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子文的個人簡介
宋子文簡介:
宋子文(1894年12月4日-1971年4月26日),民國時期的政治家、外交家、金融家,海南文昌人。宋子文是宋嘉樹之子 ,其兄弟姐妹分別是是宋慶齡、宋美齡、宋靄齡、宋子良、宋子安。
宋子文出生于上海,早年畢業上海圣約翰大學。后去美國哈佛大學攻讀經濟學,獲碩士學位,繼入哥倫比亞大學,獲博士學位。1925年任國民政府財政部長。1928--1930年間通過談判收回關稅自主權,使中國有權確定關稅稅率和監督稅收。1942年擔任國民政府外交部長后曾與美國國務卿科德爾·赫爾簽訂中美抵抗侵略互助協定,次年與外國談判收回各國在華的治外法權。1945年出席聯合國大會任中國首席代表,同年6月去莫斯科與斯大林會談,1945年8月14日簽訂不平等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1949年去香港,后移居美國紐約。1971年4月25日在舊金山逝世。
1923年任孫中山英文秘書。
1923年4月孫中山在廣州成立中央銀行,宋子文負責籌備條例章程。
1924年8月任廣州中央銀行董事,行長。
1925年兼任國民政府財政部長。
1928年1月任南京國民政府財政部長,兼任外交、預算、首都建設、黃河水利、國防編遣等委員。
1928年7月– 1930年5月與美國、日本、德國、英國等簽訂新關稅條約,收回關稅自主權;并實行稅收改革。
1928年10月新的中央銀行在上海開業,宋任總裁。
1930年1月兼任行政院副院長,進行幣制改革,建稅警團。
1931年12月蔣介石下野,宋子文辭職。
1932年1月復任行政院副院長,財長。
1932年1月汪精衛出國,代任行政院院長。
1933年4月汪精衛回國,停止代行行政院院長,辭去中央銀行總裁,以財長及行政院副院長身份出訪美歐各國。
1933年10月辭去行政院副院長,財長。
1935年任中國銀行董事長,參與幣制改革。
1936年12月西安事變,飛西安談判營救蔣介石。
1937年抗戰爆發后,聯合協調各銀行應付財政。
1940年出使美國尋求援助,獲得租借物資2,500萬美元。1941年12月任外交部長,長駐美國。
1942年與美國簽署租借協定,獲得美援超過8億美元。同年,與英美等國就取消外國在華治外法權等特權簽署新約。
1944年12月任代行政院院長,兼任外長。
1945年7月出席舊金山聯合國制憲會議,宋子文是四位主席之一。
1946年3月出現搶購黃金風潮。
1947年3月辭去行政院長職。
1947年9月任廣東省主席,行營主任,綏靖公署主任。
1949年1月蔣介石下野,宋子文辭去廣東各職,移居香港。
1949年6月移居美國紐約。
1971年4月于舊金山吃飯時哽咽嗆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