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名人奇聞趣事
名人軼事的意思的是:發生在名人身上的奇怪的事。那么你知道哪些中國名人奇聞趣事?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中國名人奇聞趣事五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名人奇聞趣事【篇1】
1、張懷芝(1912年1月17日清廷命兼幫辦山東防務大臣)在山東時,忽然心血來潮,命人在濟南建了一個大妓院,名為“八卦樓”,從各地海選有姿色有修養的妓女數百名,每當張懷芝來“視察”時,眾妓女列隊歡迎,并拍手高聲呼道:“歡迎歡迎,熱烈歡迎!”
張懷芝大手一揮,說:“妓女們辛苦啦!”妓女們答:“為嫖客服務!”有人作打油詩譏笑曰:“‘八卦樓’樓房數百間,窮極奢麗,妓女窩其間。月上黃昏,鸚歌喚茶,迷樓不啻也。”
2、胡景翼(1892-1925,著名的愛國將領)從小胸懷大志,被章太炎稱之為是“今世少有的天才”。1905年夏天,胡景翼登上藥王山頂峰,忽然大發感慨,于是便寫下一首詩云:“我本一只猴,深山任我游。他日成正果,定要反天宮。”
3、梁啟超曾說:“一個人要是讀《出師表》而不掉眼淚就是不忠,讀《陳情表》不掉眼淚就是不孝,讀《葬花詞》不掉眼淚就是無情!”
4、袁世凱在河南項城家鄉洹上村“養疴”時,為了掩蓋其巨大野心,便讓人在自己的別墅園池內放一小船,老袁頭戴斗笠、身披蓑衣立于船尾,并讓其兄也學著同樣裝束坐于船頭做垂釣狀,拍了一張題為“蓑笠垂釣圖”的照片,送到上海的《東方雜志》上發表。
拍完照,老袁就跑到書房寫了一首詩,云:“樓小能容膝,檐高老樹齊。開軒平北斗,翻覺太行低。”
5、由于黎元洪一時糊涂,引狼入室,導致張勛進京搞起了復辟。及至復辟失敗,張勛被趕至荷蘭使館,段祺瑞再次回京任總理,親自去勸黎元洪復任總統,黎滿臉憂傷,痛哭道:“豈有辭條之葉再返林柯,墜溷之花重登祍席。心腳肝俱在,面目何施!我還是滾蛋去鳥!”老段低聲說:“正合我意。”
6、1946年,戴笠因飛機失事而暴死。蔣介石痛哭長嘆“生為國家,死為國家”,讓社會各界有頭臉的人物寫挽聯悼念。
陳立夫去找章世釗,讓他寫一副挽聯,章很不愿意,陳力勸,章這才硬著頭皮寫了一副:“ 生為國家,死為國家,平生具俠義風,功罪蓋棺猶未定;譽滿天下,謗滿天下,是非留待后人評。”此聯一出,震驚天下。
中國名人奇聞趣事【篇2】
1朱夏作詩
1981年4月,《新華日報》刊載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名單,把地學部委員朱夏的名字,誤登為“失夏”。朱夏看到報紙后,戲作一首絕句:
錚錚鐵骨何曾斷,小小頭顱喜尚留。從此金陵無酷暑,送春歸去便迎秋。
{備注:} 一、二兩句,是從字型比較“失”與“朱”的區別;三、四兩句,是從字義上“失去夏天”落筆的;先說金陵(南京)無酷暑,再方從春直接到秋天,還是“丟失”了夏天。
2夏鼐同志嚇一跳
七十年代初期,在一次歡迎外國友人的宴會上,考古學家夏鼐先生旁邊,坐的是《人民日報》的總編。此人經常口吐白字,一看桌上的名單,便主動打招呼,叫聲“夏鼎同志”。這個笑話傳了出去,作家白夜寫了首打油詩:
夏鼎同志你可好?夏鼐同志嚇一跳:偷我頭上一個乃,還來同我打交道!
此詩傳開,一時傳為笑談。
3借馬討官
宋太祖曾當面答應張融為司徒長史,但任命文書卻久久沒發下來。張融所騎的馬非常瘦,宋太祖見了,問:“你的馬為什么這么瘦,每天喂多少糧食?”張融說:“每天給粟一石。”宋太祖說:“這馬吃糧不少,為什么這么瘦?”張融說:“我答應給它一石粟,但沒給它。”第二天,任命張融司徒為長史的文書便發下來了。
4蔡鍔妙對討風箏
一天,童年時的蔡鍔與小朋友放風箏,未料,風箏斷了線,落入太守府里,蔡鍔等攀墻進花園,沒想到太守正在這里散步,而風箏已被人拾去了。孩子們嚇得退到一邊,唯獨蔡鍔敢上前討要。太守不高興,斥責孩子們貪玩,不好好讀書。蔡鍔答說:“孔圣人還教門徒駕車騎射,童生讀書之余,放放風箏又有何妨?”太守暗暗吃驚,便說:“口稱童生,可能應對?”蔡鍔滿不在乎地說:“請出上聯。”太守想了一想,故意出了訓斥蔡鍔的上聯:“童子六七人,無如你頑。”蔡鍔略一思索,就道:“太守二千石,唯有公貪。”太守勃然大怒:“我怎么貪了?”蔡鍔說:“一個風箏都看在眼里,見了銀錢怎能不貪?”太守沒好氣地說:“要是我還給我還給你呢?”蔡鍔說:“我把貪字改作‘廉’字。”太守見他好文思,好口才,世間少有,便連忙把風箏還給了蔡鍔。
5不敢娶(取)你
清代李鴻章有個遠房親戚叫李子清,熱衷于科舉,一次,他參加科舉考試時,眼看交卷時間快到,而胸中無多少墨水的他,卻仍是白卷一張,情急之下,他在考卷上寫道:“我乃中堂大人李鴻章的親妻((戚)。請你們一定要取我。”主考官看了考卷,不禁拈須微笑,提筆在卷上批道:“所以本官不敢娶(取)你。”
中國名人奇聞趣事【篇3】
蘇東坡
宋哲宗元祐年間,遼國使臣聽說蘇軾很有才學,就想出難題考他。他們國中有“三光日月星”的上聯,沒有人能對得出。
遼使就拿這一聯句請教蘇軾,蘇軾很快地用“四詩風雅頌”一句相對,真是天生的巧對,遼使聽后深為嘆服。
又一次,黃山谷在聚會上作了一個酒令:“虱去乙為蟲,添幾卻是(風)。風(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在座的客人沒有能對得出的。
幾天后,人們向蘇東坡講述了這事,蘇東坡馬上答道:“江去水為工,添系即是紅。紅旗開向日,白馬驟迎風。”兩人的酒令意思都妙,但東坡才思捷,卻為山谷所不及。
佛印也曾設謎東坡,沒想到蘇東坡巧答化解。
一日,佛印拿著墨斗對東坡說:“我有兩間房,一間租給轉輪王,有時放出一線路,天下邪魔不敢當。”東坡答道:“我有一張琴,一條絲弦藏在腹,有時拿來馬上彈,彈盡天下無聲曲。”
蘇軾的同僚劉攽出身詩書世家,曾與司馬光同修《資治通鑒》,是當時的文壇巨擘。但其為人疏雋,不修威儀,且性喜諧謔。晚年不幸得了風疾,須眉脫落,鼻梁塌陷,心境頗受影響。
蘇軾與朋友同去拜訪,為撫慰劉攽的心緒,眾人便作詩聯相戲。輪到蘇軾時,他欣然道:“大風起兮眉飛揚,安得猛士兮守鼻梁?”眾人聞言大笑,沉悶的氣氛也隨即釋然。
蘇軾的朋友陳慥(字季常),平素愛談玄說道,更是個十足的風流才子,但其妻柳氏卻兇悍善妒,陳季常極為懼內。蘇軾某日作詩調笑他,其中道:“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河東獅吼的典故,便由此而來。
中國名人奇聞趣事【篇4】
金圣嘆
相較才情幽默的蘇軾,明末清初的金圣嘆更是以功名和生命作為代價,來將幽默進行到底。
有次參加考試,題目為“吾四十而不動心。”金圣嘆在試卷中這樣作答:空山窮谷之中,黃金萬兩;露白蒹葭而外,有美一人。試問夫子動心否乎?曰:動動動……并一連寫出了39個“動”。
主考官追問原因,他回答:孟子曰四十而不動心。所以39歲前在荒郊野外看到鈔票和美女不動心,那不是傻子嗎。最后在科考中被除名。
后來他因反對地方官橫征暴斂,而被地方官羅織罪名,判為死刑。行刑前,他叫劊子手附耳過來,低聲在他耳邊留下遺言:“豆腐干與花生米同嚼,有火腿滋味”。
劊子手以為戲謔,刀起刀下,咔嚓一聲,便將金圣嘆人頭落地。這時從金圣嘆兩耳一邊各滾出一個紙團。監斬官撿起展開看去,一個紙團上寫著“好”字,一個紙團上寫著“疼”字。
古代文人幽默和看似逗比的行為,還表現在方方面面,是性情灑脫,也是富貴不淫貧賤樂。
中國名人奇聞趣事【篇5】
陶淵明
陶淵明有詩云:“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音。”
還有個同時期的大文學家陶淵明,不懂音樂,但是他備有一張沒有裝弦的琴。每當酒喝得痛快的時候,他就在空琴上做一些彈琴的動作,借以抒發感情,寄托意趣。
他又愛讀書,但是不鉆牛角尖,只要合于自己心意,就愉快得忘記吃飯。他自己說:“樂琴書以消憂。”又說:“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看到這里,不免覺得古代文人實在是太幽默風趣了。而在平凡生活中,幽默有趣,才是人們最應該抵達的境界。
但有趣從來不是天生,接觸的人、事、書都很重要。 越是有趣的書,有趣的中國文化,越能提升人的高雅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