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宮六院是什么
“三宮六院”一詞是由故宮的建筑而來,“三宮六院”都在故宮的內廷。“三宮”又稱“后三宮”,指皇帝居住的乾清宮、皇后居住的坤寧宮,以及位于乾清宮和坤寧宮之間的交泰殿。“六院”其實是十二院。
長期以來,民間一直把皇帝擁有的女性稱做“三宮六院七十二妃”。所謂七十二妃是言其多而已,沒有哪個朝代有此定數。在古代,多把三、六、九看成表示多的虛數,而不是實數,七十二則是三、六、九的高等倍數,其意思是表示皇帝后宮充盈。那么,在明清時的帝王與后妃居住之所故宮的內廷,“三宮六院”究竟是指哪些建筑?
故宮舊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是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也是世界上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
故宮的建筑依據其布局與功用分為“外朝”與“內廷”兩大部分,所謂“前朝后寢”。“外朝”與“內廷”以乾清門為界,乾清門以南為外朝,以北為內廷。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是皇帝舉行朝會的地方,也稱為“前朝”。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后三宮為中心,是皇帝與皇后以及妃子們起居生活之所。
“三宮六院”都在故宮的內廷。“三宮”又稱“后三宮”,指皇帝居住的乾清宮、皇后居住的坤寧宮,以及位于乾清宮和坤寧宮之間的交泰殿(殿名取自《易經》,含“天地交合、康泰美滿”之意。“內宮不許干預政事”的鐵牌就立于此殿。) “六院”其實是十二院。“三宮”東、西兩路各有六宮,“東路六宮”即齋宮、景仁宮、承乾宮、鐘粹宮、景陽宮和永和宮;“西路六宮 ”為儲秀宮、翊坤宮、永壽宮、長春宮、咸福宮和重華宮。因各宮均為庭院格局建筑,故稱為“東六院”和“西六院”。
延伸閱讀:
民間所謂的三宮
民間所謂的三宮,一般是指后妃居住的中宮和東西兩宮,其實這是明清以后的體制,三宮最早乃是指皇帝、太后、皇后三宮,或者是指太皇太后、太后、皇后為三宮。而天子后妃所居乃曰六宮。《禮記》言:"王后六宮,諸侯夫人三宮也。"《周禮?天宮內宰》言:"王后帥六宮之人。"鄭玄注六宮曰:"正寢一,燕寢五,合為六宮。"六宮為皇后居住之所,所以往往用六宮代指皇后,如同后世用中宮代指皇后一樣。隨著封建社會的建立,諸侯的消亡,三宮的含義有了變化。漢代就以皇帝、太后、皇后合稱為三宮,又稱太皇太后、太后、皇后為三宮。唐代穆宗時又將兩太后與皇后合稱三宮。
民間所謂的六院
六院作六苑,皆以后妃所居宮院(苑)代指后妃。六宮的概念至唐代已非專指皇后,而泛指后妃了。白居易《長恨歌》中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李賀《貝宮夫人》中的“六宮不語一生閑,高懸銀牓照青山”,所言“六宮”皆指后妃,而不是專指皇后。明以下遂泛稱后妃為三宮六院。
三宮六院一詞是由故宮的建筑而來。故宮內以乾清門為界,南為外朝,北為內廷,即是皇帝和他的后妃們起居生活的地方。三宮即中路的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又稱“后三宮”。六院分別指東路六宮:齋宮、景仁宮、承乾宮、鐘粹宮、景陽宮和永和宮;西路六宮:儲秀宮、翊坤宮、永壽宮、長春宮、咸福宮和重華宮。因各宮均為庭院格局建筑,故稱為“六院”。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三宮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