國各類政治選舉,但收效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