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名人作文素材
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寫作時都需要用到一些素材;那么你知道哪些中國名人作文素材?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國名人作文素材(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中國名人作文素材精選篇1
李嘉誠的領帶
1994年8月的一天,李嘉誠外出談生意。在公司總部門口,一位員工攔住了他:“老板,我覺得你今天的這條領帶有些問題。”李嘉誠愕然:“有什么問題?”員工說:“老板您穿著一身黑色的西服,不應該系紅色的領帶,這樣看起來不是很協(xié)調(diào),而且,還可能影響到您談生意的效果。”李嘉誠看了看胸前那條紅色的領帶,思考了片刻,朝員工投去嘉許的目光:“你說得沒錯,謝謝你的提醒!”說完,李嘉誠轉身回到辦公室,換了一條黑色的領帶。
當他再次走出公司大門的時候,那位員工還在那里,看到了李嘉誠換了一條領帶,他才滿心歡喜地離去。可是,等到員工離開,李嘉誠從手包里拿出原來的那條紅領帶,重新?lián)Q上,而將黑領帶放回了包里。
這個舉動被一旁的保安看在眼里。保安走上前來問李嘉誠:“老板,你為什么又要換上紅領帶?”李嘉誠笑著說:“我今天會見的是一位老朋友,每次與他見面,我都會系一條紅領帶,而他每次都會稱贊我系紅領帶顯得更精神。也就是說,他喜歡的是紅色的領帶,而不是黑色。”“那你為什么不直接告訴剛才那位員工呢?”保安又問。“雖然他不知道我那位生意伙伴的喜好,但他能細心地發(fā)現(xiàn)我身上領帶與服裝搭配不協(xié)調(diào),并熱心地告訴我,所以我必須用我的行動來保護他的熱情。”
員工在沒有了解事情真相的前提下,向李嘉誠提出了一個錯誤的建議。但李嘉誠沒有直接指出他的錯誤,反而保護了他的熱情和積極性。李嘉誠之所以會取得非凡的成就,是因為他懂得,員工都希望自己在老板面前有尊嚴,被老板重視,被老板尊重。因此,善于給下屬留得尊嚴,這既是李嘉誠的管理秘訣,也是他為人處世的交際之道。
中國名人作文素材精選篇2
李彥宏:收到華爾街的聘書
李彥宏的故事是一個“乖孩子”的完美版本。年少時,他著迷過戲曲,曾被山西陽泉晉劇團錄取。但中學時代,李彥宏回歸“主業(yè)”,全身心投入學習中。之后,他順利考入北大,學的是圖書情報學。因為專業(yè)枯燥、乏味,李彥宏漸漸走上了備考出國的道路。
1991年,李彥宏留學美國,改讀計算機專業(yè),不僅編程零起步,還需補習英語,加上白天需上課,經(jīng)常忙碌到凌晨兩點。
“我出國不是一帆風順。因為換專業(yè),剛到美國學計算機,很多功課一開始都跟不上。有時和教授面談時,由于較心急,談一些自己不是很了解的領域,結果那些教授就覺得我不行。”李彥宏說。
“他問:中國有計算機嗎?我當時覺得很受傷,因為我自己問題回答的不好,導致美國的教授都開始懷疑中國有沒有計算機,也正是因為這樣的一件事情讓我覺得有一天一定要在計算機領域做出一番事業(yè)來。”
這件事情后來逐漸變成了李彥宏的理想——用自己的技術去改變世界,激勵他每過一天都逐步地接近理想。
在學校待了一年后,李彥宏順利進入日本松下實習。1994年,25歲的李彥宏收到華爾街一家公司——道·瓊斯子公司的聘書。“這家公司老板也是個技術專家,他對我的研究非常賞識。兩人大有相見恨晚的感覺。士為知己者死,于是我決心離開學校,接受這家公司高級顧問的職位。”
這一入華爾街,就是三年。李彥宏每天都跟實時更新的金融新聞打交道,先后擔任了道·瓊斯子公司高級顧問、《華爾街日報》網(wǎng)絡版實時金融信息系統(tǒng)設計人員。
中國名人作文素材精選篇3
開心明理,內(nèi)養(yǎng)外濟
鄭板橋的曠世奇才被世人稱道,這得益于他一生勤奮讀書。然而他認為,讀書更重要的作用是可以“開心明理,內(nèi)有養(yǎng)而外有濟也”,能“用以養(yǎng)德行,壽考百歲期”。這是非常重要的養(yǎng)生方式。
有道是落筆養(yǎng)氣、讀書生神。讀書時,身心沉浸于書卷中,摒棄雜念,抱元守一,雖未刻意以治病健身為目的,而潛移默化中已然啟迪心智,慰籍心靈,進而能夠達到調(diào)和陰陽,修身養(yǎng)性、健腦益智、祛病延年的功效。
鄭板橋讀書,率性自主,不拘成規(guī),舟車中、馬背上、被子底下都是他讀書的場所,曾經(jīng)“日與上人作西山游,夜則挑燈煮茗,聯(lián)吟竹屋,幾忘身處塵世,不似人海中也。”鄭板橋讀書還有著自己的主張,他認為讀書須有取舍,否則便“如破爛廚柜,臭油壞醬悉貯其中”。他還告誡弟弟要善于讀書,要“知書中有書,書外有書,則心空明而理圓湛”,要有自己獨立的見解,不能機械模仿,人云亦云。
翻開書本,他可以將人世的困苦煩惱暫時拋于腦后,在蕩滌心靈中不斷開闊胸襟。在他眼里,世間百態(tài)和人情冷暖,也是可讀之書,同樣能夠使他胸懷淡泊、坦蕩達觀、疏泄解郁、百病難侵。正如現(xiàn)在央視公益廣告中所說:“要過日子,也要放飛靈魂。閱讀,與后者有關。”的.確,讀書不僅可以讓我們豐富知識,增長見聞,更有助于我們形成獨立的人格,開闊視野和胸襟。
中國名人作文素材精選篇4
楊瀾的傻勁
1990年,楊瀾剛從北京外國語大學畢業(yè),得知中央電視臺綜藝節(jié)目《正大綜藝》正招聘一名懂英語的主持人,便去應聘。經(jīng)過了七輪的競爭,到最后一輪決賽時,就剩下楊瀾和另外一個女孩。
決賽那天,招聘方出的題目是用英語介紹自己,并講一講為什么喜歡這個節(jié)目。要求她們在門口準備三分鐘。楊瀾雖然在大學學的不是主持人專業(yè),但她非常希望自己得到這份工作。所以,她就在門外認真地準備演講稿。
另一個女孩雖然是主持專業(yè)畢業(yè),但英語比不上楊瀾。所以在備稿時,有些話用英語怎么說和有些單詞的讀音還拿不太準,于是過來請教楊瀾。
楊瀾非常清楚,節(jié)目招聘的主持人名額只有一個,非我即你,而且準備時間只有幾分鐘,把時間花在別人身上,自己的準備時間就沒有了。如果把別人輔導好了,人家上了,自己不是太冤了嗎?
楊瀾偏偏在這個時候犯傻,耐心地給那個女孩講解應該如何用英語演說,還反復地校正女孩的讀音,好像忘記了自己和那女孩是競爭對手,倒像是那女孩的輔導老師。正巧這時,節(jié)目導演辛少英從她們身邊走過,把這一幕看在眼里。
應聘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楊瀾成了《綜藝大觀》節(jié)目主持人,并且一炮走紅,讓她成為家喻戶曉的主持人。
若干年后,當時的制片人,也就是對她有知遇之恩的辛少英導演與別人談起那段往事時說:“當時楊瀾給我留下一個很深的印象的就是,雖然兩個女孩非常希望自己得到那個主持人的位置,而且每個人只有三分鐘的時間準備,但我路過時,發(fā)現(xiàn)楊瀾還在輔導那個女孩的英文。所以,我就覺得這個女孩很特別。”
我們似乎可以認為楊瀾的特別在于她的傻勁,這種傻勁就是當別人需要她提供幫助時,而且這種幫助有可能損害到自己的利益,她竟毫不顧忌私利,傾囊相助。而正是這種無私大度的品質,讓她應聘成功并成為知名主持人。
《三國志》的作者陳壽說過:“每有患急,先人后己。”助人是人格升華的標志。楊瀾的行為對這句話給予了最好的詮釋。
中國名人作文素材精選篇5
楊瀾帶有傳奇色彩的成功人生,無疑令許多人羨慕不已,就連圈內(nèi)的很多知名記者也對她說:“你真是太幸運了!你能采訪到那么多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而我們卻根本沒有這些機會。”
前不久,在大學的一次演講中,楊瀾專門談到了這個問題。
她說,其實她的采訪也是從基層做起,從一個區(qū)長開始的。如果區(qū)長沒采訪好,就不可能去采訪市長;如果市長沒采訪好,就不可能采訪部長;等部長采訪好了,然后才可以設想如何采訪副總統(tǒng)。
幾年前,當時的俄羅斯卡西亞諾夫來中國訪問,只停留兩天,只接受了一個采訪,那就是楊瀾的采訪。
應該說,作為民間的傳媒機構,能得到這樣的機會是很不容易的。她很好奇地問其隨行人員:“卡西亞諾夫為什么會接受我的采訪?”
隨行人員說:“因為在我們來中國之前,你曾采訪過俄羅斯的副。副回國后認真地告訴卡西亞諾夫‘如果你去中國,應該接受楊瀾的采訪,因為她提的問題很有水平。’”
楊瀾當然不是借此來炫耀自己,而是要用自己的切身經(jīng)歷告訴更多的年輕朋友:你做的每一件事,都可能對你今后的成長產(chǎn)生影響;你做的每一件事,都會給人們留下烙印,千萬不可小看人們之間的口口相傳。
一般來講,一個大學畢業(yè)生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時候,很容易產(chǎn)生這樣的思想:我一定要做一項很有分量、很有意義和很有興趣的工作。
其實,根本不用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可以順其自然地先做一些看上去“大材小用”的工作,甚至完全是事務性的工作。如果你能把這些工作做得比別人好,不需要等很久,就可能有機會去做更大的更重要的事情。如果你感到懷才不遇,憤憤不平,只是怨天尤人,什么事情都不做,那只能是有害無益。
在這個世界上,人們要聽其言,更要觀其行,尤其會關注一個人做事的結果。所以,只要在某一方面,堅持凡事比別人做得好一點,就可能有更多的成功。
不錯,堅持凡事做得好一點,就可能有好評;堅持凡事做得好一點,就可能有機會;堅持凡事做得好一點,就可能有發(fā)展;堅持凡事做得好一點,就可能有幸運;堅持凡事做得好一點,就可能有令人羨慕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