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民間故事
中國民間傳說是中國民間口頭敘事文學(xué);你知道哪些中國古代民間故事?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砹酥袊糯耖g故事合集,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qū)Υ蠹矣兴鶐椭?/p>
呂布
有關(guān)呂布傳奇性的出生和神話般的成長,在五原縣有很多流傳。
相傳東漢章帝年間北匈奴進犯南匈奴及漢朝領(lǐng)地時,呂布祖父呂浩(時任憲部越騎校尉)奉命留守邊塞。呂浩攜妻兒率部駐扎五原郡地,定址北河(黃河舊道現(xiàn)烏加河)南岸五原縣塔爾湖五分橋東,大興土木,建城筑堡(今城圪卜就是由此而得名),開荒農(nóng)耕,并逐步發(fā)展畜牧業(yè),紡織業(yè),冶煉治陶業(yè)等,固守邊關(guān)。
呂布祖父去世后,其父呂良繼任,娶妻黃氏,系五原郡補紅灣(今五原縣城西補紅村)人,是一大戶富豪財主之女。黃氏聰明賢惠,知書達禮,善染織(后成為染織作坊主事)。黃氏生有四女,苦于無子。一日,隨夫到白馬寺廟(今五原縣錦旗東五里處,由于黃河淘堤已毀于河底)拜佛求子。
歸來當(dāng)晚,黃氏得一夢,夢見有一猛虎撲身而來,黃氏見狀急喚丈夫趕打,老虎卻溫順地臥于身旁。不日黃氏身感有孕,懷孕12個月未見生產(chǎn),百感焦慮。
后來,黃氏移至染織作坊,突然屋外人聲大嘈。眾人紛紛出外觀之,但見西北上空彩虹映現(xiàn),光彩奪目,此景奇異。隨之五原山地崩裂,地動山搖。黃氏欲生,身感不適,腹中疼痛難忍,盆骨悶脹,羊水外溢,寸步難行,隨臥于布匹之上,不久產(chǎn)生一男嬰。
男嬰出世更為奇事,但見臍帶自斷,雙目有神,兩拳緊握,站立面前,黃氏驚奇,急擦去污物抱于懷中。后說與丈夫,呂良心中大快:“吾兒神也?!币虺錾忌?,故起名呂布。
呂布從小隨母習(xí)文作畫,聰慧好學(xué),一點就通,過目不忘,他生性好斗,力大過人,喜舞槍弄棒,身高體重超出常人,同齡孩童都不敢和他玩耍,視而遠之,唯有同女孩在一起溫順體貼,判若兩人。
呂布卻總喜歡和大人們在一起,問這問那模仿學(xué)習(xí)。從五歲起常隨牧馬人野外放馬,并喜愛馬,只要一見馬精神十足,興奮的不得了。他騎在馬上手舞足蹈,手持一根木棍酷似一名勇士,那時他能持棍刺擊野雞野兔。七歲時,單獨騎馬追擊野狐山鹿,從無空手而歸,經(jīng)常將重于他幾倍的小馬駒抱起玩耍,有時舉過頭頂。
九歲那年,隨父母到補紅灣拜見外公,外公殺羊招待,大人們在羊群中逮羊不得手,他卻上去生擒兩只,觀者為此驚嘆,外公見狀大喜,當(dāng)即送與好馬一匹。從此呂布與馬為伴,精心料理,愛馬如癡,從不離胯。
十一歲時,匈漢兩族邊民在白馬寺廟舉行大型慶典,呂布隨父前去參加,在賽馬比賽中,他的騎技超人,馬快如箭,雄姿展現(xiàn),一舉取得了騎手榮譽。好斗的呂布,在觀看摔跤比賽時,他看到摔跤手屢戰(zhàn)屢勝全無對手,心中不服,獨自沖入賽場,大聲喊道:“我來試試!”
摔跤勝者見是一童子,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瞬間二人扭在一起。經(jīng)過幾個回合較量,呂布竟將身高和體重比他超出幾倍的`大力士摔跤手撂翻在地,頓時轟動了整個賽場,人們呼之為大力士神童。
從此,五原地區(qū)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并引以為自豪。漢靈帝熹平五年(公元176年),鮮卑部落軍事聯(lián)盟四處武力擴張,對東漢進行掠奪戰(zhàn)爭。東漢邊將大舉南遷,時年,呂布隨父南撤到山西境內(nèi),歸附為并州刺使丁原部下。
呂布從此離開了五原縣,開始了他橫掃千軍最后悲壯結(jié)局的傳奇人生。
華佗
華佗是我國東漢時期的名醫(yī),他最早發(fā)明了麻醉,當(dāng)時的藥名叫麻沸散。
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國你爭我奪,戰(zhàn)爭連續(xù)不斷,經(jīng)常打仗;再加天災(zāi),軍隊和老百姓受傷得病的很多。這一帶當(dāng)時屬譙郡(今亳縣),歸曹操管轄,打仗多在長江兩岸,這里是后方,因而傷病員大都運到這里。華佗是有名的外科醫(yī)生,當(dāng)然都要請他去治療。
華佗是惜貧憐苦、有求必應(yīng)的人,不管是兵是民,只要找到他,他都給醫(yī)治。經(jīng)他治好的病傷員,有鋸?fù)鹊?,有截手的,有剖腹的,有縫補的,啥樣的傷病都有。可是,那時沒有麻醉,每當(dāng)進行剖腹、截肢等大的手術(shù)時,病傷員忍受不了手術(shù)的痛苦,有的暈厥了,有的痙攣了,呼爹喊娘的慘狀真使人目不忍睹啊!
華佗看了也很心疼,咋辦呢?為了治他們的病,為了救他們的命,只有咬著牙、含著淚為他們精心治療。傷病員看到華佗那種不怕臟、不怕累,認真為人治病的精神,無不感動地流下淚來。
華佗為了減輕傷病員的`痛苦,想了許多辦法,做了不少試驗,總是收不到預(yù)期的效果,一次一次地失敗了。但華佗并不灰心,在治療中繼續(xù)摸索和試驗,他定要悟出個減輕病者痛苦的辦法來。
有一次,華佗為一個患爛腸的病人剖腹開刀,由于病情嚴(yán)重,腸道壞死太多,前后忙了幾個時辰,才把手術(shù)做好,病人得救了。手術(shù)做好后,華倫卻累得筋疲力盡。為了解除疲勞,他便叫老婆打了一斤酒,炒了兩個菜,自斟自飲地喝了起來。誰知,華倫因勞累過度又加上空腹多飲了幾杯,一下子喝了個大醉,弄得人事不知。他老婆可嚇壞了!她知道華佗是個謹慎的人,從來沒有喝醉過,今天為什么突然喝醉了呢?莫非他是得了什么急癥?!她當(dāng)時很害怕,就用扎銀針的辦法進行搶救。人中穴、百會穴、足三里都扎了,可是華佗仍沒有什么反應(yīng),好像失去了知覺似的。他老婆看了更是著急,隨手摸摸脈搏,按按心窩,跳動的還都正常,這才放了心,知道他是真的喝醉了。
過了兩個時辰,華佗醒了過來。他老婆就把剛才他醉后給他扎針的經(jīng)過講了一遍,華佗聽了甚為驚奇!為什么給我扎針我不知道呢?難道說,喝醉酒能使人麻醉失去知覺嗎?
第二天,華佗就對他老婆說:“今天我再喝醉酒試驗一下,你再給我扎針,看看我有沒有感覺?”試驗結(jié)果,開始扎針時還是沒知覺,后來肌肉打哆嗦,最后才知道有點痛了。就這樣,又反復(fù)地試驗多次,得出結(jié)論,酒也有麻醉人的作用。華佗后來給人動手術(shù)時,就叫病人先喝些酒來減輕痛苦??墒怯捎谑中g(shù)時間長,刀口大,流血多,光用酒來麻醉還是不能解決問題。
有一次,華佗到鄉(xiāng)下行醫(yī),碰到一個奇怪的病癥:病者牙關(guān)緊閉,瞪著眼,口吐白沫,睡在地上不動彈。華佗上前看看神態(tài),按按脈搏,摸摸額頭體溫,一切正常;又問問病者過去有過什么疾病?病者家里的人說:“他身體非常健壯,什么疾病都沒有,就是今天他誤吃了幾朵臭麻子花(又名洋金花),才得了這種病癥的。”
華佗從病者家人的介紹中,得到了一些線索,他說道:“快找些臭麻子花拿來我看!”
病者的家人就連忙把一棵連花帶果的臭麻子花送到華佗面前,華佗接過臭麻子花聞了聞,看了看,又摘朵花放在嘴里嘗了嘗,頓時覺得頭暈?zāi)垦?,滿嘴發(fā)麻:“啊,好大的毒性呀!”
華佗摸清了病人得病的原因,就對癥下藥,用清涼解毒的辦法把病者救了過來。華佗臨走時什么也沒要,就要了一捆連花帶果的臭麻子花。
華佗把臭麻子花背到家,高興地對老婆子說:“這回我找到能麻醉人的藥物了?!?/p>
他老婆一看說:“嘿,我還以為你得了什么寶貝呢,原來是臭麻子花!有什么稀罕,這東西我娘家莊前屋后到處都是。”
華佗說:“那好呀,你趕快到你娘家去,盡快地再多收一些臭麻子花來,讓我配制麻醉?!?/p>
他老婆聽了把嘴一撇說:“你今個試驗,明個配制,也不知你哪一天能把麻醉配制好!”
華佗聽了笑笑說:“‘世上無難事,就怕有心人。’只要我不死,就一定要把麻醉配制出來。”
從那天起,華佗開始對臭麻子花進行試驗,他先嘗葉,后嘗花,然后再把果根嚼。試驗結(jié)果,臭麻子果的效力最好。華倫又到處走訪了好多醫(yī)生,收集了一些有麻醉性的藥物,經(jīng)過多次不同配方泡制,終于把麻醉試制成功了!最后他又把麻醉和熱酒配制,麻醉效果更好。因此,華佗就給它起個名字——麻沸散。
華佗制成麻沸散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各地,“有了麻沸散,治病如神仙”,這話可一點也不假。華佗自從制成麻沸散以后,不論是開刀,還是剖腹,他先讓病人喝麻沸散,失去知覺后,再開刀動手術(shù),這樣病人就減少了痛苦。手術(shù)動好后,在刀口上敷些金瘡膏,病人的傷口就愈合得快多了。真是妙手回春呀!直到現(xiàn)在,這一帶的人們都很懷念華佗,都說他是神醫(yī)。只可惜,華佗沒有把他的麻沸散配方流傳下來。
中國民間神話故事
女媧造人
女媧,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chuàng)世女神。她化生萬物,每一天至少能創(chuàng)造出七十樣?xùn)|西,開世造物,因此被稱為大地之母。相傳女媧以泥土仿照自己摶土造人,創(chuàng)造并構(gòu)建人類社會;又替人類立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兩性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因此也被傳為主職姻緣與情愛的皋禖古神。
女媧是中華民族的母親,華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她慈祥地創(chuàng)造了生命,又勇敢地照顧生靈免受天災(zāi),是被民間廣泛而又長久崇拜的創(chuàng)世神和始母神。
夸父逐日
夸父逐日的故事最早出自中國先秦奇書《山海經(jīng)》,相傳在黃帝王朝的時代,夸父族的其中一個首領(lǐng)想要把太陽摘下,放到人的心里,于是開始逐日。他口渴時喝干了黃河、渭水之后,他準(zhǔn)備往北邊的大湖(或大海)去喝水,奔于大澤路途中渴死。他的手杖化作鄧林,成為人類的桃花源;而他的身軀化作夸父山。一般認為,夸父逐日的故事,反映了中國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勇敢光明慈愛的淳樸人格。中國古代先民戰(zhàn)勝大自然的困境、追求光明的完美愿望。
精衛(wèi)填海
精衛(wèi)填海的故事,出自中國上古奇書《山海經(jīng)》。相傳太陽神炎帝有兩個女兒,大女兒的名字叫瑤姬,小女兒的名字叫女娃。因久居天宮無聊,有一天,女娃駕船游東海而溺,其不平的精靈化作花腦袋,白嘴殼,紅色爪子的一種鳥,棲息在發(fā)鳩山,發(fā)出“精衛(wèi)、精衛(wèi)”的悲鳴,人們便將此鳥叫作精衛(wèi)鳥。精衛(wèi)銜草石由發(fā)鳩山飛往東海投入,誓言要填平東海。
晉代陶淵明詩曰:精衛(wèi)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后人常用“精衛(wèi)填?!边@句成語,比喻既定永恒目標(biāo),更有堅韌不拔的精神為后盾。