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反省自強的故事
古今中外,有許多名人,大家不僅要看到他們光鮮亮麗的一面,更要看到他們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哪些名人反省自強的故事(合集7篇)?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名人反省自強的故事(合集7篇),歡迎大家分享。
名人反省自強的故事(篇1)
大衛·洛克菲勒是洛克菲勒家族的第三代,是兄弟中最小的一個,也是最出色能干的一個。他的事業不在石油上,而在大名鼎鼎、位列世界十大銀行第六位的曼哈頓銀行上。他任該銀行執行委員會主席兼總經理以后,使該銀行從資金二十億美元上升到資產凈值達三十四億美元。
1915年,大衛出生于紐約市,當時他家雖已有億萬財產,可孩子們每周只能得到三角的零用錢,同時每人還必須準備一個小賬本,按父親的要求將三角錢的使用去向登記在上面,經檢查后,如果使用合理,還能得到獎勵。孩子們得到的零用錢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十一二歲時,每周能得到一美元,十五歲時,每周能得到兩美元左右。因此大衛長到后離開家時,已擁有許多賬本。
大衛的父親為了教育孩子從小懂得金錢的價值,故意將孩子們處于經濟壓力之下。零用錢很有限,如果想多用怎么辦?方法只有一個,自己去掙。
大衛小的時候就知道從家庭雜物中掙錢:捉住閣樓上的老鼠,每只可掙五分錢,而劈柴禾、拔雜草等雜活則按照時間來計算工錢。大衛有一招更絕,他設法取得了為全家擦皮鞋的特許權。然而,他必須在清晨六點以前起床,以便在全家人起床前完成工作,擦一雙皮鞋五分錢,一雙長統靴一角錢。
大衛在童年時代沒有享受過任何超級富豪的生活,他穿著和雇工一樣的普通衣服,生活既簡單樸素又緊張而快樂。他有一位大學時的同學,是位大手大腳花錢的富家子弟,甚至可以在開口索要之前就能獲得他想要的東西。可大衛說:“他是我認識的最不幸的人,他結了三次婚,換了數次工作,永遠也不會發揮自己的能力。
成長啟迪:自強自立是我們做任何事情的一個基本出發點。大衛學會了自強自立,并一生堅持,積極進取,終于打出了自己的一篇天地。
名人反省自強的故事(篇2)
一個1周歲左右的小男孩,被年輕的媽媽牽著小手來到公園的廣場前,要上有十幾個階梯的臺階了。小男孩卻掙脫開媽媽的手,他要自己爬上去。他用胖胖的小手向上爬,他的媽媽也沒有抱他上去的意思。當爬上兩個臺階時,他就感到臺階很高,回頭瞅一眼媽媽,媽媽沒有伸手去扶他的意思,只是眼睛里充滿了慈愛和鼓勵。小男孩又抬頭向上瞅了瞅,他放棄了讓媽媽抱的想法,還是手腳并用小心地向上爬。他爬得很吃力,小屁股抬得老高,小臉蛋也累得通紅,那身娃娃服也被弄得都是土,小手也臟乎乎的,但他最終爬上去了。年輕的媽媽這才上前拍拍兒子身上的土,在那通紅的小臉蛋上親了一口。這個小男孩,就是后來成為美國第16屆總統的林肯。他的母親便是南希·漢克斯。
林肯的父親是個農民,家境極為貧窮。林肯斷斷續續地接受正規教育的時間,加起來還不足1年。但林肯從小就養成了熱愛知識、追求學問、善良正直和不畏艱難的好品質。他買不起紙和筆,就用木炭在木板上寫字,用小木棍在地上練字。他抓緊一切時間看書學習,練習講演。林肯失過業,做過工人,當過律師。他從29歲起,開始競選議員和總統,前后嘗試過11次,失敗過9次。
在他51歲那年,他終于問鼎白宮,并取得了輝煌的業績,被馬克思稱之為“全世界的一位英雄”。母親南希在林肯9歲那年不幸病故。但毫無疑問,她用堅強而偉大的母愛撫養了林肯,使他勇敢而堅定地走向未來。
名人反省自強的故事(篇3)
在讀書方面,錢惟演確實是一個奇人。在洛陽為官時,錢惟演曾經告訴歐陽修等屬官:“平生最愛讀書。
坐的時候經史,臥的時候讀小說,上廁所的時候看小詞,手中一刻也沒有放下書卷呢。”錢惟演的話說的很好,讀書不僅僅要勤奮,對待不同門類的書還需要不同的態度。經史乃是先賢所言,是經過治世的大道,只有端坐才能靜心閱讀,才能體現對先賢的尊敬。小說詩詞則可以隨意一些,躺著讀也可以,上廁所讀也可以。一個人若僅僅為了工作,為了升職加薪而讀書,未免乏味,失去了讀書的樂趣。
歐陽修很欣賞錢惟演的讀書觀,多年之后,歐陽修也成了文章大家,文壇領袖。當人們問起歐陽修成功的秘訣,歐陽修說:“我一生所寫的文章,大都在‘三上’。所謂馬上、枕上、車上啊。”白天要上班,要處理公務,自然沒有時間考慮寫文章寫詩詞,只有利用一點點滴的時間。宋代入朝多騎馬,于是馬上構思。睡覺前回顧下一天所得,也可以構思。上廁所時反正也不能處理公務,寫詩作文,正是充分利用。可以說,歐陽修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利用一切時間讀書,堪稱北宋最勤奮的讀書人。
名人反省自強的故事(篇4)
凡爾納是一位世界聞名的科幻小說作家,但很少有人知道凡爾納為了發表他的第一部作品,曾經遭受過多么大的挫折!這里記錄的,就是凡爾納的一段令人難忘的經歷:
1863年冬天的一個上午,凡爾納剛吃過早飯,正準備到郵局去,突然聽到一陣敲門聲,他開門一看,原來是一個郵遞員。
郵遞員把一包鼓囊囊的郵件遞到了凡爾納的手里。一看到這樣的郵件,凡爾納就預感到不妙,自從他幾個月前把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說《乘氣球五周記》寄到各出版社后,收到這樣的郵件已經是第十四次了。
他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拆開一看,上面寫道:“凡爾納先生:書稿經我們審讀后,不擬出版,特此奉還。”
每看到這樣一封封退稿信,凡爾納心里都是一陳絞痛。這次是第十五次了,還是未被采用。凡爾納此時已深知,那些出版社的“老爺”們是如何看不起無名作者。他憤怒地發誓,從此再也不寫了。
他拿起手稿向壁爐走去,準備把這些稿子付之一炬。他妻子趕過來,一把搶過書稿緊緊抱在懷里。此時的凡爾納余怒未息,說什么也要把稿子燒掉。
他妻子急中生智,以滿懷關切的語言安慰丈夫,“親愛的,不要灰心,再試一次吧,也許這次能交上好運的。”聽了這句話以后,凡爾納奪書稿的手,慢慢放下了。他沉默了好一會兒,然后接受了妻子的勸告,又抱起這一大包書稿到第十六家出版社去碰運氣。
這次沒有落空,讀完書稿后,這家出版社立即決定出版此書,并與凡爾納簽訂了20年的出書合同。沒有他妻子的疏導,沒有“再努力一次”的勇氣,我們也許根本無法讀到凡爾納筆下那些膾炙人口的科幻故事,人類就會失去一份極其珍貴的精神財富。
名人反省自強的故事(篇5)
李大釗同志曾經說過“我以為世界最寶貴的就是‘今’,最容易喪失的也是‘今’。因為它最容易喪失,所以更覺得它寶貴。”這句名言是為了提醒大家,“今天”的寶貴,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把握它。
記得朱熹有一首勸勉人們惜時的詩:“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我想,那些在各種科學領域中取得卓越成就的人,大概會有所啟迪的。
我就有這么一個深刻的體會:去年暑假,因為畢業了,沒有什么作業,媽媽就想讓我在空閑時間寫一個關于小學歷程的文章,以次作為珍貴的回憶。可我在兩個月的時間里,什么都沒有做,就這樣沒有把握住時間,將寶貴的時間荒廢掉了。
確實,天下最寶貴的,莫如時日;天下最能奢侈的,莫如浪費時日。
我們是未來四化的建設者,要想實現美好的理想,就必須把握今天良好的學習機會。“明天的前途,取決于今天的努力”,只要我們能夠有效地利用“今天”,那么美好的明天一定會屬于我們的。因為,成功往往只垂青于那些能把握今天的人。
“時間是人的財富、全部財富,正如時間是國家的財富一樣,因為任何財富都是時間與行動化合之后的成果。”巴爾扎克的這段話告訴我們,只要把握今天,那么時間留給勤勉的人的將是智慧和力量。
名人反省自強的故事(篇6)
白巖松出生在內蒙古一個邊遠小城,8歲那年,父親不幸辭世,母親用堅強和隱忍挑起了這個風雨飄搖的家。平時給人印象總是不茍言笑的白巖松,小時候卻是個淘氣包,常常惹媽媽生氣,被媽媽打。白巖松每天至少要挨兩次打,要不然,連他自己都會感到奇怪。
由于太貪玩,白巖松小時候的學習成績很差。一次,白巖松的考試成績在全班倒數第二,他一生氣,竟偷偷把張貼的成績榜撕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貧寒的家庭環境磨礪了白巖松吃苦耐勞、敢于迎接挑戰的堅強性格。漸漸地,白巖松的成績跟了上來。高三那年,為了讓成績提高得更快,他把所有學過的課本都找出來裝訂起來,歷史書一共有600多頁,地理書一共有700多頁,語文書一共有1000多頁等等。然后,白巖松一天看每科30頁書,另外還要做數學題。持之以恒,白巖松終于考上了大學。
現在回想這些,白巖松感慨地說:“青春最可愛的地方就在于有大把的時間可以去揮霍,你可以犯無數的錯誤,因為你有改正錯誤的時間,但是當中年這杯下午茶端在你手里的時候,你就知道要趕緊做正確事,因為錯了就沒有改正的時間了。”
名人反省自強的故事(篇7)
徐悲鴻早年留學法國,人物造型注重寫實傳達神情,尤其精于素描。對于中國畫,他是主張改革的:“西方繪畫可采入者,融之。”中西技法的融合,形成了他的前無古人的現實主義畫風。
聽某老人說,有一次,徐悲鴻正在畫展上對畫評議,一鄉下土老倌忽然上前對他說:“先生,你這幅畫里的鴨子畫錯了,你畫的是麻鴨,麻鴨尾巴哪有恁(這樣)長的?”眾人一看,原來是徐氏新作“寫東坡春江水暖詩意”,內中有麻鴨尾羽卷曲如環。鄉人說雄鴨羽毛鮮艷,尾巴卷曲是有的;麻鴨雌性羽毛麻褐色尾短,畫錯了。
徐氏承認疏于寫生,深深致謝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