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到底最喜歡誰
都說豬八戒貪圖美色,那么豬八戒到底最喜歡誰?下面學習啦小編就告訴大家豬八戒到底最喜歡誰,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哦。
豬八戒到底最喜歡誰:
都說豬八戒貪圖美色,原來他喜歡的不是嫦娥仙子,而是霓裳仙子!豬八戒的反差萌背后是否隱藏著秘密任務?
豬八戒是西游記里非常神秘的一個主,說他神秘是因為他身上發生的一些變化太過巨大,讓人不由得對此懷疑,懷疑他的一系列行為之后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目的。
他曾身居高位,是玉帝信任萬分的高級將領,手握實權,遭遇變故后卻又墮落地徹徹底底,讓人看不出一點過往的痕跡;得到道教高人的指點,修真成仙加入玉帝班底,成為小核心人物之一,卻又棄道入佛,西天取經,與過往分道揚鑣。
他修得正統仙法,超凡脫俗,神通廣大,后來卻又不顯山露水,甘居人下,打打下手;他也曾英俊瀟灑,是個威風凜凜的大頭領,卻錯投豬胎,長得一身豬樣,嚴重毀容,他卻不以為意,我行我素,不在意一身臭皮囊。
他曾是個正正經經的上班族,每天按時上班,到點回家,兢兢業業,卻在重大時刻犯了錯,被貶下界,遠離集團核心。于是他就如此離經叛道下去,成了妖怪,整天吃人度日,不復當年。
當如此多的變化集中在一個人身上時,你還會覺得正常嗎?不,實在是太反常了,任何一個正常的人都不會這樣,除非他刻意這樣做,特意這樣搞,不然一切就太狗血了。為什么?因為他如今的一切都和過往相反,針鋒相對,判若兩人,實在想不到是自然發展的結果,很有可能是人為的干預。
豬八戒整個人生變化的轉折點在于蟠桃大會,這是他人生的一道分水嶺,從此以后一刀兩半,前后不再相連。這也是了解他之后人生的一個關鍵點,搞定了這,也就把握了他之后的人生脈絡。
對于蟠桃大會那一晚發生的事,整部西游記里除了豬八戒自己主動提到外,再沒有任何相關人員提到,一切都是豬八戒自己說的。這里就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豬八戒可以在自己說的話里作假,而我們也沒得選,不管真與假,只能從他的話里去分析、判斷、還原那天發生的事。
豬八戒那天經歷的事:
那天王母娘娘開蟠桃大會,在瑤池邀請客人。我那時喝醉了酒,頭暈腦脹,東倒西歪,到處亂撒酒瘋。喝醉酒了嘛,哪里認得路,不知怎么就撞進了廣寒宮。也不知道是我運氣好還是壞,竟然是自己喜歡的嫦娥仙子來接客,那哪里還忍得了,就要嫦娥仙子來陪睡。
嫦娥仙子當然不是這么隨便的人,再三再四不從我,東躲西藏的。我那時色膽包天,心中惱怒,嗷嗷大叫,聲音震天響,驚動了糾察靈官,告知了玉帝。玉帝就命天兵天將來逮捕我,眾仙把廣寒宮圍的水泄不通,進退無門,當場把我抓到了。
很快,我被押送到了凌霄殿,面見玉帝。玉帝按照天庭律法處理我,罪當問斬。危急時刻太白金星伸出援手,于是我被改刑重罰二千錘,被貶下界。
有人說:豬八戒受的刑罰太重,不應該被判處死刑,玉帝這是泄私憤,因為嫦娥仙子是玉帝的小三。
這種說法想象力很豐富,但是很難成立,可能性很小。因為在西游記里,嫦娥仙子是一群仙女的稱呼,而這種說法顯然是受到傳統神話故事的影響,把嫦娥仙子固定到了一個特定的對象上去,這顯然不合理。依照這種觀點推理一下,難道說玉帝的小三是針對整個廣寒宮里的嫦娥?這也太牛逼了吧!
書里第九十五回寫到:這寶幢下的是月宮里的太陰星君,兩邊的仙妹是月里嫦娥。
同樣的,豬八戒喜歡的那個仙女也只是嫦娥仙子里的一位。書中有文字見證:
豬八戒見了,不覺動了欲念,忍不住跳在空中,把霓裳仙子抱住道:‘’姐姐,我與你是舊相識,我和你去耍子去吧!‘’
原來豬八戒喜歡的是霓裳仙子,而不是嫦娥仙子,大家都搞錯了。既然彼嫦娥非此嫦娥,那么玉帝要殺豬八戒的動機也就沒了,小三的說法也就等于空穴來風了。
其實西游記里天庭的法律很嚴苛的,當初的涇河龍王只是下雨的點數改了一下,就要斬頭,這豬八戒犯了強奸未遂的還別問斬?簡直是合情又合理!
有人說:豬八戒是玉帝或是太上老君派下凡去,打入取經團隊的間諜,意圖入佛,圖謀不軌。
這種說法也不成立,在時間上出現了重大問題,與事情的發展不符。怎么說呢,豬八戒是在五百年前的蟠桃大會上出的事,接著馬上就被貶下凡間。那西天取經呢?如來佛祖是在五百年后才開始策劃,安排人手的。這兩件事情之間相隔了五百年,玉帝或者老君不可能在如來佛祖還沒有取經這個念頭之前就提前預測好未來,否則天都要變了。
那么我又是從哪里知道如來是在五百年后才有取經這個念頭的呢?首先,如來是在金蟬子輪回了九次后才動手的。因為金蟬子只有十世修行才有資格去西天取經,九世五百年,這也算很正常了。
第二,西天取經路上的妖怪大都是七年、十三年前被安排下凡的,沒有超過一百年的。有的話,那也是土生土長的妖怪,不是仙佛故意釋放的,算不得數。
第三,觀音菩薩就是五百年后出發的,然后再遇到豬八戒、沙和尚、孫悟空。
是的,豬八戒被貶下凡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不添加政治陰謀,犯了錯的受罰,受罰的受不了打擊,然后自暴自棄,徹徹底底墮落,僅此而已,只不過是外加劇情狗血。
豬八戒簡介:
豬八戒是吳承恩所作《西游記》中的角色。法號悟能,是唐僧的二徒弟,原來是玉皇大帝的天蓬元帥,太上老君的記名弟子。因調戲霓裳仙子(屬于嫦娥中的一員,《西游記》中"嫦娥"意指月府仙女。并非民間傳說里的后羿之妻姮娥。)被逐出天界,卻又錯投豬胎。唐僧和孫悟空西去取經路過高老莊,在云棧洞與孫悟空大戰,聽說唐僧之名,前去拜見。從此成為唐僧的弟子一同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最后被封為凈壇使者。八戒性格憨厚,力氣大,愛占小便宜,貪圖女色。經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難分敵我。他對師兄的話言聽計從,對師父忠心耿耿,為唐僧西天取經立下汗馬功勞,是個被人們喜愛同情的喜劇人物。
原是天庭玉皇大帝手下的天蓬元帥,主管天河。天蓬元帥在道家中地位很高,是北極四圣之首,手下還有幾十名天神猛將,掌管天河相當于天宮的總司令。豬八戒因喝醉酒調嫦娥女被玉皇大帝逐出天界,到人間投胎,卻錯投豬胎,嘴臉與豬相似,曾占福陵山云棧洞為妖。它咬殺母豬,打死群彘,又招贅到福陵山云棧洞的卯二姐(通行的版本多為“卵”,或疑為印刷錯誤得以誤傳,卯即兔子,則卯二姐或為兔妖)家,想不到一年卯二姐卻死了,只留下一個洞府給他。至此棲身云棧洞,自稱“豬剛鬣”。觀音菩薩賜法號悟能。唐僧西去取經路過高老莊,豬八戒被孫悟空收服,被唐僧收為二徒弟后,為讓其繼續戒五葷三厭,唐僧給他起了個別名叫“八戒”。八戒從此成為孫悟空的好幫手,一同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后經觀音菩薩指點,拜唐僧為師,一同赴西天取經。在小說當中,由于他的懶惰、貪吃和好色,常常使唐僧師徒陷于困境當中。取回真經后,豬八戒由于“又有頑心,色性未泯”被封為凈壇使者。他會天罡三十六變身術,能騰云駕霧,使用的兵器是九齒釘耙。在《西游記》中,豬八戒也稱木母或木龍(豬八戒屬真陰,五行屬木),常見于目錄或書中詩賦。
一戒殺生、二戒偷盜、三戒淫、四戒妄語、五戒飲酒、六戒著香華、七戒坐臥高廣大床、八戒非時食。
《西游記》中豬剛鬣受了菩薩戒行,斷了五葷三厭,唐僧因此給他起了個別號,叫做“八戒”。五葷三厭屬宗教戒條,信徒不準食用。 五葷,即五辛,指五種辛味蔬菜。包括大蒜、小蔥、韭與渠(形似蘿卜味如蒜)。三厭,道教把雁、狗、烏龜作為不能吃的三種動物,列為教條。認為“雁有夫婦之倫,狗有扈主之誼;烏龜有君臣忠敬之心,故不忍食”(《涌幢小品》)。厭,在此是不忍食之意。不過,這五葷三厭是佛道二教的混合物,佛教的“八戒”實際另有所指。 八戒全稱“八齋戒”,是佛教為在家的男女教徒制定的八項戒條。包括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欲,不妄語,不飲酒,不眠坐華麗之床,不打扮及觀聽歌舞,正午過后不食。佛教戒律還有很多。豬悟能雖稱“八戒”,但他始終“戒”得不徹底,也不情愿。 唐僧給八戒取得名字是有一定含義的。五戒是居士也就是信佛而不出家的人所受的戒,可以按照自己的執行能力受一至五個。沒有十戒的說法,出家人最開始受沙彌戒,一共十條。具足戒是出家人在符合條件之后可以受持的戒律,比丘二百五十戒,及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戒,非常嚴格。八戒是在家人可以受持的最嚴格的戒律,和沙彌戒比起來只有很小的差別。最短可以只受一天,最長也可以終生持守。作為嚴格的談戒律來說,在家人的五戒之中沒有不食肉的戒律,當然漢地佛教徒有食素的傳統,這是提高了對佛弟子的要求,從一方面來說,是好事,但是對于無法執行的人來說,也有揠苗助長的效果。但是如果受了不殺生的戒律,那么不去殺生,這是應該的。讓鄰居幫助殺生,自己吃肉,這的確是一種虛偽的行為,這只說明一個問題,就是很多號稱自己學佛的人實際上對于戒律本身并不能嚴格執行,如果這樣的話,不如舍戒.另一方面,為他們授予戒律的出家人在對于戒律的解釋說明和教育工作上面也做得不好,使戒律沒有能夠真正起到規范行為的作用。
傳說,吳承恩的家鄉江蘇淮安有個二流子,名叫朱八,又懶又饞,又愛偷偷摸摸的。吳承恩認為朱八這種人經過磨練才能變成好人,世人應以朱八為戒,勿學朱八,這才結合野豬精的故事,取名豬八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